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价值观、城市化、高科技、互联网等,会对婚恋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聚焦女性题材的纪录片《“炼”爱》于3月18日上映后引发了不少讨论,有观众甚至认为其可以充当恋人或夫妻关系的“试金石”。近日,本片导演董雪莹、制片人陈玲珍、广州独立策划人兼导演符文瑜、90后导演及影像艺术家何伊童应邀在线,分别作为60后、70后、80后和90后女性的代表,分享自己对当代女性婚恋观及女性成长的看法。
《“炼”爱》真实地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5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的重任。尽管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迥异的价值体系,但她们正在面对人生中同样的情感命题:城市化、网络化的多元时代,我们面对情感应该持什么态度?影片目前豆瓣评分7.8分,叙事流畅,剪辑出彩,先后参展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等,得到认可。
我们不标榜女性主义,我们更强调爱
本片导演董雪莹是一位80后,该片是她在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有感而发的。导演团队调研了差不多20多位单身男女,最后选择了5位女性作为故事主角。“《‘炼’爱》虽然是女性题材,但我不标榜女性主义,更不标榜‘剩’,我们更强调爱。”董雪莹认为,现在女性题材价值观相对单一,过于强调女性独立和话语权,而忽视了对女性内心情感的关注。她强调,《“炼”爱》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片子最重要的一点是更多地讲一个社会现象,更关注单身浪潮的社会性。
董雪莹:纪录电影《”炼”爱》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纪录电影《入戏》获第四届华盛顿华语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洛杉矶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并入围全球多个电影节。
她还透露,片名中的“炼”字除了谐音“恋”字外还有三层含义:一是“炼”爱而非“练”爱,这意味着爱不能是过于理性的、像游戏般不断地练习,而是每一次爱都是付出真情的;二是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婚恋上的挫折和创伤,有的人可能就把自己躲在一个壳里,不敢再全身心地投入,但有的人则选择浴火重生,继续相信爱情;三是都市里人与人之间距离感越来越强,希望火字旁的“炼”能够燃烧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70后导演符文瑜则认为,近年来对于大龄女青年或者都市青年的婚恋困境,大家更多的是输出一种焦虑,甚至贩卖焦虑,某些品牌广告里,就是通过这种贩卖焦虑来推销他们的商业产品。《“炼”爱》突破了这种大家已经既定的对这种议题的审美疲劳,片中的5位女性关注的不仅仅是婚姻价值,还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她们对婚恋选择了不将就的态度。“片子给人感觉是‘举重若轻’,把严肃的话题用很轻松、很自然的方式让观众看到,我看电影时至少笑了10次。”她提到,董雪莹导演把自己其实藏得很深,用一种很平实、很平视的叙事手法,非常难得的。
符文瑜:独立策划人、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14年至2020策划广州图书馆“广州新年诗会”并担任总导演。曾任广东电视台及南方电视台栏目策划及编导。
90后导演何伊童则表示,电影全程都让她感到了共鸣,有几个小细节可以分享。譬如在电影前半部分,酒桌上的⼀名男性长辈关心起⼀位女性的婚育问题来,在被机智地反驳的时候,只能尴尬地拿起酒杯碰杯,干笑。这个场景非常生动,几乎是所有女性多少都经历过的酒桌上的尴尬境况。往往是⼀些男性长辈会通过盘问⼀些越界的私⼈问题来彰显他们的权利,而女生要么敏锐地回击并让⼀桌⼈觉得很没“面子”,要么就唯唯诺诺地为了不伤“面子”而接受这种冒犯。“面子”问题这种关乎权利与规训的角力,每天都在上演。我们见证它、纪录它,我们也需要去抵抗它、改变它。“作为⼀名女性创作者,女性议题是同时印刻在我创作脉络和个人生活的胎记。法国女导演、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阿涅斯·瓦尔达是我永远的榜样。我现阶段在构思的作品也是关于⼀位年轻都市女性如何与⾃我的身份和解、在父权社会的困境中自处的历险故事,希望它可以早日与⼤家见面。”
何伊童:导演、影像艺术家,毕业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电影制作专业,作品《Bruise(淤青)》入选法国Très Court国际电影节2021官方评选国际竞赛单元、AFI美国电影学院摄影系作品展。
纪录片?剧情片?纪录电影?
符文瑜导演指出,作为纪录片,《“炼”爱》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直接把人物放到规定的情境里,让观众很快就能跟随镜头进入人物的生活情境乃至内心世界,这对于素片来说是一个突破。二是片子拍得很精致,像剧情片却又没有大电影的那种剧情拖着观众走的感觉,它具有纪录片的真实质感,而这种质感是可以打动人的,“纪录片跟剧情片的边界已经模糊掉了,这类的片子应该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或者形式。”
董雪莹导演也坦承,本片在选择拍摄对象时,确实有意选择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女性,最起码不存在别的纪录片提到的“容貌焦虑”——她们不会因为容貌焦虑而找不到对象,恰好相反,她们身边都不乏追求者。为什么还找不着对象?这是因为多元化的价值观、城市化、高科技、互联网等,对婚恋观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有利有弊。与此同时,团队在剪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从300多个小时的素材中提炼90多分钟,最后就呈现了一个节奏比较紧凑,段落之间也能够承上启下、互为章节的像剧情片的效果。
60后陈玲珍教授认为,与以往纪录片关注相对边缘的群体不同,《“炼”爱》是一个很接地气的题材,是一个人人都在讨论,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看着不太像纪录片,其实是片方有意为之。因为导演团队拍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之后,感觉到它要做成一个大电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团队就更多地从观赏者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在观看的时候既不损失它的真实性,但是同时又有流畅的观影体验,“我们知道纪录片的形式各式各样,既有非常主流的宏大叙事的大片,也有非常独立的个人作者的作品。但是我们就在想有没有一个形态,它是可以更大程度地去cover观众的角度,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既赏心悦目,又有思考在兹,看完了还能够引发人和人之间更多的探讨,影片最终的呈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不负我们最初的一些规划。因此,我们称《‘炼’爱》为‘纪录电影’。”
陈玲珍:纪录电影《”炼”爱》总制片人,CNEX视纳华仁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奥斯卡纪录片选片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教授。
何伊童也认为,符文瑜的感受印证了《“炼”爱》作为⼀份当代女性婚育困境的社会学样本是足够生动的。影片多条叙事线索中几位拍摄对象鲜活的性格也让她想起了⼀些近年来大热的“大女主”电视剧或电影——和《“炼”爱》类似,它们聚焦于在⼀线城市打拼、生活的30岁女性。但剧情片总会尝试用各种“人设”和“发糖”的爱情线来努力触及尽可能多的观众,这样的设置往往会让⼈物显得悬浮。纪录片则不⼀样,它用真实人物的真实反应来打动观众。“纪录电影”⼀词则十分有趣。剧情⽚和纪录⽚的边界在电影史发展的过程中早已渐渐被打破,20世纪90年代伊朗已经有导演阿巴斯的《特写》、贾法·帕纳西的《谁能带我回家》,这些都是绝妙的hybrid documentary(虚实结合的纪录片),而剧情片也能以伪纪录版的形式编排。她强调,相信“纪录电影”仍是纪录⽚发展的方向。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周正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