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和李易峰的偶像剧画风,在当前国内的谍战剧中很常见。
【国剧观察】
平心而论,《麻雀》不是一部逆天的剧,但却是一部足以把公众对某些演员的演技犯尴尬症抚平在跌宕剧情中的耐看剧。即便李易峰的纨绔劲、周冬雨的傻白甜气质都像Bug,那冗长的前情回放和频繁的剧情闪回让人恨快进键不够用,但供消遣是够了。
偶像剧画风和紧凑剧情并存
“不想当裁缝的厨子不是好司机”,这是相声里的包袱;不打“高颜值”牌的谍战剧不是好偶像剧,这是并非段子的段子梗。
前不久《解密》播出时,曾有人感慨:谍战剧这块演技派最后的自留地,也要被流量小生们接管了。但事实证明,被孙红雷、吴秀波、张嘉译等承包多时的“谍战鱼塘”接盘不易,耍帅摆酷在国产玄幻大片里挺受用,特别是配上美瞳;到了要演戏中戏的谍战剧面前则是百分之百的拖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分分钟切换成“要靠演技人生没戏”。
这也是很多人看《麻雀》时的担心:就怕在“小鲜肉做主+老戏骨做配”的选角安排中,那些当红小生小花们开口就转着装萌卖嗲的偶像腔,让人把看剧变成修炼“出戏大法”。
乍看前两集,虽然剧情高打高走——李易峰扮演的代号为“麻雀”的卧底陈深刚出场,就遭张鲁一饰演的“反一号”、汪伪特工总部老大的怀疑,但在帷幕徐徐拉开的场景阙如的情况下,这也给人突兀感,李易峰的纨绔劲、周冬雨的傻白甜气质,都像Bug;但幸亏《麻雀》这部剧先是押上口碑抖了个“先抑后扬”的包袱,到了后面,一以贯之的紧凑节奏带出密集的“爆点”和悬念迭起的剧情,也能很快让人搁置“弃剧”心态,心思全被以往那句俗套的广告台词“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了一次,结果还真管用”代言。
所有套路都被放到“暗战”里
谍战剧有“三宝”:密码、暗语和电报。《麻雀》里也没离开这三样,剧情还是中共地下党、军统、汪伪特工三方角力。
但抗日主题下基本上没什么跟日军枪炮对垒的场景,多是“上海无战事,风声鹤唳间”的敌后暗战。
李易峰、张鲁一、张若昀、王劲松、尹正,看起来都在汪伪特工总部的同个战壕里,可几乎是一座办公室里,却各有各的算盘,各自探着彼此的身份底细,没有谁信得过谁,大家都阳奉阴违,见面一笑转过背就开始猜疑。
如刚开头,同为共党卧底的李易峰和李小冉刚接上头,后者就被张鲁一抓,李易峰想救却被张暗中盯死,几次暗中的营救与同在暗中的监视掰着手腕。
几条暗线同时展开,变量跟变量交相推动着情节发展,但眼看着事态越来越不可控,又有伏线摁下了紧绷的弦;之后,张若昀几次暗令军统飓风队除掉李易峰,但在复杂的情感关联下,后者几度得以在悬于一线之际幸存。
然而当张若昀旋即陷入困境、险些暴露,与其亦敌亦友的李易峰出手帮扶,似乎又另有意图。俩人的神态动作又让人怀疑是导演故意用来凑cp……
总之,圈套套圈套,怀疑再怀疑,每个人都被虎狼环伺,每个人都如虎狼,看似不着声色的对话下面,是“此处省掉一万字”的心计暗斗。自古深情和套路都留不住,都被放到暗战的一个锅里烹煮。到头来,没有胜利可言,套路深意味着一切。
逻辑链条考验编剧脑洞
悬念是谍战剧基本的标配,但怎么把悬念叠在极致的“张”与“合”之间并形成环环咬合,形成自洽的逻辑链条,并让每个伏笔都恰逢其时地埋好,却挺考验编剧脑洞。
《麻雀》中藏着很多一触即发的危机,但编剧似乎学会了希区柯克的那套:“炸弹绝不能爆炸,炸弹不爆炸,观众就老在惴惴不安”。而等炸弹越积越多,观众的惴惴不安情绪达到临界点,再“嘭”的一声,该了的了,酣畅淋漓。
平心而论,这不是一部逆天的剧,但却是一部足以把公众对某些演员的演技犯尴尬症抚平在跌宕剧情中的耐看剧,是一部让人时刻觉得男主要挂要挂但想到这部剧有60集所以又放下心中石头的心跳剧。
虽然那冗长的前情回放和频繁的剧情闪回让人恨快进键不够用,虽然“故事单薄史料挡,敌我双方恋爱忙,勾心斗角胜官场,对白肤浅旁白扛”的窠臼也未全免,但供消遣是够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或许剧名跟剧情都隐喻了这层意思。不过细想来,置于今天的语境中,这里的麻雀跟李慎之说的“与其号召大家去做海燕,不如承认大多数人是家雀的现实”中的“家雀”,倒是也曲款相通。
□仲鸣(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