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大鱼展翅。”近日,由郭吉勇导演、著名青年舞蹈家张娅姝主演的水下舞蹈《鲲》亮相江苏卫视晚会,并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友惊喜地发现,这支舞蹈“神还原”了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的场景,“人鱼共舞”震撼人心。
10月26日,郭吉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鲲》从创意到拍摄历时3个月。为了呈现唯美大气的视觉效果,团队用重达10吨的物块在水下1:1搭建了《大鱼海棠》中的“神之围楼”;仅“漫天花海”的一幕,就花了两天左右拍摄,使用了1万朵海棠花道具。“我希望把这些美景传达出来,让大家关注到我们的海洋,能够去保护我们的海洋。”
水下舞蹈《鲲》用“漫天花海”呈现电影《大鱼海棠》的意境。
万朵海棠制造“漫天花海”,水下1:1还原客家土楼
“传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南海有棠,其名为椿……”2016年,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公映,讲述了居住在“神之围楼”中的少女“椿”,和灵魂变成鱼的男孩“鲲”之间的奇幻故事,周深演唱的主题曲《大鱼》随之广为流传。这一次,郭吉勇决定用水下舞蹈的形式,还原他心中的“国漫之光”。
“水中拍摄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提供的环境是陆地上没有办法实现的,因为水有浮力,可以把唯美和飘逸更好地展现出来。”郭吉勇告诉南都记者,“‘漫天花海’的形成,无疑是对这种魅力的最好呈现,也让观众的关注点集中在舞蹈本身,而非特效的加持。”
郭吉勇。
电影《大鱼海棠》中,“海棠花开,大鱼归来”的唯美画面,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为了淋漓尽致地传递出这种美感,拍摄团队用了1万朵海棠花道具同时下水,每拍完一遍,又要重新捡回来。郭吉勇说,仅这一个场景,就拍了两天左右。
同样令人惊叹的,还有水下的那座“神之围楼”,1:1搭建了影片原场景,甚至能容许舞者自由穿行其间。
“神之围楼”取意自中国客家土楼,这是一种坚固的单体式建筑。郭吉勇介绍,为了在水下影棚中建造这个“半开放式”、规模可观的道具,工作人员花了3个月,使用的铁质物块重达10吨,需要先把它们放入水底,再像“搭积木一样”完美拼接。
“无缝衔接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他告诉南都记者。特别是拼到最后时,如果还要调整,那么前面搭建的物块也要随之进行微调,置景团队非常辛苦,数次出现手被铁块划伤的情形。
舞者闭气演绎“人鱼共舞”,新作打造冬奥主题
在郭吉勇团队看来,水下舞蹈首先是舞蹈,演员的功力尤为重要。在今年河南卫视大火出圈的《端午奇妙游》中,郭吉勇与舞者何灏浩合作打造了《洛神水赋》;这一次,他将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张娅姝打造成了少女“椿”的化身。
舞者张娅姝在1:1搭建的“水下围楼”中穿行。
在《鲲》这支舞蹈中,张娅姝在水下完成了踹燕、单腿挂、拉拉提、直体挺身后空翻等专业舞蹈动作,闭气时间甚至长达1分钟。在演员能力的支撑下,整段拍摄也使用了大量长镜头,以求更好的拍摄质量。
舞者在水下听不见音乐,如何指导她配合镜头?郭吉勇向南都记者介绍,创排过程中,首先会由张娅姝在陆地上排出舞段,水下拍摄团队再来进行动作编排和镜头设计。此前,双方合作过水下舞蹈《红》,如今已经十分默契。而《鲲》中有一段“人鱼共舞”的画面,则是让特效制作团队也加入“群聊”,提前将动作、角度和景别全部敲定,拍摄时,团队指导舞者进行精准的无实物表演,后期进行CG合成。“椿”与“鲲”的互动,也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节目面世后,果不其然,在网络获得热烈反响。郭吉勇说,希望可以通过这个作品,向公众倡导环保的理念,引领他们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福建泉州,在宋元时代曾为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如今则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通过大鱼、海洋、客家土楼这些元素的运用,主创团队也想阐释对于海洋的向往和追求,抒写人类共同的“海洋梦”。
从2018年郭吉勇辞职、全身心投入水下拍摄至今,他的团队已经从最初的3个人扩充到了40多人。他告诉南都记者,一开始选择这份职业“可能就是出于喜欢、被海里的景象所震撼”,如今觉得更有责任引领大家关注海洋、保护海洋。
接下来,郭吉勇还会有一个水下作品和一个陆地作品,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据他透露,其中的水下作品会结合中国围棋,继续弘扬国风和中国传统文化,而陆地作品将以滑雪为主题,契合明年的北京冬奥盛会。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实习生 张晨旸 南都记者 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