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巴黎是如何建成的?一座城市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模范城市?正在西岸美术馆进行的重量级特展“巴黎建筑 (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呈现蓬皮杜中心建筑类馆藏。展览将二战后,新一代现代建筑师以及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等国际建筑大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浓缩于建筑专题展,通过过去近70年间的诸多建筑杰作及经典案列,从办公、住宅、商业项目、大型工建项目、公共文化建筑等类型,追溯巴黎意义深远的演变历程。
图说: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1948至2020年间落成的巴黎建筑,囊括了75个项目的建筑模型、图纸、文献以及影像等在内的近120件作品,它们在此构成了一部集锦,勾勒出巴黎城市规划的不同时期。展览让一些鲜为人知的建筑作品和具有历史意义的著名地标同台亮相,并大胆选用了过去30年间曾经颇有争议但后来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案例,其多样性和丰富性使观众能够辩证地看待巴黎城市的变迁与沿革。
展览起始于一些二战结束后建造的临时性建筑——无忧城中的14套独立住宅,由建筑师让·普鲁维、亨利·普鲁维以及安德烈·西弗设计。建筑师最初的想法是为一代人建造临时的家园,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建筑历经近70年的时间,依然在使用中。事实上,在重建和城市规划的推动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建造的无忧城14座金属框架房屋,至今屹立不倒,它们包括10座都市住宅和4套新式“壳型房屋”模型。前者包含一个连接到钢脊梁的轴向门式框架、屋顶的外围应力和负载由门式框架和横向连杆支撑,结构部分由薄钢板组成,外壳由支撑面板组成。后者的外壳屋面覆盖了整个结构的长度,且中间不需要任何承重元件。
上世纪50年代,巴黎创建和规划了一批紧急住房开发项目,特别是1954年的建筑竞赛,让城市的社会保障住宅设计也别具特色。获胜团队创造了一个建立在衔接概念上的项目,让室内与室外衔接,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衔接。尽管设施和服务被消减了,但是,它们成了居住于此的1500名儿童的游戏区。(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