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三分文艺五分豪迈两分嘲讽,因为这首《自嘲》,我认识了《天道》。
《天道》是一部电视剧,豆瓣评分9.2分。
有人评价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也有人说是装神弄鬼的做作至极。
对于其好坏我认为没有必要言辞犀利地去占立场,这些不重要。
《华彬讲透孙子兵法》中说道:“胜了敌人不等于赢了,关键是你自己变得更强了,还是更弱了。”
所以对《天道》我认为不论其好坏对错,你只需要取你所用便可。
《自嘲》是《天道》中男主丁元英的大作。
丁元英是洞悉“天道”之人,也是入世、出世之人。
说入世,因为丁元英拥有过财富、名声...,经历过红尘绿路;
说出世,因为丁元英可以舍弃财富、名声...,成为怪异的路人甲。
入世者有谈资,出世者有高度。圈外和圈内只有自己走过一遭才知滋味。
丁元英退而独隐古城时,是既神秘又神经的人。
相对于认知差异来讲,《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人比他们懂的多,那会让他们很恼火。”
人性使然,往往越是无知的人,越会拼命抵抗外来不同见解,他们不为对错,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三分薄面。
对比之下,乔布斯这句话让人深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的确,成长要比尊严高级得多。
世间一事一物一花草,但凡可以触动你的灵魂、引发你的思考,都是极其有意义的。
而只有当思考和行动相辅相成,才算是已入佳境。
为何谈《天道》?因为它激起了思维的涟漪,在一圈圈激荡我心底的柔软,让我不顾知识浅薄也想表达,不吐不快。
01
“美女是魔”
丁元英和朋友看音响,发现音响上刻有“美女是魔”四个字,于是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讨论。
朋友说:“我看美女就是美女。”丁元英回答:“你看美女就是美女,那美女就不是魔了?”
朋友说:“如何看才正常?”丁元英回答:“比如你的手,你要是只会攥拳头有病,只会伸掌也有病,自如才正常。”
这里说了主观意识问题,也就是关于思考的思考,这是一种进阶的生活思维,是要既见树木又见树林。
比如初见一人,温文尔雅、举止端庄、慈眉善目,你心里就会缘起“标签”:这肯定是一位善良的人。
但正确的判断是:此刻他是一位看似善良的人。不能以点概面,才能认清真相,才能放下执念,才能自如。
我们总喜欢几分钟就给事件下“定义”,但事实是,你永远也无法做到真正了解。
丁元英最后总结道:说魔,不是要论是非论道德,是要指出起烦恼的因,为的是了心苦不起苦。
如何了心苦呢?如实关照。也就是,当时看到是什么就是什么,过而不纠。
02
“养儿防老”
丁元英的父亲突发性脑出血住院,可能会成为植物人。
丁元英在家庭会议上,对于父亲成为植物人的决策是,停止交医药费,我去拔管子。
进而也引发了关于“养儿防老”的极大争议。
丁元英对“孝顺”的解释是,那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
对“养儿防老”的解释是,养儿防老,那么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这种文化让每个人直不起腰来。
对于生儿育女的意义, 意大利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中给的答案是:“爱”,我觉得还要加上“陪伴”。
“爱”是父母子女情感的本该如此,“陪伴”是子女父母关系的本该如此,所以给父母养老是本该如此。
父母抚养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不能用“养儿防老”这类带有占有感的词汇来形容,我们应该把这事当成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
03
“文化属性”
丁元英对文化属性的解释是,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丁元英用“文化产业”中的文学影视做了说明。
丁元英说:“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够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它的功效就在于,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
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名利、市场,精神拯救的暴利,和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
我的理解是,首先,文化属性是个人必需品,生命需要食物来维系,但生活需要精神文化来满足。
只有血肉没有精神,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这样就无所谓活不活,所以文化是生命的元神。
再者,文化属性是国家的必需品,比如读书。拉长历史来讲,就是传播文化属性,也是读书的价值。
读书的本质是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属性。
国家需要传递文化属性,让民族有凝聚力,让群众有信仰;
个体需要文化属性,让自己有精神寄托,找到归属感和使命感,这是人生价值。
文化属性就是规律。规律的词意其一是指: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这个世界任何物质都受规律约束,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统一。
04
“救世主”
剧中,丁元英和女主芮小丹有一段“天国的爱恋”,芮小丹向丁元英要了一份礼物——在王庙村为她写一个神话,也就是实现贫困县里的贫困村——王庙村脱贫。
叶、冯、刘三人也搭上高人(丁元英)的列车,梦想实现自己牌桌上的人生。
于是丁元英便开始谋划全盘商业计划,在王庙村的股东大会上,丁元英谈到了“生存法则”——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条线之间就是生存空间。
细看这个“生存法则”,不管是“忍”还是“能”,都是关照自身因素,不存在第三者的搭救。
可是叶、冯、刘三人是这样认知的,“丁哥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王庙村的村民的认知也是,“丁哥来了,王庙村的前途有救了。”
世上哪有什么救世主,求神、求菩萨、求高人,只是间接求自己。救人者自救,被救者自欺。
如果你没有打算自己站起来,那么老天爷来了也没有用。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吧。
傅盛説:“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最后,当叶、冯、刘三人收到乐圣公司600万的法院诉讼时,纷纷落荒而逃,退股拿钱。
而当得知斯雷克公司愿意花650万收购时,拍大腿悔不当初。
丁元英的好友韩楚风对于“救世”感叹到:“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那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儿。”
细思来纵有“救世主”,也不救摸鱼之人,空有一颗贪心,全无半分进取,原形毕露是迟早的事。
05
“得救之道”
既是“扶贫”就会出现“杀富”,这是取舍之道的平衡。
丁元英对于“杀富”无法释怀,便上五台山求道,以得心安自在。
丁元英用两次5万元作为敲门砖,五台山主持智玄大师答:非也!
丁元英便以自作词《悟》再次敲门,终得见智玄大师,从而也引出了“得救之道”。
智玄大师解释,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翻涟漪。责既诊,责必论道。
也就是说掀起了舆论,便会有个对错是非之道之分,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思考,而思考就是价值,也是得救之道。
丁元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靠”深痛恶绝,认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丁元英想击起社会的舆论水花,让低层的弱势文化群众反思,跳出“靠”的漩涡。比如叶、冯、刘三人,比如王庙村的村民。
丁元英既是“杀富济贫”,从乐圣公司口里抢饭吃,让王庙村的农民翻身致富。此消彼长,必然存在强大的竞争副作用力。
智玄大师对“竞争”的解释极经典:“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
其结果便是,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终领悟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五台山求道”这一剧情确实妙呀,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有为人当做有为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丁元英深知,扶贫不能是给钱,是要通过自己的觉悟,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如女主芮小丹所言,只有我觉到、悟到的,我才可能做到,不然给我,我也拿不住。
06
“人生境界”
丁元英说芮小丹的生活状态是,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不昧因果。说自己参来参去不如芮小丹。
芮小丹爱上丁元英便爱了,认为做刑警很酷便成为了刑警,她选择的是心声,所以不存在懊悔。
生活简单和生活明白是两回事。说到人生境界,少不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解释。
第一境界,迷茫、孤独——独上高楼;第二境界,目标、追求——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一辈子要怎么过?芮小丹是求内省而自知,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爱则爱,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真是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而很多人却是求而不得,苦其身心;更有者求而得之,却非所需,闹了一个笑话。
谈人生境界或许位置摆得太高,究其本质便是如何选择。
人生中的确有着千千万万的选择,不乏其中还有无法权衡利弊的。
凡有选择,必有代价,是选择就会对生存状态产生影响。
处在何种境界,看到何种人生,就会做出何种选择。人生境界就像一盏灯,不是照在黑暗的路上,而是点亮了心灵的光。
世界上未完待续的有很多,一纸难尽千言。人,生而有终,从出生便是一场奔赴死亡的旅程,所以我们极需明白人生的意义,不然这短短的一生真的就是梦幻泡影,不值一提了。
《天道》就如哲学,当你细品,便能有所感悟,有所用。
最后送上《大鱼海棠》里一段话: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人生需要一场未完待续!
作者:琴晴情卿,精读读友会会员。琴棋诗画都喜欢,柴米油盐也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