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2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何丰伦 梁舜)近日,网曝广西一高校发出“禁止一次性餐具打包”的严格规定,网络热炒这一规定侵犯了学生的“私人选择权”,同时由于禁止外卖导致“食堂爆满”。记者近日深入南宁学院采访发现,高峰时段食堂用餐秩序井然,校方表示“禁打包令”目的是要从细节着手,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禁打包令”引发网络热议
从12月1日开始,地处南宁市五象新区的南宁学院发出“禁打包令”:“对象是食堂打包和外卖派送,禁止使用一次性餐盒、塑料袋打包饭菜、粉、粥、面、汤等食物,自备非一次性器具打包以上食品,不在禁止之列。水果、袋装食品等普通食物也不在禁止之列。”
这一情况很快在网上传播,一些网友通过微信、微博发布的消息声称:“禁打包令”导致食堂爆满,南宁学院食堂被堵得水泄不通,超市泡面被哄抢,有的学生难耐拥挤,宁愿饿肚子。
“禁打包令”迅速引起网上热议,一些跟帖、自媒体人声称“这是学校用公权侵犯学生选择权”,“管理思维僵化”,“禁打包是为了维护学校食堂利益”。
记者暗访:食堂秩序井然,学生“自我调整”
13日,记者来到南宁学院,周围500米范围内找不到任何一个餐饮场所。门卫告诉记者,从学校大门出发,步行1个多小时,或者乘公交车20分钟,才能到达最近的邕宁镇中心市场,那里才有超市、餐馆、大排档。
下午5:00左右,记者从学校北门进入校园后,沿途十栋为学生宿舍楼,其中五栋的一楼配有便利店、甜品站等小商铺。宿舍楼南面便是学生食堂,共分为三层,一楼为品牌连锁快餐店,二楼为普通学生食堂及包厢,三楼为特色小炒区。
在30分钟时间里,记者上上下下转了5次,每层楼都没有看到“排长龙”的情况,更没有网上发帖者声称的“人满为患”。
大三学生赵冰冰说:“食堂服务是到位的,即便是晚上10点多之后也还能吃到宵夜。原来我们的生活很不规律,上午没课时习惯早上10点才去食堂吃早餐,中午在宿舍里叫外卖打包,晚餐再看具体的情况定。禁止打包的措施出来后,不少同学都自觉按时到食堂用餐,生活规律多了。”
记者在用餐高峰看到,没有任何人打包走出食堂。品牌“螺蛳粉”经营户张健说:“我们原来以为禁止打包会影响生意,过了几天就发现,食堂的人气反而更旺了,销售的粉饭比原来还多了些。”
学校解答:校风学风要从细节抓起
南宁学院办公室主任陈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禁打包令”直接目标是针对学校综合环境治理问题“出手”的。
南宁学院搬迁到五象新区8年时间,学生人数已经增长到16000多人,学校环境综合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学生宿舍出入口垃圾成堆,恶臭难闻,主要是因为剩菜剩饭等带汁废弃食品导致,与食品打包至学生宿舍直接相关;二是校园交通安全因外卖派送产生新的隐患,外卖派送员的电动自行车屡屡违规、超速行驶,对校园交通安全造成威胁;三是学生“足不出户”现象日益严重,没有课的学生窝在宿舍里吃饭。
陈铁说,学生靠外卖解决就餐问题,不利于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同时食品安全也存在风险。提供校园打包外卖的有校内的商家,也有校外摊点。有的摊点是没有任何卫生许可证的村民烧烤摊点,学校无法进行监管。
南宁学院提供的材料表明,为解决学校环境综合治理的问题,11月下旬,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3500多份在校学生的答卷显示:78%的学生认为目前校园打包现象严重,68%的学生认为打包行为造成了白色污染,60%的学生认为无法忍受打包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
南宁学院副校长陈雄章说:“学院要走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的发展道路,使用一次性餐具打包养懒了学生,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师生都不能容忍一次性餐具对校园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
南宁学院校长赖每说:“校风学风需要常抓不懈,不能培养‘不进图书馆’‘不上教室’‘不进体育场’的‘懒人’,校园‘禁打包令’只是我们常抓校风学风的措施之一。”
专家建议:学校应通过综合手段推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年从事高校后勤工作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闭彦龙认为,学生选择外卖打包在于自身“口味调换”的需求,学校在“禁打包令”出台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口味,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菜谱选择,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常年从事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汤志华认为:高等院校的学风、校风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禁打包令”可以视为学校不得已为之的做法,目标是从细节着手来改变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维护学校的综合环境。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褚添有认为,“禁打包令”之外,应该通过综合手段,来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多组织班集体、年级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创业大赛等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刺激学生走出宿舍、走进图书馆、走进运动场,尽早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