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节。历史上,按照传统习俗,各剧场会在元宵节上演应节戏。正月十五月亮是圆圆亮亮的,吃的元宵也是圆圆团团的。所以这个节日的应节戏,一定要圆满团圆。元宵节的应节戏是《遇皇后·打龙袍》,改编自《三侠五义》,讲述了宋代包拯破解“狸猫换太子”宫廷秘案、终使仁宗认得亲生母亲的故事。这段故事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刘太后与李宸妃也确有其人。但历史上的“仁宗认母”,是否也如京剧中描写的那样,是个幸福圆满的大结局呢?
《打龙袍》剧照(孟广禄饰包拯 姬鹏饰赵祯)
《遇皇后·打龙袍》主要情节
狸猫换太子 包拯助仁宗
《遇皇后·打龙袍》一出以花脸、老旦为主角的戏,其主要情节是:包拯陈州放粮归来,在天齐庙遇一盲眼老妇前来申冤,自述其为宋仁宗之母李宸妃。二十年前,在她诞下皇子时,刘妃与内监郭槐用狸猫将太子换走,并诬其产下妖孽,因此被打入冷宫。后刘、郭火烧冷宫,幸得贵人相救,方才逃至赵州桥寒窑栖身。包拯在验证过盲妃的黄绫诗帕后,确定其就是当今皇上之母李太后,决定回朝为其辨冤。
宋真宗后刘氏
宋仁宗赵祯
包拯还朝,巧设花灯为计,请仁宗观灯,在看到清风亭雷击张继保时,包拯暗指仁宗就为不孝之人,仁宗大怒,欲将其问斩。包拯乘机将李太后之事禀明仁宗召老太监陈琳询问,陈将二十年前狸猫换太子之事一一道出,仁宗此时才相信李太后确为其母,当即传旨遣人到赵州桥迎驾回銮。李后返朝后,怒责仁宗不孝,遂赐紫金棍与包拯,命其责打皇帝。包拯既不敢冒犯皇帝,又不敢不遵太后懿旨,遂让仁宗脱下龙袍代打之。李后喜爱包拯的聪明忠正,赐金挡翅、尚方宝剑,加封其为太子太保以为褒奖。而20年受尽凄苦的李宸妃,也终于苦尽甘来,与自己的儿子宋仁宗团圆一起过上幸福生活。
这段故事是根据清道咸年间著名子弟书艺人石玉昆所著的《三侠五义》第十五回至第十九回改编而成的。这个故事并不是在清末创作出来的,据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载:“元人杂剧中已有包公‘断立太后’及‘审乌盆鬼’诸异说”;而明代《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小说中第七十三回和第七十四回也描述了相似的故事。为什么元、明、清三朝都有类似的故事呢?因为这段故事就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刘太后与李宸妃也确有其人。
但是,历史上的“仁宗认母”,其结局却远远不是这样美好……
“仁宗认母”的历史真相
刘妃夺子揽大权 李氏沉冤终得雪
宋仁宗名赵祯,是宋真宗第六子,其生母为章懿皇后,就是剧中的李宸妃,日后的李太后。李氏,杭州人,初入宫时,是刘德妃宫中的侍女,刘德妃即刘太后。刘氏是真宗宠爱的妃子,但由于无有子嗣而迟迟不能晋封为后,当刘德妃看到稳重大方、温柔贤惠的李氏时,她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她向真宗皇帝推荐李氏侍寝,不久李氏就怀有身孕,对于子嗣不旺的真宗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而对于刘氏来说,这只不过是她计划当中的第一步。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李氏果真生下一子,这就是真宗的第六子赵祯,李氏虽因此被封为崇阳郡君,但故事并没有向“母以子贵”的老路上发展,而是从此母子天各一方。原来刘氏早有算计,如果李氏生男孩,孩子便由她抚养成人,且对外宣称孩子为她所生,真宗皇帝也可以她产子为由封她为后。不知内情的李氏早就陷入了刘氏的算计之内,不得不忍痛把襁褓中的儿子送与刘氏抚养。其实朝野内外很多人都知道刘氏夺人之子的事,只因忌惮刘氏的权力而无人敢说。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氏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后之位。真宗皇帝身体一直不好,不久日渐沉疴,宰相寇准怕刘氏效仿吕后、武后等女主专政,便秘密向皇帝奏请皇太子(赵祯)监国,但此事为刘氏所知,她立马罢免了寇准的宰相。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3月23日),宋真宗驾崩,刘皇后被尊为刘太后,所有军国大事均由她全权处理,可怜的李氏却被发往永定陵为真宗永远的守陵。这就是为了不让换子之事走漏风声。在这场刘氏主导的宫斗戏中,李氏本就没有赢的希望,幸好她一再隐忍谦让,才没为自己招惹杀身大祸而得以善终。
乾兴元年(1022年),年幼的仁宗皇帝赵祯继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在刘太后摄政的十一年中,她不仅一直把持朝政,而且对待年幼的仁宗也极为严苛。仁宗皇帝十三岁登基后,刘太后除在生活上对仁宗严密控制,在政权上也是独断专行,这种举动不仅让仁宗越来越疏远她,而且连群臣也对太后颇有微词。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太后病逝于宝慈殿,谥号为章献明肃。
在刘太后活着的时候,宋仁宗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妃。直到刘太后去世,才有皇室的燕王赵元俨告诉仁宗,李宸妃才是他的生母,而且李宸妃有可能是死于非命。
仁宗是个孝子,一听哀痛不已,多日都不能上朝而且还下诏自责,追封李宸妃为太后,谥号章懿。仁宗皇帝也怀疑自己的母亲为刘氏所害,他亲自到洪福院为母亲开棺验尸后,发现没有什么异常,这才放过刘氏族人,并将李宸妃也葬入永定陵内,与刘太后一同升祔太庙之中。这就是历史上的“仁宗认母”。
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刘氏如何虐待李氏,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以此为蓝本的民间故事。就戏曲来说,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明朝有传奇《金丸记》(亦名《妆盒记》),清代有《正昭阳》传奇,花部乱弹有《陈琳抱盒》《拷寇承御》,京剧有《狸猫换太子》等。在戏中刘德妃被刻画成了一个心如毒蝎、性如豺狼吕后式的人物,幸有包拯明断,才使刘、郭二人奸计曝光,仁宗母子终得团圆。这出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善恶观和审美价值,而且还体现了百姓对清如水、明如镜的大忠臣包拯的敬爱之情。
京剧舞台上的《遇皇后·打龙袍》
老旦新腔有京韵
名净唱做成“双绝”
京剧《遇皇后·打龙袍》是何时出现在京剧舞台上的呢?清道光四年(1824年)庆升平班272出剧目中,就有《遇皇后》和《打龙袍》。说明京剧还在初成时期,这两个剧目便已在京都的舞台上亮相了,可惜不知当时两位主角是由谁饰演的。
咸丰末年,出现了两位演唱老旦的佼佼者谭志道和郝兰田,才逐渐改变了彼时皮黄班老旦、花脸不受重视的现象。谭志道所演正戏不太多,但有特点:注重表情、善于刻画人物。郝兰田技艺极佳,因他过去唱过青衣和老生,便把青衣和老生的腔调和旋律糅入到老旦的唱腔中,经数年实践,创出了老旦新腔,不久便成为京师皮黄班中第一老旦。他经常演出《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宸妃,很受观众的欢迎。
继郝约二十年后,京剧班中涌现出一位票友下海的老旦大家龚云甫。他有一条清脆的好嗓子,又有一股细微的“雌音”,使老旦的唱法女性化。而在念白上,因龚是京籍旗人,他在中州韵和湖广音的基础上,糅入京音京腔,酷似北京老太太说话的口吻,深受观众欢迎。唱《遇皇后·打龙袍》,龚云甫往往与名净金秀山、金少山父子合作,成为他的拿手杰作。据说《打龙袍》中那段流传甚广的[导板]转[慢板]的“御街上来了我讨饭人”,即是他的首创。
龚云甫
龚云甫之后,其中成就最大者为李多奎。嗓音极佳,黄钟大吕,甜润苍劲。高中低诸音区之音色均美,雌音、衰音、苍音、膛音俱全。行家将李多奎的唱评为“中锋嗓子亮膛音,蜂蜜滋味秋凉韵”,李多奎与诸名净合作的《遇皇后·打龙袍》,为脍炙人口、百听不厌之名剧。
清末,唱这两出戏的名净是金秀山、金少山父子。俗话说:“铜锤怕黑”,因为演包拯不仅要重唱工,而且还要有非常繁重的做派表演,金秀山父子,特别是金少山,在后来的表演中突破了铜锤花脸与架子花脸的严格分工,将铜锤与架子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金派”。与李多奎演这两折戏,珠联璧合,好评如潮称为“双绝”。
金少山
金少山英年早逝后,幸又有名净裘盛戎接踵而出,裘盛戎有很好的韵味,善于唱感情,塑造人物,创造了又好听又好看的“裘派”。在与李多奎合作演出这两折戏时,也获得观众极大的欢迎,也被誉为“双绝”。
如今,“裘派”和“李派”的继承人也很好地传承了这出好戏。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张永和 张田
流程编辑: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