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4399篇原创首发文章字数 4k+ ·
· 过蝈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疫情双城记”
因为疫情,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再度被搅扰得狼狈不堪。
我先生在上海工作,家在苏州,平日每天沪苏来回,他因为不用按照早晚高峰的点上下班,时间自由,往返通勤也就两个多小时,跟住在上海差不多。我平日在杭州工作,周末回苏。这么一来,照看陪伴孩子最多的是我妈妈。
双城的生活方式习惯了也没什么不好。最可贵的是来自于老人、孩子的支持理解。每次要去杭州的时候,4岁的孩子都会无比依恋地说:“妈妈这周早点回来啊!”孩子奶声奶气的话语,稚嫩的依恋,总让我满怀感动。
青少年犯罪学家李玫瑾说了很多“留守儿童”问题——大部分未成年犯罪,都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疏于管教,而当了“留守儿童”,然后学习不好,开始辍学、走上犯罪道路。李玫瑾的书,总是令我看得很焦虑。
于是,每周末回到家,我都会不遗余力地陪伴孩子。我从事房地产营销的工作十多年,工作看起来还算体面,但其实和外来打工者没有什么区别,孩子依旧是“留守儿童”,只是他留守的地方相对富一点。
因为疫情,双城生活被割裂了,破碎感显著。先是苏州疫情暴发,我到杭州后被要求居家隔离,那个周末没有回苏,只能开着摄像头跟孩子视频;随后,苏州好不容易摘星了,但上海的疫情又让苏州犹如惊弓之鸟。我先生已经无法每天往返,到家就被要求居家隔离。随后是做不完的核酸、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说明。对此我们没有抱怨,毕竟苏州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虚弱病人,经不起折腾了。我们也为自己的往返流动,满怀歉意。
更重要的是,这些督促我们的基层工作人员才是最累最辛苦的,我们不过是配合一下。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很晚还在QQ群里等待大家的统计信息,晚上十点还在等我的手写行程证明,她一直跟我说“不好意思”,那种真诚的歉意反而让我很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给别人的工作添了不少麻烦。
我在微信里问候同样“双城生活”的朋友,他们要么在做核酸、要么在居家隔离,要么回不了家,要么出不来。双城生活,在我的身边十分普遍。很多朋友每周都在沪苏线、沪杭线、沪甬甚至京沪线上奔波着。
我在杭州有个邻居,夫妻俩是深杭线——先生周一到周五在深圳工作,每个周五回杭州,太太则在杭州照料孩子生活学习;还有一个互联网业的女性朋友,孩子和我家一般大,周一到周五在上海漕河泾园区工作,周五下班后直奔虹桥高铁回杭州。
但我们这种“双城生活”的家庭,都被疫情暴露出了最脆弱的部分。
我的闺蜜,她和老公都在上海工作,每周五回苏州家里,周日晚又要回上海。平日女儿都由爷爷奶奶带着。她只要在家肯定也是拼尽全力,一分一秒都要留给孩子的,陪孩子上兴趣班、和孩子一起跳舞、还陪写作业等等。虽然我们周末同在苏州,也互相想念,但很少见面,因为在家的时间少,大家都要留给家人孩子。
这次疫情她独自在上海隔离,先生在苏州隔离,女儿跟着爷爷奶奶在另一处隔离,一家三口只能靠视频见面。
还有个好朋友,她在苏州工作,家在上海。虽然大家的路线相反,但对孩子的陪伴是一样的,用尽自己的每一分钟和孩子在一起。周一到周五什么时间找她,她都能及时回应。但回家以后,手机似乎不带回家了——因为在陪孩子,不方便用手机。就算匆匆打上个电话,也是在陪送孩子的路上。疫情的影响,让她暂时回不了上海,只能心里挂念着。
大家族的瓦解、社会的原子化,让每个小家庭都很艰难。这份艰难未必是经济上的,而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大大小小的“麻烦”。
关于麻烦,钱只能解决一部分。好在我的身边还有一些亲近的亲友、邻居,有时候几家老人一起看看孩子,聊聊天,社区物业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有时候帮忙上门送个快递,减轻老人的负担。这些点点滴滴,让老人的心态比较开朗从容,作为小辈,焦虑也冲淡了不少。疫情让生活支离破碎,人们相互安慰、砥砺支持。
“升维”上班、“降维”生活
随着城市化、大城市化的发展,“双城生活”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跨城工作,全国最猛烈的大概是珠三角。数据显示,广佛之间的两地每天的跨城出行人次达到176.3万,占到了广州与湾区其他城市总通勤量的60%。深莞之间的联系度排名第二,两地每天的跨城出行人次达到120.8万,同样是日均通勤人数超百万的双子城。
而此次,为什么上海疫情让苏州如此紧张?也是沪苏之间的流动太频繁、沪苏跨城工作、生活的人太多了!
在苏州相城高铁北站、市区苏州站有很多年轻人每天都在通过高铁跨城上班。可以算一笔账:如果住在姑苏区火车站附近,在上海虹桥上班,每天往返票通勤费不到100元,一个月两千多。长宁虹桥的“老破小”要八九万,而苏州附近的全新小区只要三万出头。巨大的房价差,让很多人宁可选择跨城通勤。
那么你说在苏州工作不香吗?其实能同城,谁会选择跨城呢?
十五年前,我从苏州到上海工作,因为同样的工种上海的薪资要比苏州高20%~30%,而且发展机会也多一些。后来又被上海总部调去了杭州,杭州的薪资和上海差不多,但消费水平比上海低,于是我在杭州呆了十多年。
跨城工作是无奈和妥协,这和自身行业特性、城市的产业结构密切有关。先说说自身的行业,我所在的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地域流动性就很大。一线城市没项目了去二线,二线完了去三线四线,虽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广袤县城,但真正值得投资的地方并不多。
十年前上海的地产人往外走,去的还是苏州、杭州、宁波这样就近的发达城市;五年前可能去的是合肥、武汉、长沙这样的中部中心城市;这两年,江西、安徽的三四线城市人员都安排满了。剩下的,新疆去不去?内蒙去不去?我认识一个90后姑娘,未婚无男友,去年一个人去了大新疆,有地方去,说明公司还算好的。
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也制约了个人的发展。苏州的产业结构偏制造业,国企众多,如果从事服务业,高薪的职位比较少。近些年苏州产业结构也有了巨大升级,高薪的机会也比以前多。但它在组织层级上有一点尴尬,最终会制约个人发展。比如,苏州和上海距离太近,很多企业的总部设在上海,总部的高薪岗位会多一些;苏州一般设置的是城市公司,升到区域公司也比较难。如果是区域公司,管哪个区域呢?离苏北太远,江苏的区域公司一般会设在南京;苏南区域,苏南就苏锡常三个城市,似乎也无必要。
如果只是在一个城市公司上班,职业的天花板就比较低了。又因和上海太近,很多岗位都是上海直接管理,只在当地设几个执行岗,晋升机会渺茫。近些年经济不好,大公司都在收缩规模、人员也在缩编,个人的晋升之路就更难了。
所以,去上海“升维”上班,在苏州“降维”生活,不仅是无奈,而且也很明智。
遥远的回家路
沪苏间的跨城工作,还算是幸运的。身边有不少人还在京沪线、深杭线上奔忙。不怕高铁飞机的劳顿,就怕家人情感的隔膜,让最亲近的家庭有了最遥远的距离。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有一个杭州人徐旭峰,每星期在杭州和天津之间往返奔波着。他每周一清晨5点半,坐上提前叫好的滴滴快车直奔萧山机场,搭乘6点50分飞往天津的航班,8点55分抵达天津机场,随后开上在机场地库停放三天的车前往公司。
每个周五再从天津回杭州陪伴家人。如此“跨省上班”让他每个月的机票费用就要4000多元。他在杭州某个论坛上被称为“上下班最远的距离”的人。他上有一对父母,下有一双儿女。原本妻子孩子也在天津,但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决定让妻子带孩子回到杭州。
有人会说,愿意一直在天津肯定是高薪。其实也不是因为高薪,只是在天津十多年,如果要放弃天津的一切回到杭州,放弃的成本太高,用他的话说“已经输不起了”,上有老、下有小,左边事业、右边家庭只能四面八方小心翼翼地托举着。中年人的每一天,都在走平衡木。
他在帖子里说“80后这几年逐渐被90后取代,家底又没有70后扎实,拼劲和体力渐渐被90后超越,想想再两年就到不惑之年,心里真是慌呀,再咬牙坚持吧。”
他的话,我深深理解。在一个地方久了,要离开不只是改变习惯,更要放弃原本积累多年的资本。在如今飘摇的形势下,80后本就家底不厚、上有老下有小,背负贷款,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确实“输不起”。
这是徐旭峰最遥远的回家路,是无奈艰辛的路。但同时,也是一条温暖充满希望的路。
珍贵的代际扶持
苏杭间的高铁要一个多小时,我只能带好口罩、手套、密密实实地包裹自己。疫情之下最好减免流动,倒不是说工作缺不了谁,只是经济形势太差,谁也不敢请假。一半因为疫情,一半因为经济,每个人都活得更加小心翼翼了。
这些年作为“跨省工作”一族,我最感谢老人对孙辈的照看付出。是他们的无私,让子女们能在职场上心无挂碍。我在上海有一个来自首尔的女性朋友,她的工作很好,在复旦读MBA。前不久被隔离在了公司大楼。
她没有男朋友,一直很想嫁在上海,因为对我们“中国式父母”非常感动——中国父母帮子女带孩子。她曾告诉我:“在韩国,我结婚后只能辞职,生孩子后自己一个人带孩子。”“那你爸妈呢?他们退休后干嘛?”“退休了,他们要环游世界,上老年大学。不会帮子女带孩子的。”
我听后,哑然了。曾经认为的理所应当,原来根本不是!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这些曾自认压力最大的80后,其实享用了父母最多、最无私的爱和牺牲。
我曾经以为婚姻、生育孩子是出自于责任和爱,可链条上的女人告诉我有些并不是;我曾经以为和平是正常的,战争只是历史,但俄乌告诉我并不是;我曾经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公司会越做越大,但当下的形势告诉我并不是。
我们习以为常的,并不理所当然!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安全、健康、经济增长、父母的扶持都是如此珍贵,背后都是负重付出,没有一样理所当然。
曾经微信上流行过一篇鸡汤文,作者到了欧美哪个民风淳朴的小镇,那里的人们宁可放弃高薪也要和家人一起生活。作者反思说我们中国人只爱赚钱,轻视家庭的陪伴。
这种鸡汤观点毫无逻辑。中国人爱赚钱,大概是事实。因为钱能购买更好的资源、服务和支持。但购买这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家庭,为老人、伴侣、下一代。为了父母晚年有更好的医疗、子女有更好的教育、为自己反而没想那么多。家里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上努力尽责、使出全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就像《人世间》里的故事,时代巨变,家庭更加是基石,上一代牺牲、下一代感恩。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家。
每一代人都在做好下一代人的“人梯”, 付出所有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每个“下一代”也深知感恩,在父母年迈之时用尽全力孝顺反哺他们!
疫情下,我们每周走着遥远的回家路,但也是最光明最温暖的路!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