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粘着书怪人
1990年,拍摄了36岁的伊恩《推手》,这是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由此开始了灿烂的导演生涯。
李安是个不世出的天才,是个真正懂得厚积薄发的人。他的阅读,他的思考,他的细腻,最终成就了他。
他的电影,从来都是不缓不慢地讲着生活的哲学。他喜欢将中国人置身于西方世界,当文化产生冲突时,问题才会暴露得更加明显。
关于家庭题材的电影,没有谁比李安做得更好,他的“家庭三部曲”,至今无人出其右。不仅因为他平缓的电影艺术,更是因为他讲述了国人从不愿提及的隐痛。
他让那些中国家庭习以为常的事情,变得格外尖锐。他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中国家庭从来不缺关爱,而是缺乏对个体的尊重
小时候,父母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等孩子长大了,父母变成了孩子的孩子,孩子又会对父母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是啊,这份“为你好”的心毫无虚假,只是从不善于表达,中国人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庭的爱,可换来的往往是争吵,是不理解,是“你别管我!”
为什么爱会招致反感?为什么明明对你那么好,你还不领情?
李安在《推手》中给出了答案。
在电影中,老朱是个太极拳教授,退休后到美国和儿子同住。儿子晓生想让父亲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履行自己的孝道。
可他没想到妻子会对父亲的到来异常反感。
妻子是个美国姑娘,每天宅在家里写小说,老朱因为不认识路,每天宅在家里打太极。因为沟通的障碍,思维方式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因为那份来自心底的不接受,让两个人绝无共存的可能。
晓生尽力维持父亲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希望构建一个爷孙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可一个传统家庭哪有那么容易呀!
无论怎样,你都无法否认,传统家庭是要牺牲个体的。总有一方要彻底妥协,完全遵循另一方的生活法则,才不至于频频争吵。
中国人习惯了妥协,习惯了隐忍,习惯了压抑下的平和。这些,如果放在一个西方家庭,放在一个追求自我的国度里面,将绝无可能。
老朱提出让儿子给他租个房子,他自己搬出去住,偶尔回来看看孙子,这样挺好。晓生不同意,他受到的教育不允许他这样做,孝道也绝不是将父亲推之门外。
可继续生活下去,只会有无穷无尽的矛盾。让人痛苦的不是今天的激烈争吵,而是明天,后天,这样的争吵随时都会发生。
面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晓生痛苦得近乎绝望。他终于决定让父亲单过,可他又不放心老头子一个人。正好,老朱对陈太太一直有好感,陈太太和老朱也很聊得来。
于是晓生和陈太的女儿串通好,两家人约出来一起玩儿,好撮合两个人。他们故意扔下俩老人,好让他们沟通沟通感情。
谁知陈太哭了起来,她说两个孩子分明是串通好的,当我不知道?咱们都一大半年纪了,让两个孩子摆布,这算什么嘛!
老朱这时终于明白,儿子的有意撮合,证明了儿子已经决定分开过了。他决定离开家独自生活,好让儿子的小家过得更幸福。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家庭问题,父辈和子辈的生活矛盾嘛,只是把它放在了西方世界里。晓生一心想尽孝道,这没有错。老朱为了儿子的幸福而离家单过,这也没有错。这一切都是源于父子之间的爱,可这份爱,是有问题的。
晓生想让父亲在自己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可他从未问过父亲是否住得惯。他拒绝了父亲租房子单过的请求,那有悖自己的对孝道的理解,可他没有考虑如果换个环境,父亲会不会更开心。
他让父亲强行在自己的安排生活,却以为那是自己对父亲的爱。就像儿时强行按照父母的方式生活一样。
爱的前提不是“我为你好”,爱的前提是尊重。
尊重,是首先考虑对方的需求。而“我为你好”,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那不是爱,是自以为是的爱。
父母与子女的各自安好,是一种觉悟
马尔克斯说:安度晚年的秘诀是,和孤独签下一份体面的协议。
很多人宁愿在热闹中忍受屈辱,也不愿在孤独中保留体面。
孤独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人们奋力挣扎,想要摆脱孤独,却都不可逆转地陷入孤独之中。敢于面对孤独,是一种勇气。如何面对孤独,是一种智慧。
就在老朱离开儿子以后,他独自住在一间昏暗狭小的房间里,他找到一份中餐馆刷盘子的工作,十分辛苦,十分窘迫。
晓生四处寻找父亲无果,这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了父亲。原来,老朱和中餐馆的老板发生争执,太极拳教授嘛,十几个警察都打不过老朱,这才上了新闻。
晓生闻讯赶来,抱着父亲痛哭,埋怨自己无法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
在中国,父母喜欢插手子女的人生。在这部电影里,儿子插手了父亲的人生。在这件事上,国人缺少一种各自安好的觉悟。
在电影的最后,李安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真正和谐的相处,是各自安好,偶尔小聚,心怀挂念,互不打扰。
最后我想说:
孩子从来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梦想,有和上一辈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你看不惯的,只是你不理解罢了。
而对于老去的父母,子女同样不该随意支配他的余生。或许,老人还有自己的追求,还有未完成的梦想,还有想要寻找的爱情。
父辈与子辈的关系,正像是太极拳中的推手。
何为推手呢,刚柔并济,舍己从人,这是生活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