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二年(886),唐僖宗奖赏护卫有功的诸军,一人得赐国姓,更名为李茂贞。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怀着对于时局的忧虑溘然长逝,老者亦名李茂贞。
一、异军突起的一代军阀
李茂贞本名宋文通,是今河北蠡县人。本来作为一位家世平平的普通人,李茂贞与朝堂没有半点关系。但在早年,他加入了活动于今河北石家庄一带的博野军,主动将自己的命运与动荡的时代捆绑在一起。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声势浩大的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李茂贞参与了围攻黄巢军的作战。因为战敌有功,他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地方牙兵(即唐代中后期为节度使所有的私兵)迅速成长到在中央站稳脚跟,获授神策军指挥使。
当时神策军是唐僖宗身边最重要的一支护卫部队,李茂贞因而得到了与唐僖宗密切接触的机会。唐僖宗光启元年(885),朱玫、李克用等军阀联合对抗得势宦官田令孜,唐僖宗不得不在李茂贞的护卫下出居凤翔。期间朱玫意图杀唐僖宗而另立新帝,李茂贞完美地击退了追兵,护卫了唐僖宗的安全。故而待这次风波渐平,唐僖宗即特赐国姓于李茂贞,彻底将其纳入自己人的范围。
二、风雨飘摇的秦岐政权
光启三年(887),李茂贞继续发扬积极向上的势头,击败割据凤翔的节度使李昌符,被唐僖宗加封凤翔和陇右节度使——一路至此,李茂贞仿佛拿了“大男主爽文”的“剧本”。从寂寂无名的牙兵,到割据一方的军阀,他的创业之路乍一看顺利得令人艳羡。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李茂贞受封为陇西郡王。此后他进一步扩张地盘,拉拢朝臣,甚至多次公开与唐昭宗叫板,几年间数度领兵逼近长安——结果与唐昭宗势同水火的李茂贞非但没有受罚,还反倒被加封为岐王。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温篡唐而建后梁,被李唐皇室一手培养起来的李茂贞则仍旧使用唐昭宗时的“天复”年号,以昭示自身割据的正当性。可事实上,早在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李茂贞就已经建立起了独立于李唐的秦岐政权。
秦岐政权作为藩镇割据的产物,在统治体制上承袭了藩镇的体制。而作为一个独立政权,李茂贞又建立起了一套王国体制:虽然他本人并未称帝,但他的妻子却被尊为皇后,政权也开府置百官……在李茂贞及其诸子的苦心经营下,秦岐政权历经五十九年,见证了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朱温、朱友珪、李存勖、石敬瑭等十二帝的兴衰。
然作为彼时众多割据政权中的一员,秦岐政权虽然在李茂贞的率领下有了盘踞一方的实力,却也需要面对诸多威胁。一方面,李茂贞长期割据的关中西部、北部在经历开发与动荡之后人口和自然物资都显著减少,农业生产也受到极大摧折——作为李茂贞立身之本的兵源受到极大影响,进而左右了李茂贞在与其他割据势力争霸过程中的形势。
另一方面,李茂贞的对手层出不穷,且实力强劲。唐昭宗时,占据凤翔的李茂贞与割据河东的李克用、割据河南的朱温基本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同为列身宗室的军阀,李茂贞与李克用曾在河中爆发正面冲突。此次交锋李茂贞不敌对手,最终斩养子李继鹏以退让。而在与朱温的对抗中,李茂贞和朱温首先在关于天子的控制权方面爆发冲突。然由于李茂贞把握战局的能力不敌朱温,关涉李克用、李茂贞和朱温三家的军事要地河中最终落入朱温之手,争霸天下的先机为朱温所得。秦岐政权陷入李克用与朱温的“夹击”。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李茂贞迎唐昭宗入凤翔,朱温则成功占据长安。同一时期,割据蜀地的王建也趁火打劫,将李茂贞逼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期间李克用虽意图联合李茂贞对抗朱温,但反被朱温大伤元气。是故李茂贞最终几乎将全部主力折损于朱温之手,并丢失了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底牌。秦岐政权的实力由此大为削弱。
三、惴惴不安的晚年生活
作为一位割据军阀,兵力自然是李茂贞最重要的立身之本。当主力折损,李茂贞即便心有不甘,也不得不退出争夺天下的前线。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温称帝,李茂贞仍旧沿用唐昭宗时的年号,说到底也不过是他为维系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举。
不过到了后唐同光元年(923),李茂贞就是想继续作壁上观也再无可能。这年十月,后梁为后唐一举击破,北方局势相对平衡的态势被打破,秦岐政权要生存就必须有所反应。
起初,李茂贞致信后唐开国之君李存勖,虽存有交好之心,但言辞甚据(李茂贞与李存勖之父李克用同辈,因而以李存勖之叔父的身份自居)。因为急于掌控北方大局,李存勖也对李茂贞的态度不置可否。可在后唐定都西京后,李存勖都还未表态,李茂贞就意识到自己应该就此向李存勖求和:李茂贞之子李从曮作为使者前去后唐献贡;李存勖承认李茂贞的岐王之名,并暗示暂时不会出兵进攻秦岐政权。
于年事已高的李茂贞而言,李存勖的优待和安抚多少是一种宽慰。但后唐的强大李茂贞也看得一清二楚。一面欣喜政权暂时得以自保,一面担心秦岐终究会被后唐吞并,在矛盾与纠结之中,高傲的李茂贞怀着惴惴不安终向后唐俯首称臣——青年割据,老年称臣,李茂贞为争夺天下而奋斗一生,到头来却好似也蹉跎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