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的一个晚上,美术教师赵龙即将面临重要处境。
他在监督学生晚自习的无聊间隙,画下了一幅矿泉水瓶的3D画。学生们一眼看去,以为是真的瓶装水。赵龙顺手将这幅作品,发到了彼时还几乎没有粉丝的抖音账号上。仅仅一夜过后,打开手机的他被吓了一跳——视频竟有了1000多万播放,70多万点赞,互动区的评论多到刷不完。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他躺在床上不停地刷着手机。心里那个从未找到过的目标,终于逐渐明确。
彼时,赵龙的主业是长春一所艺考培训机构的美术老师。他不算快乐,日复一日画着最基础的苹果和立方体。赵龙一直在寻找自己喜欢什么。他年轻时端过盘子,做过服务员,也写散文和小说,自己录制音频节目。他发现,与别人分享内心想法令自己兴奋,但究竟想要什么,依旧是模糊的。
直到抖音出现,短视频接连爆火。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轨迹险些错位——画画是他擅长的表达工具,他真正热爱的是创意。
现在,一度平凡的赵龙变成了抖音上粉丝近900万,获赞1.3亿的灵魂画手“@ 司氏砸缸”。他终于不再缺乏表达的出口。
“画的比我好的人有太多,为何是我想出来这些”
抖音中,赵龙的世界基本被绘画充满。只是和那些专注于画作,安静运笔的人不同,他的绘画生活中更多体现着幽默与惊喜。
有粉丝评论,“真不知道你的画室里到底有啥是真的。”赵龙擅长3D画,特点是远看栩栩如生,足已以假乱真。
他将画室里的种种道具都用画作替换——在视频中,一位学生拿起拖把准备扫除,却发现拖布竟然是一张画纸;有人为平板电脑插上电源,屏幕却迟迟没有亮起,原来屏保也是假的;还有一脚踩空的鞋子和方便面上泛着油光的“纸质”烤肠,发现的人往往被逗得哈哈大笑——这些东西都被抖音上的“司氏砸缸”都被替换成了“赝品”。
大部分创意都来自于他的生活,“用绘画的方式去发现和呈现生活中本该有的幽默。”他经常拍摄画室里学生与他的斗智斗勇,比如有男生在画板背面画上一只假手,实际却躲在后面玩手机的剧情,都是被这群“熊孩子”气着时想到的。
赵龙后来还发现,类似纪实的内容更被网友欢迎,便很快为短视频增添了更多情节,以偷拍实况的方式运用镜头。这些作品中,调皮的学生们比之前较之以前更“变本加厉”,将教室的黑板、插座、监控器都用3D画替换,许久才发觉被骗的女老师会在恼火中咆哮,浓厚的反差将喜剧效果成倍放大。其中,最热门的一则作品单点赞便超过400万。
“学绘画的人大多机敏、幽默。”他自己的抖音介绍是“搞笑灵魂画手”,说自己不一定是画师中技术最好的,但希望是其中最幽默、有趣的,也想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爱上绘画。
赵龙一直在找寻着用画画表达创意的新奇点子。2019年初,他发现国外有网红试着用钉子代替笔触作画,继而想到能否用中国特有的元素——汉字达到更好的效果。他招牌的“万字画”由此诞生了。刚开始,只是一副普通的人物素描里包含着几个主人公的名字;伴随着技艺日臻成熟,画中的名字越写越多,越来越密,他开始不再需要提前勾画轮廓,直接用上万个名字就可以画出一幅人物肖像。
半年后,赵龙运用起“万字画”已得心应手,他创作了当红男演员李现的“万字画”,作品在抖音的播放量很快突破1亿,还得到人民日报的点赞和转发。
“画的比我好的人有太多,为何是我想出来这些?”视频在抖音上走红后,“赵龙”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3D写实画在外人来看逼真,但赵龙觉得难度并不高,“万字画”背后运用的,也是绘画领域常用的“点绘法”。但他发现,自己和身边很多画师的确不同,学习美术20余年,除了钻研技巧,他更喜欢将自己关在屋里,脑子飞转只为想出更好的创意。
“我喜欢的不只是画画,更多是表达”
赵龙一度以为,自己热爱的就只是画画。
刚进艺术学校时,赵龙便感到兴奋。小学初中时的他孤僻、胆小,不愿和人说话。在新的学校,他发现学美术的同学们大多机敏、张扬、热情洋溢。大家平时坐在操场的草皮上写生,画彼此的肖像。他迅速地爱上这种感觉,变得开朗,好像找到了自己。
课堂上,有一门课是专门讲述创意的,教学生打开思维、无限遐想。“比如你在悬崖的一侧,没有桥,怎么去对岸?是闻着对面漂来的气味飞过去,还是脚踩着自己的影子跨过去?”回忆起这些,赵龙至今难以忘怀,“再无厘头的想法都会被鼓励,画出来,给大家看。”
赵龙喜欢创意,从高中到大学,他逐渐痴迷于纯写实的3D画法,但在主流的“学院派”审美中,这被同学们认为“怪异”,时不时给予冷嘲热讽。类似感受在毕业后达到巅峰,陷入低谷的他,一度在餐厅打工,一月只赚800块,“名字都没有了,只有一个代号‘009’,更没有目标。”
赵龙开始思索:美术一度为他带来了很多。那为何此刻的自己不再开心?
即使后来重拾本行,回到美术教师领域,困扰依旧萦绕在心头。新学校的领导欣赏赵龙。因为他幽默,擅长与学生沟通,总能用几句话就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他还喜欢在网上琢磨新鲜的东西,对于那些来试课的家庭,他几下画出一个以假乱真的3D水杯,或者用丝线代替画笔作出一幅画,都能迅速吸引对方的好感。
授课时,他也总是喜欢绞尽脑汁,想一些创意的方式,来让课堂和知识的传授变得更有趣,更易于接受。“现在想想,画面、声音、视频、影像、创意,所有这些我都充满了兴趣。”他顿了顿,“身体里好像有无穷的表达欲望。”
那条几乎可以说是改变他人生的矿泉水瓶短视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当赵龙接触抖音,变成“司氏砸缸”,答案浮出水面。他从美术那里获益良多,得到了表达的工具。但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要在更广阔的互联网世界才能实现。那些一度借助绘画抒发的创意与表达欲,终于有了更直接发挥的渠道。
“我喜欢的其实不只是画画,更多的是借着绘画去表达。”对赵龙而言,绘画是途径和手段,不是最终目的,他终于重新找回了热爱。
“做真正喜欢的事,根本不觉得辛苦”
距离第一则短视频爆火已过去近两年,如今再回看那则作品,“赵龙”会不好意思地笑笑,“粗糙,纯粹是无心插柳。”
为了让绘画和创作更真实,如今,他的每一则短视频的制作大概都需要3天时间,道具要亲笔画出来,很多细节要重复拍摄上十几遍。15秒钟成片的剪辑需要2至3小时,有时恰巧遇上吃饭时间,他拒绝从屋里出来,一定要先将片子剪完。“很神奇的状态。”
去年爆火的“万字画”,每幅类似的肖像,都需要大概一万个重复的人名构成,它们需要组合排列,每一个字的轻重都有讲究,赵龙的脸大多时候必须紧贴画板,双目凝神。这令他往往在画作进行到一半时,便会产生强烈的眩晕感,眼前的名字也会看起来越发陌生。这时的他必须拿出手机和辞典,在创作的后半段反复确认自己有没有写错汉字。
今年春天的疫情期间,赵龙还应景创作了一组“美术生上网课”的视频。作品中,网课中的美术生会画下虚假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挂在面前,掩护自己睡觉、听歌、吃泡面等种种小动作,直到老师和家长合力才能破解骗局。
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背后,视频的录制并不简单。单单是“吃泡面”的一期便反复拍摄了15遍。尽管视频中看着轻松,但实际上画出的“假嘴”要看着自然,需要光影与角度的精密配合,“绝不能让粉丝看出破绽。如果有瑕疵,粉丝觉得不真实,那就完了。”
从下午4点开始,“赵龙”为了这段15秒的视频忙活到夜里9点多。期间,他的爱人躲在镜头旁边扶着画好的假嘴,老丈人则始终举着伞遮挡过强的光线。拍到最后,老人实在不耐烦了,“就这么点东西,这么久还没弄完?!”
“真的花了很多精力。”赵龙不好意思地笑了,“可做真正喜欢的事,根本不觉得辛苦。”
赵龙还在想着取得下一步突破的办法,如何用擅长的绘画去表达更多。“坚持自己喜欢的,一定能得到一些东西。”这一经验来自于过去的自己。他曾经纯粹将短视频当作休闲的爱好,却因此找到了自己20多年来寻而不得的目标,“不管怎么说,我已经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