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你的小店故事,赢10000梦想助力金!
你有喜欢的小店么?
地铁站旁卖串串的小店,胖大叔做的烧烤天下第一好吃;去逛胡同,无意撞见的一家杂货店,每一个小物件都想要;小区门口的水果店,水果又新鲜又便宜,每次都买满满一大兜回家……
它们可能只有几平米大,不太显眼,却长长久久生存在街头巷尾,每个小店都是一个故事,支撑着无数人的梦想和生计。
今天,分享几个小店的故事。
“她们都觉得我帅,我觉得还是鞋子修得好些吧!”
朱师傅的修鞋店开了42年。
店只有12平,隔成两块,一边堆着皮鞋、皮带,另一边放着打磨机、缝纫机。墙上有张照片:朱师傅坐在打磨机前,笑容灿烂。“她们都觉得我帅,我觉得还是鞋子修得好些吧!”
每天8:30开门,22:00打烊。“这是老朱留下的传统,有客人上晚班,他一定会等到十点多这些客人下班”,朱师傅的爱人王阿姨说。
王阿姨最怕客人问:“朱师傅去哪里了?”
朱师傅15年被查出癌症,已经过世4年。弥留之际他不想放弃这个店,放心不下顾客,嘱托王阿姨一定要把店开下去,“无论多久都不能涨价”。
曾经有一个姑娘拿着双特别破的鞋子让她修,问为什么不丢掉?小姑娘说那是村里乡亲们一份份钱凑起来,祝贺她考进大学的礼物。
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伯,要求王阿姨用砂轮帮他磨假牙,拿到假牙那一刻,老伯哭了,“终于可以好好吃饭了。以前吃东西总钩到牙床,很痛很痛。”
王阿姨与她的小店
“坐在店里,我就觉得老朱还在。”再辛苦,王阿姨也坚守着这个店。她越来越明白丈夫的叮嘱,“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客人。”
原来,修鞋是一份情。
“开店,就是为了开心呀~”
提到自己的美甲店,莫阿姨眼睛笑得弯成一条缝,兴奋劲儿止不住。
她是资深“沪漂”。20年前,坐了41个小时绿皮火车,从哈密来到上海。那时候美甲刚流行,在指甲上一阵涂涂抹抹就变得很好看,莫阿姨很喜欢,也开始学美甲,开了店。
“一开始在虹口那边,生意很好的咧。”因为挨着几个大学,生意一直不错,有时候排队排到门口。后来城区改造把楼回收了,莫阿姨就搬到福州路继续开店。
正在帮别人做指甲的莫阿姨
莫阿姨这十几年积累了不少“忠实粉丝”,还有人专门坐1个小时地铁来找她做指甲。“以前来我这的大学生,现在小孩都上小学了。”每次说到老顾客,莫阿姨掩不住笑意。
53岁的她,到了退休年纪,却总闲不住,没事就刷刷短视频,学学流行的美甲样式。“美甲也有潮流的,做出来样式不新大家就不喜欢喽。”她最开心的就是客人夸自己做得好。
莫阿姨还是个“玩家”,迪士尼去过四次,玩遍了所有项目。“开店,就是为了开心呀~既能养活自己、又好玩、又能跟人聊天,很完美。”
“老了也想一直做下去。”
“我的梦想,
就是把‘陕西面皮’推向全国”
王哥卖的“热米皮子”,在北京找不到几家比他正宗的。
作为陕西美食的翘楚,米皮是流淌在汉中人血液里的。
1997年王哥从汉中来北京上学,满大街找馆子,就想吃上一口正宗米皮。吃到第6家时,王哥emo了——除了同是米做的,完全不正宗。
别人做不出来,那就自己做!店就这么开起来了。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王哥用尽办法。“能从老家发就从老家发”,辣椒油,大米,腊肉,竹笋,乌鸡……都是从汉中运来的。不少老乡专门跑来,在他这吃上一碗,解解馋。
总有老乡来这吃上一碗,解解馋
疫情期间,王哥的店关了几个月。电话几乎被打爆,“你的店关了,我们去哪吃呀”,“千万别关店啊”“是不是缺钱了,我们给你众筹”……王哥又重新支起摊子,“接下来,我要把汉中小吃搞得像成都小吃一样,到处都能吃到!”
现在小店还算红火,但也有很多把“汉中”看成“汉口”的来点“热干面”的客人,发现看错店名后尴尬离开。看来王哥的汉中美食普及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会遇到很多小店,有的可爱,有的温暖,有的满怀梦想,有的对未来充满希望。它们托着我们每一个温暖的日子,温润着我们走过的每一座城。
为了守护每一个不断前行的小生意人,度小满金融一直聚焦小微企业主,针对其资金周转难题,推出利息低、额度高、到账快、值得信赖的信贷服务。联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启动“小微加油站”,为小微企业主提供总额度20亿的低息贷款,年化综合利率3.65%起,助力小微企业,成就美好生活!
即日起至11月30日
度小满金融联合
《城市画报》、腾讯新闻客户端
正式启动「小店助跑计划」
如果你有一家小店
无论是理发店、小食店、玩具店、还是咖啡店
欢迎留下你和你小店的故事
我们将在本条推送评论区留言中
评选出3个精彩的小店主的故事
并送上1万元梦想助力金!
当然也欢迎分享你曾偶然探寻到的宝藏小店
故事可以是走心的、欢脱的、温情的……
我们还将评选10个精彩故事
送上“梦想助力礼包”一份!
认真分享故事的读者
还有机会获得爱奇艺VIP黄金会员7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