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经过一年的施工和配置,婴儿地震带573英寸香烟记录地震显示器投入试运行时,
573型烟记录地震监测仪工作原理是把一张图纸糊在滚筒上,然后拿到熏烟室,放在专用架子上旋转,用煤油灯均匀熏黑,这个过程一般3分钟完成,虽然烟熏火燎,但是,我们都非常专心和用心,每一张图纸能在仪器上运转12个小时,如果记录到典型远震、近震、地方震要随时下纸,再用配置好的酒精松香水洗一下,晾或吹干后,进行分析处理并速报。这台测震仪依靠滑轮在下面放置有六块秤砣,大约30公斤推动工作,每天早晚上下图纸后都要给它上足劲,否则秤砣落了地,仪器就停转了。图纸上黑白相间的脉动曲线,就像给人做的心电图,我们是给地球做心电图,每个年度能记录大于1.0级地震750余个,使用图纸1000余张,这阶段我们成功的处置速报了河北张北、辽宁岫岩等地震事件,观测资料质量四次获得全自治区前二名的好成绩。
1999年1月,阿旗地震局进行仪器改造,淘汰了573型烟记录地震监测仪,更换上自治区地震局无偿调拨的DD-1墨水记录测震仪,现代化程度向前迈进一大步,再也不用给推动钟上劲了,再也不用熏图洗图了,只要把图纸糊在滚筒上,放在仪器运转,记录笔就会划出脉动曲线,而且大大提高震情处置和速报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程序。这台仪器记录了2003年8月16日18时58分发生在阿旗与巴林左旗间的5.9级破坏地震,见证了阿旗地震局全体观测人员精益求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爱岗敬业,确保安全的精神境界。那时,我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夜以继日的监视余震序列,及时有效的为地震现场指挥部提供震情数据,受到地震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更是得到时任自治区代主席杨晶、自治区副主席郝益东和中国地震局领导李友博的高度赞扬。这之后,DD-1测震仪又捕捉到锡盟西乌旗5.9级地震等重大地震事件,我们的观测技术也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地震监测一线的骨干力量。
2004年国家实施地震观测技术数字化改造,阿旗地震局抢抓机遇,奋力争取,被列入改造台站行列,国家投入16.2万元,地方匹配10.8万元,历经三年建设改造,仪器设备采购组装调试,于2006年底开始试观测,2008年3月投入正是观测,DD-1测震仪退役,阿旗地震监测实现了现代化,震情处置速报实现了自动化,有地震发生就会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只要点击鼠标,地震的时间、空间、震级就确定出来,而且给出地图定位,更值得惊喜的是阿旗地震局的监测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赤峰市地震局可以同步接收,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无纸化工作,降低了差错率,缩短了速报时限,提高了监测效率。在2008年5月12日14是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时,警报的骤响,我们观测人员迅速集结观测室,开展分析定位,达到了高效有序,并且热情耐心的解答彼此起伏的群众电话询问,有效地消除了群众的恐惧心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现在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我们完全掌握了数字化操作规程和要领,应对震情,我们胜券在握。地震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但改变了监测手段创新,而且改善了工作环境和条件,阿旗地震局由在山上监测办公,整体迁移到新城区,是什么让我们地震局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改革开放,是科学技术得到重视和加强,回眸40年的沧桑巨变,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创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凝聚智慧和力量,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竭尽全力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地震安全,竭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地震安全,以只争朝夕的斗志,争取为党和人民多立新功,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