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
车被卡在长长的山道上。
女人坐在驾驶座,手上捏着一包白粉。
看上去她很想吸一口,却又不知为何停下了手。
她是谁?
卡车后座。
小女孩被五花大绑,手上拴着腕带,上面显示爱迪森氏病。
她经历过什么?
想必有毒饭猜到:
不就是悬疑片老把戏“暴风雪山庄”么。
没那么简单。
除了抓到凶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因为她们——《暂无出口》No Exit
暴风雪有了,套路老了,警察一如既往傻了,桥段也照旧了……
本月豆瓣热度最高悬疑片之一?
为啥?
Sir偷偷给个提示吧。
这回咱们先不用急着找凶手了。
因为凶手,一没撒谎。
二,对方压根就不怕你找到TA。
01
羊入虎口
故事开头,一家戒毒所。
每月一次的例行分享会,纹身妹妹声情并茂地吐苦水。
戒毒好难啊!
人见人嫌不说,伤心又破财。
一番真情输出下来,人人被感动到泪眼汪汪。
这时咱女主出场了。
一个名为达比的亚裔小妹。
不同于其他人配合纹身妹的表演,达比直接翻了个白眼:
“你这古董小作文两年前不就讲过了么。”
气得纹身妹当场爆粗。
“Fuck U”
能看出来,女主不同于老式惊悚片的性感傻白甜。
一点不露,你也自动上钩。
该怼就怼,说干就干,咔咔一狠人。
有多狠呢。
达比戒毒,前后七次都没戒掉,对自己待过的戒毒所都能扳着手指说出名字,排列组合在一起快凑齐城市地图。
还有更狠的。
电话响起,达比母亲病重住院。
工作人员还死板的要命,没批准打死不同意达比打个电话给医院。
记住这小哥,叫做麦克。
女主这才显露出性格的B面。
一面大胆狠绝,一面爱憎分明。
当晚,用工具撬了麦克的车,开出戒毒所。
(麦克:我谢谢你)
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了。
大雪封山,只能被交警叫去游客中心等雪停。
传统艺能出现:
地方偏僻,风雪不停,信号随机……
想走?
不行。
游客中心里不只达比一人。
高大的黑哥和他的老婆,正在睡觉的灰衣人,还有一个看起来精神有点问题,神叨叨玩着火柴的男人。
五人局,开赛。
选项备好,只等谜面出现。
达比去院子找手机信号。
信号没找到,却听到了来自一辆面包车里的呼救。
……一个小女孩?
小姑娘绑得结结实实,手上腕带写着:
艾迪森氏症。
一种人体自身无法调节肾上腺素的疾病。
简单来说,这个小姑娘需要定期打针吃药来维持生命。
到底什么样的人会绑架这样一个小女孩?
人贩子?恋童癖?还是别有居心?
达比一番折腾下来虽没救出小姑娘,却也不是全无收获。
她发现,这辆绑架小女孩的车来自内华达州。
达比转念一想。
反正绑架犯暂不知情,不如和大厅里几个人打打牌消磨时间,顺便打探情况。
纸牌上桌,众人纷纷打开话匣子。
达比直接发问。
“你们都说说自己这趟是要去哪儿呗。”
退伍军人黑哥表示自己老婆之前是个护士,这趟去里诺的旅行就是老婆给自己准备的礼物。
灰衣小哥表示自己要回在丹佛的父母家。
火柴男愣了一下,说自己要回巴尔特芒廷,位于内华达州中部。
……
是你吧!
开场半小时,凶手自爆。
凶手居然这么好猜,估计接下来的剧情基本上就是设法救人报警破案的正能量?
Sir一声冷笑。
别忘了这部片子的名字,“暂无出口”。
凶手自爆不是结果。
而是开始。
更是干扰。
02
密室捉狼
要说最经典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莫过于阿加莎“阿婆”的《无人生还》。
红鲱鱼诡计堪称经典。
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你以为的只是创作者想让你以为”的障眼法。
回到《暂无出口》。
发现凶手只是第一层反转。
当观众以为那个最像坏人的人必不可能是坏人时,偏偏它就给你来了一把套路中的套路。
火柴男,敏感易怒又神经兮兮。
达比自知自己再横,体力上也不一定能和火柴男硬刚。
所以。
第一步不是“找凶手”,而是“找援手”。
她首先瞄上灰衣小哥。
人帅不说,打牌时也很开朗爱笑,感觉是个很热心的人。
一通美人计,直接拿下。
有了帮手还不够。
达比顾忌着小姑娘的身体情况,生怕她在这大雪天挺不过去。
偷偷撕开胶带,想着让她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结果小姑娘直接来一句——但那些男人在哪?
Men,复数。
第二步,找更多的凶手。
好家伙。
刚答应帮手的暖男小灰,赫然同伙(之一?)。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毒饭都会暗道一句WTF,替达比捏一把汗。
一打二,怎么办?
接下来自然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是的。
悬疑惊悚片里,推凶与逃脱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子母题。
达比要保全自己还不够,还得在这鬼天气带上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是惊悚片爱好者看了也会觉得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又要救人出暴风雪又要面对两个坏人……
等等。
Sir可没说。
坏人只有两个哦
……
别忘了,红鲱鱼诡计玩到最后,反转本来就不可能只有一层。
单反转还不够。
《暂无出口》的叙事里,诸多的惊悚片套路都能插上一脚。
血腥恐怖(Gore Horror),给观众以纯生理的不适与震撼。
射钉枪摁上达比手腕的那一瞬,Sir的头皮也发麻。
多人一角叙事诡计。
几个人干的事情,都能安到一个人头上。
《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十二宫》的影子若隐若现。
Final Girl一出,恐怖片大女主套路给你镀上金边。
Final Girl(最后的女孩)是恐怖片中常用的一种戏码,指无论受害者多少,活到最后的往往是一名年轻女性。
《维基百科》
元素凑齐,呼应也得做足。
契诃夫之枪上膛,没有哪个伏笔甩的包袱不够响亮。
可铺垫可buff,要的就是给后面的情节撑起表演空间。
这句话都烂大街了
听上去就跟“节哀顺变”一样空洞
“你妈妈死了”
“节哀顺变”
△ 之前的小灰有多暖现在就有多烂
看出来了没。
《暂无出口》虽不是什么好学生的满分作业。
它不够工整。
却在自己的长板卯足了劲。
就像一盘铁板辣炒肉。
有人或许会觉得还是营养不够均衡。
但也有人,比如Sir,偏偏爱死了这当头的火候。
03
全员大逃杀
前半段悬疑,后半段逃杀。
这样的类型片相信不用说也能猜到结局(猜不到Sir也不能剧透)。
豆瓣上,许多人遗憾为什么小女孩不能成为最后一层反转。
就像《致命ID》中的主人格一样,标志性的神来之笔。
但Sir认为。
这恰恰是《暂无出口》的一道优势。
致敬经典的结尾或许能让评分再高些许,却削弱了剧本本身的独特与味道。
小孩没有反转吗?
有。
结尾清楚告诉了观众,这个多病的小姑娘被绑架多少也算自作自受。
而如果想要博眼球,同类型的低成本逃杀片已经将这样的套路玩了太多。
《准备好了没》最后的自焚,《恐怖蜡像馆》的三兄弟,《致命弯道2》最后出生的畸形婴儿……
(Sir很贴心不放图了)
后劲是给足了。
整体却泛套路化,每个角色都乖巧地奉行着自己的使命。
作死的白人女主,强壮的帅哥,总是最先领便当的亚裔与黑人,以及必修课般的露肉与血腥并行。
换句话说,哪怕将某个演员换掉或是干脆阉割角色,也丝毫不影响剧情。
在Sir看来,这像是一种惊悚片中的“安全”。
《暂无出口》不同。
从头到尾的故事都是为了给女主达比一个情绪上的轮回。
拼死救小女孩,是目睹母亲去世后的心理代偿;
来时路上放弃吸毒,结尾重新复吸,都是想抓住摇摇欲坠的亲情。
开头雨刷器应和着她的心跳声,结尾则成为了提醒观众达比还活着的标志。
换言之,达比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为了她在这场逃杀中每一步举措的动机。
还有一个标签。
亚裔。
网友吐槽着,这是美式恐怖中的政治正确。
但恰恰是女主的亚裔身份,给予了她不同于其他主角的机智与冷静。
(也的确符合好莱坞对亚裔的刻板印象)
2018年的《网络迷踪》,约翰·赵打开亚裔悬疑的先河。
不同于白人和黑人为主的尖叫逃杀片,黄种人的悬疑惊悚也有自己的风格和派头。
亚裔的特点。
内敛、含蓄、机敏、注重血缘。
以及相比于其他族群对毒品的观念更为严肃排斥。
这样的特点在影片中既是引发矛盾的火种,也是破题救人的钥匙。——且不止一次。
这似乎正打开着某种缺口。
于内,我们的惊悚恐怖已断代许久;
于外,大银幕上却少见东方面孔。
如果能有一批新生类型出现,既能贴近亚洲文化中对亲情与家庭的重视,又能结合制作水平深挖人性,再好不过。
区别在于。
以往的惊悚都源于血腥、灵异与架空的谜。
但我们都知道。
深处的恐怖。
往往披着你最熟悉的外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