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外媒称, 当嵇晓华最初创立果壳网时,他是在发起一场改革运动。由于对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和博客中常常充斥的迷信、谣言和假新闻忍无可忍,他希望为中国网民构建一个提供源于实践的、理性的、可证实的事实的场所。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13日报道,2007年从上海的名校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和一些朋友创建了一个民间科普组织。当时的初衷是寻找一个传播科学知识的讲坛。他说,该科普组织取名为“科学松鼠会”的意思是要“打开科学坚硬的外壳,剥出有营养的果仁”。最初的目标相当低调。
但在2010年,一切都改变了。总部位于上海的风险投资基金——挚信资本向科学松鼠会注入初创资金,科学松鼠会以果壳网的身份重新亮相。该网站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大的教育资源平台。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但是在一个狂热追求教育、国际交换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的国度,这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果壳网旗下最有意思的机构当数发展迅猛的MOOC学院(MOOC的英文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思是“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又称“慕课”)。该学院使中国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地感受外国大学的教育。
这些公开课为中国学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学生现在可以听哈佛大学的历史课、麻省理工学院关于机器学习的课以及莱顿大学的政治学课程。随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开展“慕课”试点,生活在首都以外的人也可以接触到中国精英院校的课程了。
哈佛大学开设了名为“ChinaX”的中国课系列,学习者众多。该系列共有10门课程,介绍了中国历史,配有中文字幕。ChinaX从2013年开始授课,对中国历史的一些敏感领域略有涉及。尽管如此,中国当局并未对它进行审查。
对一些中国使用者而言,“慕课”是可以让他们从一众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的额外资历——学习者可以花上约90美元拿到“慕课”证书,该证书正日益受到一些用人单位的认可。
对其他学习者而言,“慕课”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一剂解药。中国的教育体制使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广泛涉猎或是满足天马行空的好奇心。多数学习者都是为了学习专业技术和获取证书,但也有一些课程——比如历史课——可供怀有好奇心的学习者从教条和狭隘的应试教育体制中跳出来。
“慕课”还为经济能力较低的学生提供了接受外国教育的机会。嵇晓华说:“你需要的就是能上网的条件。”他说2014年“慕课”网站的点击量大增。
现年20岁的复旦大学学生冯芸芃(音)说,她从2014年1月开始听“慕课”,到现在为止听的课程五花八门,满足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其中几门课程有关诗词、GPS和谷歌地图以及科学数据等。
资料图片:嵇晓华
更多“慕课”相关新闻,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还有会员福利等着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