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微信朋友圈横行不实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认真地摆弄文字了。
怀念从前,怀念那些有镂空感的文字岁月。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从前慢》
内秀于心,藏拙其外
朋友圈和抖音取代了一切,晒照片、聊心情,仿佛人人都成了美食家、旅行家、思想家。
诚然,与时俱进、与科技同进步没什么不好。百花齐放的时代,需要多元的表达,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鲜明的个性。
但总感觉多了一些浮夸,少了一些沉淀。也许,我就是这个时代的“老古董”。 衣食住行过于平庸,吃穿用度以及生活方式没什么值得晒的——
饿了,白菜土豆也能干掉两碗米饭;
(敢问晒在朋友圈里的花里胡哨的伪西餐、亦或色彩鲜艳的美食,除了好看或者有高级感以外真的是发自肺腑的喜欢么?)
出行,没有豪车;
(我是车迷见到好车也会心生欢喜,但是,一些人把不属于自己的车子也有意无意的在晒来晒去有意义吗?)
景色,经常出差缘故顺便也会照下一些,但提不起晒的兴趣;
(美景人人爱,但其实手机无论是照人还是照景的效果都不比单反,年少多金、岁月静好的模式靠手机不太好展现!)
并非嫉妒或讽刺谁,更不是反对互联网时代的分享精神。只是私以为 分享应该有价值,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应该是一种情难自禁的表达。就个人主观言之,是闭塞了些,可能是小时候“一嘚瑟就挨揍”留下的后遗症——80年代初的孩子被教育最多的就是少嘚瑟,即使那时候的电影都在传播这样的价值观—— “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以后拉清单”、“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当然,也有情难自禁想要表达的时候,比如遇到自我感觉味道特牛X的食物,却又感觉食物平常贻笑大方。我真心地举双手赞成发自内心的分享,更喜欢能直抵灵魂的思考,而不是浮于表面为了分享、获得点赞、满足虚荣而分享。
虽然,于我而言较难,近些年深受禅宗影响,同样过于着相难以跳出,也明白人生在世滚滚红尘,吃喝享乐在所难免。但我深信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定数的,分享自己的福报是好的,但福报够吗?
百战归来仍少年
杂七杂八的扯远了。
近几年的生活和工作上还算安稳,见识耳闻、承压能力、意识形态也算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生活永远是这样,“一饮一啄,一得一失”,总觉得内心中真实的自己与现实渐行渐远。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
偶尔翻开一本旧日记,上面记载着曾经的自己对于爱好的定义:
喜欢能够触动心灵的文字,喜欢与好友相聚喝酒,喜欢篮球及运动。
如今,与这“老三样”彻底告别了。
触动心灵的文字偶尔会看见,但会迅速忘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至于好友与酒,应酬除外很多朋友早已各奔东西,远在天涯相聚难,偶尔相聚亦不如当年,因为不再年轻;
至于运动更少,每年买两张健身卡放进抽屉安慰下自己,最多散散步而已。
还有几分当年的样子?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
近些年全部的时光和心思花在了工作上。工作日每天都很紧凑饱和,休息日却不知道该干嘛。客户和同事挤满了通讯录,为数不多的陈年老友外,少有能够引起兴趣的事和人。
佛说,人与人相遇即是缘。“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过并非易事。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多少会有些口角和是非。又如何? 缘分在与不在,感情在与不在,曾经的美好在与不在,取决于是否珍惜。
懂了,自然风轻云淡。
人性最难捉摸。小时候以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其实,生活中对与错、是与非谁又能辩的明?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真正损害到自身利益时,内心马上冰冷无情自动打开厚黑学做好抵御攻击的状态。
看,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一半是佛一半是魔。
浮夸的分享也罢!
出走半生不见自己也罢!
半佛半魔的人性也罢!
不过众生相。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防御好最后的防线,坚守着一些值得坚守的东西。
立身之处即干城,身前一步不一定是荣耀,身后一步一定是家园。
无论世界多么喧嚣,无论别人多么辉煌,我永远需要一方净土为自己所留守,永远需要有一个精神家园为自己喝彩。这种意识形态下形成的我更希望是文字,仅仅为了直抒胸臆而畅快淋漓,为了缅怀逝去的情怀,为了追逐未来的自由,为了小众寂寥的“思考者”打造一个文字消遣之所。
即使无用也无所谓,自嗨也是一种快乐,能够在敲打文字中感受快乐就值了!
就我而言,所有净土仅这一角空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