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娱乐圈是名利场,但有的男星,视名利为浮云,即使不被人理解、遭遇贫穷、让人轻视,但用一颗诚挚执着的心,在演员路上坚持本心。
1. 富大龙
富大龙虽然是三料影帝,但却被称为“最穷影帝”.
富大龙演戏自小便有一股子牛劲,小小年纪出演《少年彭德怀》时,立马就跑去买了一部《彭德怀自传》。
论当时有多好的演技,肯定没有,而是一腔真心与投入。
八岁出道的他获得过第二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表演奖,陆续拍摄了许多影视作品,让他对表演有了认知。
1993年富大龙正式考进电影学院,直到毕业两年后才在周杰主演的《少年包青天》中饰演六子赢得一些关注。
但不久后,合作过的导演冯小宁再次找到富大龙,让他出演《紫日》。
为了角色,富大龙独自到偏远山村体验农民生活,将自己弄得无比粗糙;拍摄时被弹片划伤腿,简单处理一下便继续投入工作。
他用那股牛劲将角色的每一面都杂糅在自己的情绪中演绎出来,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为他的演技加成,使得这部《紫日》获得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富大龙开始被更多人所知,即使有了名气与戏约,但他的牛劲又上了来。
他对剧本的要求非常苛刻,没有合适的剧本与适合他的角色,他就不演,没有收入来源,就去打小工。
直到《天狗》的剧本接到他手上时,富大龙兜里面仅仅只有两百块。
或许是体验过生活苦难,也坚持初心砥砺前行,他把守着李天狗心中的执拗,偏执,坚守底线的样子演到让人心碎。
这样一部《天狗》,让富大龙一举夺得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他远离社交平台、婉拒代言,始终将自己归于平凡。
富大龙清楚地知道自己一旦被观众在荧幕上冠以各种名号,那么他演戏就会少了味道,演戏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
他可以演出悲悯仁义的杜甫,也可以将杨广的暴虐嬉笑演得让人咬牙切齿。
《大秦帝国之纵横》的运筹帷幄的嬴驷被他演活了,炉火纯青的演技让人折服。
对于剧本认真专研,对于角色尽心演绎.从来不会只演主角。在他的演戏生涯里,只要角色是好的,不管戏份多少都做到尽心尽责。
2. 李保田
一生获奖无数的李保田,将演戏两字刻在灵魂中。
李保田可以说是一个“怪老头”,他的怪就在于对演戏事业的较真,这种敬业到令人折服的精神,不应该叫李保田为艺人,而是艺术家。
李保田迄今为止依旧在演戏上兢兢业业,在电影《寻汉计》中,一场摔倒的戏为了保证真实感,不戴任何护具,75岁的他说摔就摔,让人捏一把冷汗。
在表演上格外较真,不拍重复的角色,不是好剧本不演,太出名的演员不合作。
1991年《菊豆》中饱受压抑与婶子偷情的杨天青,凭借精湛的演技让你看不出来他当时已经45岁,与巩俐相差近20岁。
《葛老爷子》、《凤凰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凭借这几部影片,李保田先后拿下了“金鸡奖”、“百花奖”,成为一名大满贯演员。
1996年《宰相刘罗锅》大火,有人邀请三人继续出演同样的剧,当时李保田就曾直言不会再与王刚、张国立合作。
他认为“塑造一个角色不容易,毁掉一个角色很容易”。他说到王刚没有上进心只吃和珅角色的红利,张国立对演戏没有诚挚的心,总是请假耽误剧组进程。
2003年凭借《神医喜来乐》李保田又一次获奖无数,却依旧坚持在演戏底线上,陆续参与很多高质量剧本凭借精湛的演技赢得许多奖项。
2004年,李保田拍摄《钦差大臣》时,剧方将规定的30集改为33集,一向较真的李保田看不惯这种“注水”行为,一纸诉状将剧组告上法庭。
这样的直言不讳,导致一度被13家公司联合封杀,被人叫做“戏霸。”
但李保田却依旧态度十分明确,他可以不演戏,但他绝不会为名利而低头。
不管是什么样的剧本他都要全部看过,还要了解戏里其他的角色才考虑会不会接,接戏后对于角色他还会参与修改和后期剪辑,被人说“戏霸”倒不如说他是戏痴。
不接代言、不去应酬,就连儿子结婚,也因为自己在剧组中演戏而没有参加。
在2020年10月18日,李保田荣获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奖。
这个奖项,属于李保田,他真的值得。
3. 张译
张译在娱乐圈永远是用角色说话,他演绎的角色就是一个字“真。”
草根出身到影帝,张译永远铆足了劲地在影视圈内摸爬滚打。他身上没有任何包袱,永远靠自己,不相信好运,因为他的运气永远很烂。
想考解放军艺术学院,体检不过关;考上中央戏剧学院,老师说他长相不过关;一心想做演员,但没有成就的他总会被轻视。
娱乐圈真不是所有人都靠长相吃饭,张译就是其中之一,他坚毅肯吃苦又便宜,在演技方面更是细腻到一个眼神就能把人看得热泪盈眶。
张译是铁了心把自己往戏疯子折腾,为了拍戏什么都能豁得出去,就连徐峥都形容他对演戏的态度非常变态。
首部电视剧《士兵突击》是张译写了3000多字的推荐信给康洪雷导演希望能演许三多,最后导演被他的真诚感动,将“史今”这个角色给到他。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了带入角色瘸腿的形象,不管有戏没戏永远一瘸一拐地走路,因为长时间用力不均,两条腿直径发生变化,硬生生走成了真的瘸腿。
拍摄《红海行动》时,因为动作、爆炸戏巨多,张译不幸骨折,但为了不耽误拍摄,果断放弃治疗。
电影《攀登者》在零下十几度的雪中,张译光着脚在雪中拍戏,不采用保暖肉袜,因为会害怕自己不是真正的痛苦,会演绎得不够真实。
《鸡毛飞上天》中除去硬汉形象,演绎爱情剧时,见到寻觅多年的玉珠,一个激动热切的眼神,一声将喊未喊的玉珠,让观众泪目。
除此之外,张译在各种剧里面出演各种角色,有观众称赞他千人千面,也有人说到:看张译的戏,你觉得他看着很土,但你又觉得他演的优雅。
很矛盾,却又让你在矛盾中看到他演技的魅力。他始终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不停地去追赶。
十多年演技磨砺与蛰伏,终于在2021年凭借《悬崖之下》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用口罩也挡不住的眼神戏,立柱成梁,撑起实力派演员五字。
4. 何冰
何冰属于大器晚成,在凭着《情满四合院》这部剧获得了影帝荣誉的时候,他已经有50岁了。
1991年毕业于中戏的何冰,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北京人艺,但却坐了很多年的冷板凳。
在这期间,何冰闲来无事就到剧场看戏,他在老艺术家的戏里体会人生百态,也从观众的感官评论中知道,一个演员能不能感染观众有多重要。
在坐冷板凳、跑龙套期间,他的同班同学徐帆、胡军、陈小艺都已经走红,何冰也从剧院的小角色随着剧院新老更替升为主演,新版《鸟人》让他在人艺中得到些许名气。
主演的《喜剧的忧伤》创造了北京人艺60多年的历史上的票房纪录,又陆续出演了许多电影电视剧被导演称赞他的表演“堪称载入中国电视剧史”。
2005年他主演的央视大戏《大宋提刑官》收视率爆棚,一炮而红,但他格外珍惜自己的羽翼,“如果剧本特别烂,给钱也不会去。因为这是我特别热爱的职业,如果它变成了买卖,我接受不了。”
观众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何冰的作品产量不高,他对于自己的演技总是不满足,力求做到更好,何冰总是将自己的角色反复专研,因为只有自己理解透了,演出来才能打动观众。
出身人艺,何冰从不对标娱乐圈演技不好的明星,总拿自己跟人艺的老艺术家相比较,觉得自己的表演对于他们来说不值得一提。
2015年何冰出演的《情满四合院》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十二公民》获得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
《白鹿原》中市井势利的鹿子霖却能说出一口陕西话,而何冰是北京人,明显是去认真专研过。
每一部剧,每一个角色,你都能看见何冰踏实让人放心的演技。
何冰的演技是接地气、憨实的,只有经历过磨砺的人生才能演绎出角色的灵魂。
5. 王千源
出道二十余年,参演上百部作品,几乎都是配角,王千源就将配角演到极致。
王千源是在剧院的后台长大的,从小耳濡目染老一辈的演员,对待工作的认真与较劲。所以导致他对演戏十分较真,必须专研透角色。
王千源从1994年出演霍建起执导的电影处女作《赢家》开始演艺生涯,一路走来,积累了不少角色和作品,也攒下了好口碑,然而名气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一部《钢的琴》,一举夺得东京国际电影节和中美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一次次积累下的演技、一个个人物堆积起来的深厚经历,将他送上“影帝”位置。
即使有了名气,王千源也很少出现在观众视野,从来不消耗自己的名气,他所做的无非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演戏。
对于演戏王千源一定是体验派,观众也可以明显感受到王千源饰演的角色大多是小人物。
虽然从创作角度来讲,没有所谓的小人物大人物之分,而且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也是因为一个一个的小人物才会发展到今天。
但会发现,“小人物”其实更不好演,因为他们虽然是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的人,但是形形色色,各不一样,所以王千源注重体验与观察。
在电影《解救吾先生》中,他饰演的是绑匪华子,为了角色,他研究起了犯罪心理学,甚至还到监狱“实地考察”。
拍摄《浪漫的事》的时候去《自然之友》环保组织体验生活。
王千源深刻知道只有体验、经历过,才能了解角色深处,将角色本身的情感释放出来,而不是空洞的表演,自己不自在,观众也不能共情。
王千源从不觉得自己是“大器晚成”,因为戏可以演一辈子,每一个年龄段都可以体会不同的角色,在阅历不同人生也在充实自己的人生。
对于演戏,王千源是认真而较劲的,追求不同角色的体验感就是他演戏的意义。
这5位演员,有底线、永远保持清醒自持。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热爱的是什么,在他们心里,或许名利再多,都不及深陷角色中那一刹那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