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妃死后,康熙去了陵寝,对着赫舍里和容妃的棺椁,康熙分别说了这样的话:
“赫舍里呀,你在这里已经等候48年了,朕对不起你,你的儿子胤礽,朕立了废,废了立,终没有能成为大器,这都是朕的罪过呀……容妃听旨,朕册封你为孝慈仁皇后,从即日起,你与朕千古相随啦”。
两个陪着康熙千古的女人,一个陪着他度过了青涩的年少时期,成了他一生的挚爱;一个陪着他度过了最后的晚年时期,也成了他一生的至爱,但康熙,对不起这两个女人。
康熙说,后宫可以干政。李光地为台湾问题向康熙发来秘奏,容妃以后宫不得干政拒绝打开为康熙念读,而康熙说“那要看谁在当皇上,还要看谁在当后宫,老祖宗当了朕几十年的太上皇,没有她就没有朕,至于后宫的规矩嘛,防小人不防君子,朕希望你多学学老祖宗的本领,念”,康熙说,后宫不可以干政。容妃为遵孝庄遗旨“不废太子”,不仅在康熙宣布废太子的皇家祭祀大典上,又在私下与康熙见面时一次次加以劝阻,一再干政的容妃被贬去了宗人府刷马桶,最后惨被马桶砸死。
而赫舍里,因康熙亲政孝庄需要赫舍里祖父索尼出山支持,索尼需要皇家作为赫舍里家族最强大的后盾,12岁的赫舍里嫁给了14岁的康熙,而正因为这种掺杂了利益的联姻,康熙不仅大婚之夜跑去找了苏麻,还久久不碰赫舍里,后赫舍里经索尼点拨向康熙表露心迹两人终圆房,但在赫舍里生赢礽之前,康熙受贴身太监黄敬的蛊惑去青楼一次次私会紫云,对赫舍里极为冷淡,最终赫舍里因难产大出血而惨死。
两个女人的悲惨结局,将皇家的无情和帝王的凉薄彰显得淋漓尽致。
以前看《康熙王朝》,很是为温柔善良受尽宠爱,最后却被马桶砸死的容妃心疼,如今再重温这部剧,才发现,出场极少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正宫皇后赫舍里同样令人痛惜,尤其是赫舍里21岁就难产而死,让她在墓中等了康熙48年,但她的死,暗藏深意。
01 康熙转变的分界点
赫舍里皇后的死,标志着康熙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帝王,而这种合格,暗藏着两种转变。
一种是情感的转变。
我一直觉得,年少的康熙有些初入朝政的羞涩和温情,甚至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与偏向;经历过各种大波折,尤其是赫舍里的死,康熙的内心逐渐硬化,并成长为一个不显山露水的人,并让各种“情”成为用之于皇权的软武器。
苏克沙哈为斗倒鳌拜利用想亲政的康熙,却反被鳌拜参一本而获罪,孝庄为安抚势大的鳌拜下令处死苏克沙哈,康熙直言苏克沙哈是忠臣;苏麻不愿嫁康熙为妃,康熙以苏麻生病向孝庄请旨推迟婚礼不成,又在行大礼之日为落发出家拒嫁的苏麻再次向孝庄说情;锁儿卖豆腐花攒银为家人进京伸冤,周培公将她的告状词改编成了唱词,路边吟唱被巡视的官兵为难,是康熙为她解围并特批了为她速办的条子……这时候的康熙,权力不集中,更见他心中有正义、有柔情。
赫舍里死后,康熙重用周国治举荐的周培公来削藩,而周培公率3000家奴很快灭了造反的察哈尔王,劝降手握重兵的王辅臣,却在挥师南下直灭吴三桂时,因手握重兵被康熙召回京城,而后再被贬至盛京11年;为了换来大清2、3年的安定,康熙不惜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蓝齐儿嫁给自己的死敌葛尔丹;为了大清的“未来”,康熙故意不承认孝庄 “不废太子”的遗旨,让善良的容妃担了罪责……这个时候的康熙,心中的情,都得让步于手中的权。
赫舍里,承载了刚亲政且年少的康熙心中最真挚,也最单纯的情,赫舍里是康熙心中的一片净土;赫舍里的死,让已经亲政多年的康熙心中的纯粹灰飞烟灭,此后,帝王无情。
一种是心性的转变。
赫舍里死前,康熙年轻气盛,又不了解局势和自身实力的情况下急于将皇权集于一身。
为亲政反被苏克沙哈利用,在同朝议政时丢尽颜面,却在孝庄面前恬不知耻地说“舌战群臣”;听贴身太监黄敬的怂恿逛青楼,差点命丧紫云之手;吴三桂等人上折同意削藩,孝庄警告康熙不要相信奏折,除非吴三桂等人真正上京,康熙不听,又从身边的太监小毛子打进杨起隆内部得知吴三桂确实要造反的消息后,康熙始终不信,初入朝政的康熙,一再吃瘪。
经受如此多的“羞辱”,尤其在赫舍里的死中,康熙逐渐磨炼了心性和性格,并充分懂得制衡、监视、利用等各种帝王之术。
重用汉人周培公、姚启圣等人,但用人之时,又暗自安排图海、李光地监视,并在两人立下不世之功后,要么被贬,要么不得不隐退;明知索额图和明珠两方阵营明争暗斗,结党营私,却依旧受重用,是为让两人彼此牵制,换朝廷的势均力敌的稳;为消灭不断扩张势力与大清势不两立的准葛尔,康熙一次次亲征北上。
可以说,赫舍里的死,成为压倒康熙最后一丝青涩心性上的一根稻草,此后,康熙蜕变。
赫舍里对康熙的意义非凡,她的死,成为康熙真正意义上脱胎换骨的一个契机和标志,不仅从情感上,让康熙褪去了青涩,在心性上,也将康熙磨炼成了一代帝王该有的模样,赫舍里成为康熙一生的眷念,的确无可厚非。
02 赫舍里家族的落败之始
赫舍里是康熙的正宫皇后;索尼是太国丈兼首辅大臣;索额图初是内大臣,父亲索尼死后也成为了首辅大臣;赫舍里的儿子、索尼的曾外孙、索额图的外孙胤礽一出生便立为太子,可以说 ,赫舍里家族成为康熙王朝里除皇家之外的第一大家族。
可是有一个词叫“物极必反”,正如索尼对孙女赫舍里皇后说的:
咱们这个家族到咱们这一代也算是巅峰了,你呢,贵为后宫之首,天下女人至尊,爷爷身为当朝首辅,又是太国丈,你父亲索额图也是个内大臣了,在常人眼里,咱们这个家可是富贵至极呀,可是爷爷告诉你,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哪,越到无限尊贵时,往往也就是险象环生处哇。
赫舍里家族在索尼在时就已经处于无限巅峰,可一旦一个家族已经站在了无可匹敌的地步,不仅皇家忌惮,甚至就是家族内部都会因辉煌而埋藏更多的腐朽,当极受康熙重用和重视的索尼和赫舍里皇后先后去世,注定了赫舍里家族的落魄之路。
索尼的死是警告。赫舍里家族的极致辉煌由索尼一手打造,而索尼对大清极为忠诚,又极会为官为臣之道,可以说,索尼在,赫舍里家族就在,索尼死,赫舍里家族其实就已经后继无人,以索尼老狐狸的秉性,他不可能不知道赫舍里家族的危机,所以,索尼临死前,他一边向康熙谏言:“皇上,您可要内紧外松啊,集聚力量,等待时机,万万急不得,老臣本想帮皇上完成大业,但天不假年,老臣来不及了”,一边又警告索额图“你要记住,咱们索家,生是大清的臣,死是大清的魂,你要鞠躬尽瘁,终生辅佐皇上”。
一边言辞恳切地谏言和表达自己对大清的忠心;一边宣誓一般地表达后人对大清的持续忠诚,索尼此举,是为赫舍里家族向康熙讨一个善终,可这个警告和遗言,索额图终究抛诸了脑后。
赫舍里的死是开始。赫舍里在时,因其尊贵的皇后身份和贤良淑德的品性,赫舍里成为家族最重要的凭仗,也成为赫舍里家族和皇族之间关系缓和的中间枢纽,但赫舍里的死,让一切都不复存在,赫舍里家族成为一个只能靠自己尽忠、建功来维系的家族,一旦行错,必自我承担。
赫舍里的死,让赫舍里家族少了后宫强有力的支撑,让赫舍里家族独自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经受帝王和各权臣明争暗斗的洗礼,赫舍里家族的后继无人,让辉煌逐渐化为泡沫。
索尼,建立并撑起了赫舍里家族最鼎盛的时期;索额图,一步步蚕食赫舍里家族的荣耀,让一切辉煌和昌盛融于无尽的罪恶和破败之中,索额图终成了赫舍里家族和大清的罪人。
03 为争储的悲剧埋下隐患
赫舍里皇后濒死之前似心愿未了,看出赫舍里心意的周培公建议康熙设立太子,康熙看了看惠妃带过的大阿哥胤褆,又看了看全身大汗淋漓又有些蓬头垢面的赫舍里,当众册封赫舍里刚生下的二皇子胤礽为太子,而康熙话音刚落,赫舍里就断了气。
但公开册立太子,却埋了两个隐患。
一个是太子胤礽缺乏管教。
虽说胤礽由康熙亲自抚养成人,但康熙他首先是帝王,其次才是父亲,帝王的权术和杀伐无情,不可能不对胤礽的心性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除了康熙,胤礽的身边几乎再无正确的引路人,外公索额图一心为谋私权私利,将胤礽当成自己的工具,甚至故意让养女红玉接近胤礽,当胤礽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索额图从无劝阻和告诫。
孝庄临死前向容妃留下遗旨“不废太子”的原因之一就是孝庄认为胤礽是个好孩子,他本性并不坏。
但凡赫舍里还活着,以她的人品和才气,将胤礽培养成同样品性、才能俱佳的人也是不无可能的,赫舍里的死,让胤礽从小却却了真正的母爱,也让他从未沐浴过真正的温暖和温情,他犯错,永远不会有一个叫母亲的人出来教导他、纠正他。
一旦胤礽自身配不上太子之位,势必引起康熙的不重视,和皇家子弟内部的嫉妒和不满,尤其是康熙皇子众多,自恃更有才能的皇子也多,储位之争向来会有,但会更残酷。
二是在公开场合立太子,暗藏危机。
康熙为了赫舍里,公开册封胤礽为太子,但出生就被立为太子,其中暗藏危机。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胤礽从小就顶着太子的光环,他的一言一行必格外受皇家尤其是康熙的关注,无错倒好,一旦犯错,就更容易烙在康熙心底,也会成为其他皇子或者某个权利中心揪住不放的把柄,比如胤礽听从索额图意见,在迁界禁海不到一年就上朝建议康熙开战收复台湾,事后,大阿哥胤褆向康熙告状是索额图在背后怂恿,不是胤礽主见。
皇子间有隔阂。从小皇子身份就有别,暗戳戳会恶化各皇子间本就会不太和谐的利益关系,越是早立太子,就让胤礽与各为皇子间的矛盾和误会越积越多,胤礽唾手可得太子之位备受康熙重视,其他皇子就得靠各种功绩和战功在康熙面前邀功,久而久之,这种不平衡的关系会在皇子间引爆,比如大阿哥接见日本、朝鲜等使国,以最自豪的心情接受了使国大礼,却在使者们得知他不是太子的情况下,当众让大阿哥退还了礼物。
一旦康熙和其他皇子认为胤礽配不上太子之位,康熙就会将更多目光投向其他皇子,皇子们也会在康熙面前争相邀功,争相揭发胤扔的不是以求自己上位,这才是皇家无情的内核。
赫舍里的难产而死,一方面让胤礽失去了母亲的教养,一方面也让胤礽承受了比其他皇子更多的关注和要求,他看似比谁都尊贵,但其实活得比谁都胆战心惊,尤其是从小就被册封太子,让他承受了更多的针对和攻击,也让皇家的争储沉积了太多的野心和勾心斗角,一旦爆发,残酷之极。
写在最后:
《康熙王朝》里很多女性角色都让人心疼。
容妃一生贤淑,却为了遵孝庄遗旨被康熙降罪,最后惨被马桶砸死;蓝齐儿生性活泼开朗,却为了缓解大清危机,被迫嫁给大清的敌人葛尔丹;赫舍里皇后一生贤良,却在生产之际受尽冷落,最后难产而死……她们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和尊崇,却往往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和悲凉。
而赫舍里,第一个嫁给康熙的女人,也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是她的品德和才气让她成为康熙心中的白月光,而赫舍里的死,标志着康熙开始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王,开启了赫舍里家族开始走向落败、预示着皇家的争储之战更显残酷,但于赫舍里本身而言,白月光的开始,难产而死的结局,何尝不是一种残酷。
康熙69岁驾崩,赫舍里21岁难产而死,相隔48年,而这48年间,才是一段真正的康熙王朝。
赫舍里无缘而见,可惜,亦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