距离那英飙出那句著名的“妈的,最烦装X的人”,已经过去10年了。
这句话之所以深得人心、运用广泛,主要是各行各业都有那么一些装的人,也实在是惹人烦。
看完殷若昕自编自导的《再见,少年》,我脑海里也蹦出了这句话。
这是殷若昕的导演处女作,她的第二部作品《我的姐姐》也在今年的清明档上映,还大卖了。
温馨提示:如果您滋生了想去看这部电影的想法,请赶紧打消。
如果观众抱着《我的姐姐》的期待观影,那么《再见,少年》会让你大失所望。豆瓣上有一则短评直击要害:“简直就是初中生和研二的差距。”
电影由张子枫、张宥浩领衔主演。两位年轻的演员今年势头很猛,张子枫接连有《我的姐姐》《秘密访客》《盛夏未来》等作品上映,张宥浩的《了不起的老爸》也给人留下一些印象。
《再见,少年》成功地让两位演员变得好像都不会演戏了。张子枫演了个心事重重的乖乖女,张宥浩差点让观众将《了不起的老爸》里对他积攒的好感全都给败光。
作为一部烂片,《再见,少年》本身让人没什么表达欲。但作为青春电影创作趋势里的一个样本,它倒有点说道的价值。
“四不像”的青春片
《再见,少年》以新世纪初中国南方某矿业小城为背景,讲述乖乖女兼好学生黎菲(张子枫 饰),与叛逆的“坏学生”张辰浩(张宥浩 饰)若即若离的友谊。高考前夕,他们的命运因为一个意外发生改变……
《再见,少年》让人觉得隐隐熟悉,因为它有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快把我哥带走》《少年的你》等电影的影子。
开篇以一段审讯戏进入。当年两个少年牵涉到一场命案,但相互保护。这里是有那么一点《少年的你》的味道。
电影的主体部分是俩人的少年时代。黎菲与张辰浩刚上高一,在同一个班,黎菲又恰好租住在张辰浩所在的居民楼里。
两个少年经常一起上下学,从陌生到熟悉。张辰浩请求黎菲帮他补课,黎菲答应了。
这一部分是电影里的明亮阶段。两个人的日常相处,倒有点《快把我哥带走》的欢快感。
《少年的你》剧照 / 来源:豆瓣截图
之后的校园暴力桥段,又跳回《少年的你》。
电影还涉及了新世纪初的下岗潮。它既讲述一个青春故事,也试图讲述一个大时代的故事。
黎菲、张辰浩的父母都遭遇了下岗。
黎菲的父亲是高级技工,辞职后下海创业,取得成功。黎菲有爱她的父母,有幸福安稳的成长环境。
张辰浩截然不同。母亲出车祸后成为植物人,张辰浩除了学习还得照料母亲。父亲爱喝酒爱赌博,下岗后把家里的积蓄输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外债,时不时就有人上门闹事……
为了获得“保护”,张辰浩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混在一块儿。
而在高考的压力下,在老师的反对声里,黎菲与张辰浩慢慢疏远。直至一个意外的发生,将两个少年推到了悬崖边上……
这部分剧情,让人想到的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导演有宏大叙事的野心:经由暴力窥探一个时代给少年造成的伤害,也经由少年的毁灭显影时代的伤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剧照 / 来源:豆瓣截图
《再见,少年》什么都像一点,什么都拼贴一点,结果就是“四不像”。
桥段之间风格稍微断裂,衔接生硬;人物行动缺乏逻辑,剧情没有说服力;张子枫的演技没处发挥,张宥浩更是把演技短板给充分暴露出来,多个地方用力过猛的夸张演法让人频频翻白眼……
总之,观众没必要去电影院遭罪了。
国产青春片,都在“感伤”啥
《再见,少年》是落在国产青春片的发展脉络里的。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近些年国产青春片的共同特点,那就是“感伤”。感伤几乎成了青春片的唯一底色。
青春片其实是一种很普通的电影类型,不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陆影坛这一类型片并不成熟,虽然有零零散散的青春片上映,但都没有什么市场影响力。
直到2013年《致青春》上映,一举拿下7亿多元的票房,才让青春片成为香饽饽,同类型电影开始扎堆上映。之后《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也都轻轻松松拿下5亿元左右的票房。
猜猜《再见,少年》会有多少票房 / 图片来源:猫眼截图
这个阶段青春片的感伤是:开房流产很受伤,简称“堕胎的感伤”。
《致青春》里,女神阮莞怀了渣男的孩子,渣男吓坏了,于是阮莞到医院打胎。
郭帆执导的《同桌的你》,周小栀不小心怀孕,林一带她去做人流,不料引起大出血。
张一白执导的《匆匆那年》中,方茴为了报复初恋男友而找人一夜情。怀孕后去做了流产手术,为了惩罚自己,她选择“不用麻药”……
《匆匆那年》剧照 / 来源:豆瓣截图
这些青春片一度以其狗血让观众“耳目一新”,但观众很快也审美疲劳了。原因显而易见,这类集结了劈腿、堕胎、车祸等巨型冲突的青春,并不符合大多数观众的青春体验;诸多狗血情节,也都是套路的排列组合。
青春片很快就不那么行了。2016年昔日顶流吴亦凡的两部青春片《致青春2》《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接连扑街。《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集强奸、枪击、入监等于一身,吴亦凡饰演的夏木进了监狱。谁也没想到,后来吴亦凡真的进去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一张剧照,解决了多少自媒体人的配图难题 / 来源:豆瓣截图
狗血过头,青春片内部也进行拨乱反正。狗血指数有所下降,感伤指数依旧。《悲伤逆流成河》、影版《最好的我们》、《你的婚礼》等,都是调整后的产物。
2019年曹保平的《狗十三》,2020年的《过春天》《少年的你》,总算让青春片的感伤言之有物。尤其是《少年的你》,票房口碑双赢,成为爆款电影。
《少年的你》涉及敏感的校园欺凌议题,并对此进行直接且深刻的呈现与控诉。电影追问的是:少年的恶从何而来?少年是如何成为欺凌者的?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失守。审讯室里陈念与女警员言语对峙,她问怀孕的女警员,“你敢让你孩子出生在这样的世界吗”。女警员哑口无言,银幕外的观众亦然。
低分青春片的原罪:形容词式感伤
青春难道不可以感伤吗?当然不是了。事实上,感伤是青春的一种颜色。
青春是少年与成人的过渡期,这是一个混杂、斑驳、矛盾却又丰富、饱满的阶段,少年与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不相同,这便使得过渡本身充满龃龉、冲突,富于戏剧张力,也具有迷人的阐释空间。少年总要一边与青涩、单纯、冲动道别,一边跌跌撞撞地学会规则与成长。
于是就像冯至说的:“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一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漫长、沉重而更有意义。”青春负担着蜕变与成长,“他们要担当许多的寒冷和无情、淡漠和误解”。
因此,如果是《风柜来的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十七岁的单车》《少年的你》这类电影的感伤,那么观众自然是觉得多多益善。
《十七岁的单车》剧照 / 来源:豆瓣截图
市面上感伤的青春片令人不满,主要在于它们的感伤并无现实根基,是一种形容词式的感伤。
这让人想起以“疼痛青春”书写起家、后来转入纯文学领域写作的张悦然,事后回想起疼痛青春这段写作经历时所说的,这是一种“形容词文学”。她说:“我们动词萎缩得很厉害,所以我们的小说缺少了行动,更多的是一种特别空虚的描述……形容词文学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很主观,第二是风格可能会变得非常繁复、华丽。”
这是非常精准的评价,“疼痛青春”的疼痛、忧伤、悲伤,都是形容词堆砌起来的,看似华丽,实则空洞。感伤只是一种标签、一种符号、一种姿态、一种可用来消费的情绪。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受众,都在这种感伤情绪里顾影自怜、自怨自艾并自我崇高了。人们在感伤中,总能为自己爱情的挫败、人生的挫折与人性的堕落找寻到借口——“一切都是社会的错,我是逼不得已啊。”
《再见,少年》是形容词式感伤的又一例证。下岗潮、不幸的原生家庭、小混混的威逼利诱,的确都是残酷现实的一部分。它们共同组成了电影里反复出现的“西西弗的石头”这一隐喻,用以论证少年就像西西弗般无法挣脱宿命。
《再见,少年》剧照 / 来源:豆瓣截图
可惜的是,电影对残酷现实的呈现,流于它们的概念本身,不深入、无逻辑,西西弗的石头只不过是一个感伤却又空洞的“形容词”,也就能骗骗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
真的,青春远比想象中的开阔,青春片也不只有贩卖形容词式感伤这样一个拍法。
文艺青年女导演和中年油腻男导演,都别“为赋新词强说愁”了。你们想站在世界中心伤春悲秋,但观众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