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前几天,同学聚会,朋友带着她的儿子一起过来了。
孩子今年两岁半,吃饭的时候,比较哭闹,最后还把汤汁洒到了朋友的外套上。
朋友气的大吼大叫,还狠狠打了孩子的手掌心。
令人心疼的是,小朋友一边撕心裂肺的哭,还一边伸着手求抱抱。
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妈妈都已经这样对他了,他为什么还要追着妈妈?
因为他们只有妈妈,没有别人可以依赖。
孩子3岁以前,是最缺乏感情感的阶段,他们只会从抚养者也就是爸爸妈妈那寻找安全感。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妈妈在街头怒骂孩子,越是让他滚开,他越是跟着你;
爸妈骂的越凶,孩子越是哭着求着要抱抱;
因为他们没有别人可以信任,可以依赖。
甚至他们会自责,自责自己为什么又把妈妈弄得不温柔,为什么妈妈变得像另一个人。
这种不安的情绪,让他们只能更加的靠近我们,更加的向我们示好。
最怕是有的父母们还会以此为傲,觉得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变得乖巧懂事,敢于认错。
▶01 经常挨骂的孩子,会出现的5种可怕心理
①逃避责任,撒谎
丁点儿大的孩子们,他们没有那么自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肢体,有时候会不小心打碎碗筷,会把饭汤洒出来,会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犯错是难免的事情。
当孩子每做错一件事,家长都要狠狠责骂时,他们会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责罚,选择用撒谎的方式来掩盖错误的真相,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变得逃避责任和撒谎成性。
②性格怪癖
棍棒、责骂、否定式教育,对我们一个成年人来说都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孩子也是一样。
父母骂的多了,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他们害怕犯错,对人对事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可能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情绪失控时的话语有多么伤害孩子,“没用”、“废物”、“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看,别人家孩子”……这些话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变得自卑而孤僻,甚至自暴自弃。
③脾气暴躁
模仿时孩子的天性,当父母习惯性大声吼孩子,孩子在外面和别人产生矛盾时就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脾气也会更加暴躁。
这会使他没有人缘,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会很孤寂,他也会带着这种情绪进入到以后的家庭,会继续去吼自己的孩子,进行重复性创伤。
④喜怒无常
很多家长在管教完孩子后,又会为自己的粗暴行为感到内疚,所以会在事后进行弥补,比如物质玩具方面的奖励,带孩子出门去玩耍,接下来的几天变得特别温柔等等,孩子就会对家长的行为感到非常奇怪,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绪也会变的喜怒无常。
⑤精神高度紧张
父母与孩子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完成家长的既定目标,没有完成就会责骂孩子。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做事情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02 孩子犯错时,4种正确教育方式
我们最常恼火的是孩子不听话,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认真听一下孩子的想法,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为什么这么着迷,真正理解了他的内心感受,也许你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
当然有时候,孩子的调皮让人束手无措,很难忍住不发火。那么,教育孩子时,就要注意以下4点:
①批评孩子要降低声调。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
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时,尽量降低语调,情绪平稳,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有效沟通,也可以抵消孩子的叛逆抵触心理,而且会教会孩子在生气时也保持平稳的语气,控制自己的情绪。
②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效果会很好。
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去取代“你是不是没脑子,这种错误还要犯”。这种表达方式刚开可能会不习惯,但多说几次,孩子就会慢慢明白你的意思。
不得不提杜江对嗯哼的教育。在之前引起大争论的“偷亲事件”上,杜江对嗯哼在性别意识上的引导就做得非常好。
第一次看见嗯哼亲了小泡芙,杜江第一反应是制止。
他没有很严厉的责骂孩子,而是认真的询问了小泡芙的感受。对嗯哼严肃的强调:亲别人一定要先经过对方的同意!
第二次,当嗯哼在众人面前一把抱住小泡芙的时候,杜江也是赶紧制止了儿子的行为。
但是他没有在众人观影的过程中指责嗯哼,而是选择回去私下教育嗯哼。
于是在后面的节目里,嗯哼对泡芙就“收敛”了许多,会提前询问:“你需要吗?”。
如果杜江只是粗暴的教训儿子一顿,那么嗯哼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小孩子的世界是单纯懵懂的,需要父母一点点去引导完善。
③把你的期望解释给他们听。
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警告如果违反的后果将是什么。
你要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需大声威胁。
④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心。
就事论事,不要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爸爸妈妈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最后,家长要记住,管教孩子,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
神经学上,要改变一个行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要的行为去取代你不要的行为。
好比不要孩子吃糖,就请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准他吃。 孩子们的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最劲爆文
换个洗发水,女友就发现我出轨了!第六感其实都来自罗卡定律
38岁霍思燕被嗯哼宠成了公主,教科书般的教育,只需要这三招
分析别人头头是道,轮到自己一塌糊涂——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
职场上,70%的成功人士都有的特质,却被所有人视为怪癖
章子怡二胎7个月116斤赵丽颖怀孕劈叉,这个更狠生完7小时穿高跟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