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记者 陶禹歌 通讯员 姜晨)日前,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开始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以一起真实案件为蓝本,讲述了徐峥饰演的程勇,为了解救众多因为买不起治疗白血病的天价药物的白血病人,不惜违背法律,走私印度仿制的廉价药从而拯救众多病人的故事。这部电影因为法律和情理之间的强烈冲突收获了大量眼泪和好评,同时也让白血病病人这一群体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一部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关怀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白血病药物高昂,普通患者难以承受的情况在现实中确实真实存在。不过,随着白血病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法上不断出现新的突破和进展,以及中国在药物研发以及白血病人保障方面不断出台新的支持法规,未来白血病人在治疗方面的压力将越来越小,也将有更多的医疗手段来得到保障。
电影中药品原型药有效治疗利率超90% 有患者服用后生存期可达20年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因为众多白血病患者买不起一款名为“格列宁”的天价药物,从而激发了主角程勇从印度冒险走私廉价仿制药。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围绕这款药物而展开的。这款名为“格列宁”的药物为何如此昂贵?对于白血病患者究竟有怎样的疗效?中国药科大学致力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陈亚东教授告诉记者,电影中“格列宁”的药物原型,实际上是一种叫做“格列卫”的药品,是由国际知名的医药巨头——瑞士诺华公司所生产的。“这种药于2001年上市,是一种里程碑式的新药物。”陈教授向记者透露,这种药是第一种通过靶向治疗方式,来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上市药物。所谓靶向治疗,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定点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相较于此前治疗方法中,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病变细胞和正常细胞,靶向治疗的副作用无疑更小。
“这种药物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一线治疗中的标准药物。”陈亚东告诉记者,这种药物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超过90%,甚至有些患者因为这种药物,其生存期可以达到20年,甚至还可以停药。正因为此,这种在上市的当年就获评世界十大科技突破,成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
客观规律致“格列卫”药价高昂 抗肿瘤药进口已实现零关税
不过,如电影中那样,“格列卫”在现实中同样高昂的售价,让不少患者倍感压力。电影中也提到来自多个国家的医生曾联名抗议“格列卫”昂贵的价格。在陈亚东教授看来,“格列卫”售价如此高昂,也是由于药物研发生产的特有规律而造成的。“在药物研发界有一个著名的‘双十定律’,即研发一种新药,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投入十亿美元的资金。不过近年来研发药物所需要的资金数目,已经远远超过十亿美元这个限度,有些药物的研发能达到26亿美元。”陈亚东告诉记者,药物研发实际上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即便花费了如此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有些药物也不一定能成功上市。以生产“格列卫”的诺华公司为例,1997年到2001年该公司投入了八百多亿美元来进行新药研发,但最终也只有21种药物成功上市。在这种客观规律下,这种药物的定价如此高昂,也并不是一件不合理的事。不过随着药物专利期的到期,这类药物的定价也会逐渐下降。
然而,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如此高昂的药价,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不光是中国,不少发达国家面对这种高昂的药价,同样也感到“压力山大”。不过好在今年起中国对进口的抗肿瘤药物实施了零关税政策,普通患者的压力无疑有了明显的减轻。
发病机理复杂致白血病药物研发困难重重 中国已出台法规助力原创药研发
在《我不是药神》中,一种来自印度的廉价仿制药,让不少没钱服用“格列宁”的病人看到了希望。不过,现如今中国也可以合法生产“格列卫”的仿制药。据陈亚东介绍,随着“格列卫”的专利于2013年正式到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可以对该药进行仿制。但是令人尴尬的是,虽然中国的仿制药一瓶的售价只有四千多,但由于药效还达不到原版药的标准。陈亚东还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白血病原创药物。而由于白血病发病机理复杂等原因,使得白血病原创药物研发要克服许多困难,白血病原创药物研发技术还掌握在世界上少数国家的手中。
“中国目前是一个制药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药强国。”从白血病药物的研发上,也可以管窥当前中国的药物研发水平。陈亚东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药物研发水平,大约处于世界第二梯队靠前的位置,与第一梯队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近年来中国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来提升药物研发水平。尤其是在《我不是药神》原型案件——“陆勇案”引发社会关注的2015年,中国启动了一系列医政改革,出台了包括“药物一致性评价”在内的多个政策法规,来提升国内仿制药的质量,以及原创药的研发水平,在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的同时,也更好地为普通百姓提供医疗保障。
此外,在世界范围内,不少治疗白血病的全新方法也得到了研发,甚至投入到了实际应用中。未来白血病病人在治疗上将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技术保障。
作为一位致力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教授,《我不是药神》上映后,陈亚东还专门组织自己的学生去观看了这部电影。“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许多患者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陈亚东教授坦言,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的工作不仅仅只看做一个谋生手段,同时还要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