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若燕GPLP
很多人根本不记得这部电影的存在。
2016年7月末上映的《封神传奇》改编自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讲述了上晚期姜子牙带领异族群众协助武王伐州的故事。
由中国星电影有限公司和博纳影业集团联合出品,由许安、杨龙澄联合执导,由中国星集团老板向华强担任制片人,李连杰、范冰冰、黄晓明、Angelababy、古天乐、梁家辉、向佐、文章、许晴等出演 。不过这个电影号称电影史上最典型的“披着华丽外衣的低质品”,当然昭示了中国电影的乱象。
《封神传奇》的制作传奇
这部电影据披露,该影片的制作成本为5亿元,采用了几乎与好莱坞媲美的特效,整个制作过程中采用了超过2200个视效镜头,画面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剧组为雷震子设计翅膀时运用了仿生学,研究了众多鸟类和昆虫以及哺乳动物的手爪骨骼、膜翼结构。为了能更好的呈现效果,剧组还绘制了整套电影分镜,然后又与动画师一起做了非常仔细的视觉预览。
如此集高超技术、强大的明星阵容的电影,想必定是受观众、媒体追捧的!然而,该片的票房只有2.84亿元,豆瓣网的评分从3.9分一直跌到2.9分!
对于这部电影,媒体的评价如下:
凤凰娱乐评:该片集齐了一切观众能想到的电影元素,中式神话、西方魔幻、喜剧、爱情、动作、怪兽、惊悚等等,一部电影居然能杂糅这么多元素,槽点满满很难说到底像什么,且演员的演技,浮夸的像在演舞台剧。该片特效网游水平,特别是申公豹的坐骑,挺像回事儿的。
电影网评:《封神传奇》创作者审美过于单一和狭窄,造型色调绝大部分都是黄色的,黄色的沙漠、黄色的铠甲、黄色的王宫和黄色的范冰冰。该片的技术虽然值得肯定,但创作者忽略的问题在于,一个东方式的故事,是否应该用西方的视觉风格来呈现。《封神传奇》只是被当做了一场资本捞钱游戏,而不是一种文化商品。所以,丝毫不顾及史实和文化感,而只是在历史传说的基础之上,另起炉灶肆意改造,最终让该片不伦不类。
该剧投入如此巨大,为何会导致这个意外结果?
显然,究其本质,电影被商业绑架了!
看完全片,几乎所有观众会恍然大悟,原来《封神传奇》的第一男主,不是姜子牙、不是姬发,更不是纣王,而是雷震子!而雷震子的扮演者向佐正是制片人、香港娱乐大佬向华强的儿子。内容不尊重原著,影片浮夸至极,这完全是一场用钱堆起来的闹剧!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本就是制片人主导,最后亏的最多的应该也是他,有钱的任性!然而,GPLP君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制片人不懂电影、或者目的不纯,却来操纵整个电影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用钱上位的潜规则见怪不怪。
试想,在这样的一个圈子里,圈外的投资人又怎么能放心把钱投进去呢?当然投资人钱不进来,好的电影作品更何从谈起。
恶性循环之下,中国电影投资的根本问题可以总结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乏专业的电影素养和运作能力。中国的电影怎么能够有好的作品?
融资方式决定电影的制作水平
某种程度而言,好的融资方式可以提升电影的制作水平。
因此,或许,好莱坞的融资方式可以借鉴:
1、电影公司带动电影投资。
好莱坞的六大电影公司均隶属于市值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上市娱乐媒体集团,包括康卡斯特集团(环球影业)、21世纪福克斯集团(21世纪福克斯影业)、索尼集团(索尼影业)、维亚康母集团(派拉蒙影业)、时代华纳集团(华纳兄弟影业)、迪斯尼集团(迪斯尼)。除此以外,狮门影业等独立电影公司,Regal、AMC、Cinemark、IMAX等电影院线也都是上市企业。
中国的电影行业也需要上市公司的整合并购,而不是盲目资本重组。
2、银行贷款的推行。
美国好莱坞火爆全球的背后则是得益于美国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多样的金融产品,比如JP摩根、帝国银行、城市国民银行等愿意给电影公司提供贷款,当然其贷款过程当中同样需要担保品,比如以海外预售合同为主的发行合同(发行渠道的版权)、电影公司拥有的片库(片库价值以DVD销售实现)、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品牌(如《暮光之城》为顶峰影业融得了8亿美元的贷款)等等。
这在中国依旧处于不断完善当中。
3、完片担保的推广。
电影行业最大的风险在于影片无法按时按预算完成,于是好莱坞发展出了一套完片担保制度,由担保方监督电影从拍摄到发行全过程以保证电影按照规定时间和预算完成发行。同时,担保方承担影片不能如期发行或者超过预算的兜底责任。
4、风投资金的多源化和专业化。
风投资金可广泛包括专门的电影产业投资公司、风投集团、个人投资者等。美林公司和摩根大通等投行就有专门的电影投资部门。由于投资电影能避税,所以很多资本大鳄,如甲骨文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微软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和联邦快递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等都曾参与电影投资。
考虑到电影运作的专业化、个性化,和较高的市场风险,除了电影公司外,风投或许是最能灵活匹配上的资金。目前已经有专门投资影视的基金,如微影资本,中国文化产业基金等。预测未来,专业投资电影领域的风投会越来越多。
5、拼盘投资。
电影拼盘投资是指由一家银行或投资公司建立起一支电影基金,投入到某个特定制片机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较多数量的电影项目,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一般投资项目会涉及10-30部电影,投资额度在10%-50%之间。这种投资方式于2004年左右兴起,由瑞恩·卡瓦劳格成立的相对论传媒公司开创,随后被华尔街的各种基金以及主要的投行(如美林、雷曼兄弟等)广泛采用,甚至催生了一批有实力的独立制片人。2008年金融危机时受到冲击后,近几年又开始兴起。几乎所有的好莱坞大公司(除了迪斯尼坚持用自有资金外)都曾签署过拼盘融资协议,如今印度、阿联酋、中国等市场等资本开始以这种形式投资好莱坞电影。
6、多元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运用。
在好莱坞,可转债(在还款义务没有按期完成的情形下,借贷者有权利将债务转换为股份)等产品模式也是常见。这种融资方式获得的资金,在借贷者的财报上,可被处理为权益资本而非负债,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从而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亲睐。
在中国,可以开发出预售合同质押融资、可转债发行、金融衍生工具(期货、期权等)等产品,极大扩充资金来源,并且有效对冲风险。
7、创新的、个性化的融资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众筹近年来成为好莱坞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投资门槛低,且可帮助正在开发的产品进行提前预热和粉丝传播,知名的众筹平台有Indiegogo和Kickstarter。据统计,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有近100部电影来自于Kickstarter上的众筹作品。不过,众筹者基本只能获取一些诸如电影票、DVD、签名海报、探班等形式的回报,更多像是一种“粉丝经济”,且受制于有限的融资额度,更适合低成本电影。
8、多元回收渠道的建立。
将电影的预期收入分布在两块,电影票房收入和电影衍生品开发收入。事实上,好莱坞电影的播映收入只是其经济价值的一小部分(大概1/3),其更大的收入来自于电影的特许经营商品,这是指电影版权拥有者授权某一领域的商家生产的基于电影主题元素的商品。
9、政策红利的挖掘。
如今,很多城市为了提高GDP收入,美化城市名片等考虑,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就像美国不同州有自己的税收减免政策一样,以吸引电影的拍摄。
在中国各个城市如今也推出了该政策:
上海推出“支持广播影视技术领域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青岛市影视产业发展基金推出“境外影视作品与境内影视作品实行不同的补贴基准,对不同的补贴基准实行不同的现金补贴率。单部作品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2亿元人民币。年度制作成本补贴的拨付总额不得超过当年度出资各方的出资总额”的补贴政策。
……
依托中国广大的内需市场,相信尚处于少年时期的中国电影产业会迎来蓬勃发展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