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清茶与君尝๓(来自豆瓣)
来源:
影片《勇敢的心》是由好莱坞著名影人梅尔·吉布森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自影片公映以来深受人们喜爱,让人们在看到一个创造电影奇迹的英雄的同时,也会被影片主人公华莱士那“美国式”精神所感染。《勇敢的心》是一部经久不衰的苏格兰民族英雄史诗巨片。它根据13世纪发生在苏格兰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展示了中世纪苏格兰人民在民族英雄华莱士的带领下反抗英格兰贵族的残暴统治,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的英雄事迹。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一个坚毅、执著、超越自我的伟大英雄形象,与此同时,也深刻揭露了自由对于人的真正意义。而华莱士为自由而战的反抗精神也深深折服了观众的心,让人们领略了苏格兰特有的风笛为反抗英王暴政、格子裙和如诗如画的苏格兰风情。 1995年《勇敢的心》(Brave heart)在第68届奥斯卡典礼上横空出世,一举夺得当年奥斯卡奖5项大奖。同年,这部佳作也获得了第50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大奖。影片不仅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银幕英雄——威廉·华莱士。该片是以新浪潮主义手法来重新包装几乎被美国影坛淘汰的古装历史片,用实实在在的千军万马场面和昂扬惨烈的战斗镜头来重新唤起这类电影已遗失的戏剧性魅力。尽管在影片的结尾,威廉·华莱士被推上了刑台,但华莱士身上所具备的那种追求自由、追求信仰的“勇敢的心”不仅感动着观众,更感化了善良的苏格兰人民。最终,苏格兰人民在这种“勇敢”力量的感召下,争取到了向往已久的自由。
影片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套路,将华莱士描写成天生就是一个英雄。相反影片是从描述他由不勇敢走向勇敢的心路里程来拍摄的,这更具有真实性,也让观众更觉得他的可爱。面对英格兰的暴政,他只是希望能够凭借一点小聪明,抓住法律的漏洞,和心上人莫伦秘密结婚。随着情节的深入,妻子莫伦因为反抗污辱被杀害,华莱士将杀死他妻子的人以及那一群英军全部杀死,却无意间引发了人们奋起反抗的高昂情绪,引发了起义,但起义是被动的。只是到了最后,华莱士被投奔者的热情激励,真正开始思考起自己的责任,更看到了起义背后鼓舞人心的真正目标:自由。这时候,华莱士的灵魂可谓真正得到升华,此时真正拥有了一颗勇敢的心。也正是这一份对生活的热望,成就了一个热血男儿;也正是这一份对人民的义务和责任,成就了一个英雄。历史上,乔治二世下令自1747年8月1日起全民禁止穿格子裙,以此淡化苏格兰人的民族意识。可是,性格倔强的苏格兰人不屈不挠,到1782年,乔治三世不得不取消该禁令。其实,该禁令还同时禁止苏格兰人演奏风笛。但是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苏格兰风笛艺术仍然顽强地流传了下来,可见苏格兰人的意志之坚。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清茶与君尝๓(来自豆瓣)
来源:
《勇敢的心》一经公映,就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它包含了好莱坞大片所具备的各种元素:宏伟壮阔的史诗故事;缠绵徘恻的爱情;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此外,气势恢宏的中世纪战争场面和饱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独特的苏格兰风情都成就了这一经典巨作。数年后,长大的小华莱士重回故里,呼吸着阔别已久的故乡的味道。此时的华莱士还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热爱生活,渴望漂泊不定的生活得到安静。从此过上与世无争的自由的普通人的生活。华莱士与老朋友汉密斯见面时,他拒绝参加扔石头比赛;当(梅伦)的父亲要求和华莱士一起去参加秘密会议时,他拒绝老人并说:"I come back home to raise crops,and,God willing,a I can live in peace,I will.”以及后来邻村的人赶来要求加入华莱士的起义时,华莱士说:"Go home...”这些细小的插曲都说明了长大后的华莱士渴望过上平静、自由的生活。而正是这种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成就了华莱士对自由的信仰。随着起义军的不断胜利。这时苏格兰贵族和英格兰贵族做一次较量,想以此换取谈判桌上更多的利益筹码。在斯特林战场上,苏格兰贵族听到英格兰的重骑兵隆隆马蹄声,坐立不安。是战斗还是谈判,来回摇摆,犹豫不定。所谓的贵族,丑恶和自私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在这个尴尬的时刻,华莱士率义军到来。他镇定自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使雇佣军们明白战斗的真正意义—为自由而战。正如华莱士所说:"...You've come to fight as free men,and free men you are.What will you do with that freedom? Will you fight?…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这样的豪言是建立在对现实分析的基础之上。是何其的气壮山河。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还有华莱士以一种戏谑甚至是下三滥的用词来发泄对英格兰统治者的不满和厌恶,也因此断送了苏格兰贵族想中途退战的念头。影片中的这两段话一前一后,一张一弛,一紧一松,形成鲜明对比,也展示了华莱士作为领导者的应变能力和坚定的信念。
导演对光线的选择也十分到位,比如华莱士林中睡觉梦见莫伦那段,以蓝光作为森林的主色调,然后间歇地打入一些散乱的白光,然后一个模糊的身影慢慢地出现,整个颜色的基调始终是暗蓝色的,将梦境与现实游离开来,与情节相得益彰。还有华莱士受刑那一段,导演匠心独具地选择了多云的一天,这样的天气,稀薄的云层覆盖了天空,光线接近于漫射光,充足而且不过分强烈。这种光线下几乎没有阴影区,有利于表现主体,尤其是利于表现华莱士躺在拷问台上受刑时的俯拍镜头。同时,导演也考虑到了英伦多阴少晴的天气,更显得真实。影片《勇敢的心》能够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对自由的最原始形态的呐喊和渴望,是遭遇心灵“囚禁”的精神释放,是自我的一种意义上的真正解放。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清茶与君尝๓(来自豆瓣)
来源:
影片中的爱情因素是能成为好莱坞大片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正是片中缠绕的两条爱情线,使这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提升了看点,赢得了口碑,获得了市场。第一条爱情线就是华莱士与妻子莫伦的爱情。影片用两实两虚、先实后虚的几组镜头进行了描述,着墨虽不多但其灵魂却贯穿始终。先是在华莱士父亲的葬礼上,小女孩莫伦摘了一朵紫色的花,送到了可怜无助的小华莱士手里,也是凭着这朵花,华莱士长大成人回到故乡,和莫伦重续前缘;随之而来的第二个实镜,便是华莱士和莫伦偷偷结婚,直至莫伦被杀,这些正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导火线,将情节引向深入。另外两个场景是通过华莱士梦幻来体现的,在起义节节胜利的时候,华莱士林中睡觉梦见了莫伦,莫伦对他说“醒来吧,华莱士,醒来……”意在提醒华莱士不要被阴谋所误;最令人难忘的是在影片的结尾,华莱士受尽酷刑,奄奄一息,突然在人群中看到莫伦,他们相视一笑,给血腥的刑场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氛……第二条爱情线便是华莱士与苏菲·玛索饰演的英格兰王子妃的爱情了。英王“长腿”为了拖延战事,等待救援,派他的儿媳伊莎贝拉(法国公主)前去和义军假和谈。涉及王子妃的场景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当然是公事公办式的和谈,但使王子妃了解了事实真相,同时也对华莱士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和爱意;第二次则是典型的好莱坞模式情节,他们独处一室,充分宣泄了爱情不分身份、不分立场、不分场合的神圣和强大。第三次则是在影片结尾,面对华莱士受酷刑的严峻事实,王子妃对华莱士刻骨铭心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向“长腿”求情、哀求华莱士吃麻药、气急败坏地气死英王……一个苦于情而坚于义的鲜活女子形象跃然银幕。
这部电影经典的配乐出自于著名的作曲家詹姆斯·霍纳,在《勇敢的心》一片中,他运用苏格兰的风笛、爱尔兰的竖琴和适度的女声吟唱,结合美国电影配乐一向注重雄壮激昂的风格,创作出如此经典的配乐作品。整部影片的配乐与剧情本身环环相套、丝丝入扣,很好的烘托了电影所展示的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些特质,让我们领略了几百年前辽阔的苏格兰高地和英雄的苏格兰人民。苏格兰风笛是高地上特有乐器,极具空灵美感。影片中的配乐充分韵合苏格兰风笛的作用,意境悠长,悲枪摄魂。影片一开始,一个俯拍广角镜头,将苏格兰绵延起伏的群山,蜿蜒流淌的河流,花丛点点的森林尽收眼底,配上空旷、悠扬的苏格兰风笛,那意境,的确摄人魂魄。这是苏格兰风笛的第一次出现,衬托出苏格兰如诗如画的美景;苏格兰风笛的第二次响起,是在小华莱士父亲的葬礼上,音乐烘托出小华莱士此时的可怜与无助;紧接着,在他的父辈们以传统的方式送别战死的伙伴时,苏格兰风笛第三次响起,因为风笛和小调是被英格兰禁止的,此时影片启用风笛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当华莱士和莫伦同骑一匹马,沐浴在爱河中,苏格兰风笛第四次响起,将这种爱情的甜蜜推向了极至;当福尔柯克一战失败,战场上死尸遍地,苏格兰风笛第五次响起,将战争的惨烈烘托得如人间地狱,此时的风笛真正变成了“招魂曲”;在华莱士受刑过程中极具苏格兰风情的主题曲悠然而起,由悲情到悲哀,由悲愤到悲壮,情绪渐次而升,高潮时如决堤洪水喷涌而出,一泻千里,观众的情绪亦随之动容。影片最后罗伯特在英雄的感召下,与其父彻底决裂,带领义军继续英雄未完的事业,苏格兰风笛最后响起与主题曲相配合,与影片的开头前后呼应,同时又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清茶与君尝๓(来自豆瓣)
来源:
在影片的最后,霍纳将片中多个主题旋律有机结合,并在乐曲的最后以多声部风苗重奏的形式汇集在一起,交相辉映,吹响了争取自由的号角。《勇敢的心》音乐将唯美浪漫与气势磅礴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浑然一体,将霍纳音乐创作的多样性和融合性体现的淋漓尽致。电影中极具感召力的配乐把电影推向全新的高度和广度,爱情和英雄主题的情节与配乐相互交融,完美配合。不仅深化电影主题,更让双主题最终合二为一将音乐镶嵌于电影作品之中,音乐与主题的完美契台造就了浪漫英雄主义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像华莱士那样流血牺牲,但是我们应该有一颗像他一样的心。一颗真正的有信仰的心;一颗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心;一颗勇于面对自己的心。或许只有看完影片,才会明白“Every man dies,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这句话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