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束了2021年度为期三天的高考,广大考生的心情如何呢?是信心十足,只等最终成绩下发,选择心仪的院校就读,还是正在担心,又有些后悔高中三年没有拼尽全力?
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要和大家讲的这位学子有些不同,他说自己是学渣,却在大三就攻克了西塔潘猜想的世界难题。
他在中南大学里破格提前毕业,并成为直博生。而他的博士生导师则是在数学界地位很高、成绩斐然的侯振挺教授。
他打破了学术界“按资排辈”的惯例,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为让他能无忧地做科学研究,中南大学更是送出了高达100万元的奖金。
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带领大家一起看看,“学渣”逆袭“天才”——刘路的成长经历。
为了喜爱的数学 在“学渣”路上狂奔
1989年,刘路出生在辽宁大连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中,他的母亲是一名工程师。
在有所成就之前,刘路是一个十分平平常常的孩子,他没有我们最开始写到的陶哲轩那样“一路开挂”的求学经历,也没有智商超越爱因斯坦的优秀。
要说刘路有什么超乎寻人的,那可能就只是他对数学的热爱与断崖式偏科了。
进入初中,刘路对数学知识的摄取,更是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在别的同学还在数学题海中挣扎的时候,刘路表现地十分轻松。
他不怕数学题难,反而怕题简单。这个少年喜欢复杂高深的问题,且十分享受为数学“掉头发”的过程。每解出一个难题,刘路都会兴奋不已。
全副心神都扑在数学研究上的刘路,成绩可以说是十分“差”了。也是由于精力过于倾斜,除了数学以外,他的其他几门功课成绩一落千丈,名次只能在班级下游徘徊。
对于孩子对数学的痴迷,刘路的父母其实是有些担心的。马上要考高中了,刘路的母亲与刘路好好交谈了一番,她希望孩子能够暂时放开自己热爱的数学,把整体成绩往上提一提。
刘路是能理解母亲的心情的,他听从了母亲的建议,铆足劲头复习其他科目,最终考入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学霸”与“吊车尾”的来回转换 学者与研究者的区别
一进入高中,刘路就懈怠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提升,于是又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攀登数学高峰中。高中三年,在同学们看来,刘路依旧平平无奇。
数学方面的严重偏科,使刘路在高中学习期间,成绩一直不稳定。
高二时他加入了学校开办的奥数班,本以为能在奥数班里一展宏图的刘路,却惨遭“滑铁卢”。在他当时的奥数指导老师来看,刘路的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偏上”,因为就算是在数学学习中,这个孩子也有些“挑方向”。
随着奥数班里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在老师看来“不是特别优秀”的刘路,彻底掉队了,到了高三的上半学期,他就自己退出了奥数班。
当时离高考只有半年的时间,为了考一个好大学,刘路又像初中最后阶段那样,开始了全力拼搏,冲刺高考。
回顾刘路的求学路,他的成绩可以说是,一直在“突飞猛进”与“吊车尾”之间,来回跳跃。
2008年,刘路用了半年时间,专心复习,最终以575分,成功进入中南大学学习。这样来看,刘路真的不算一个“笨小孩”,他只是对除数学以外的学科不太感兴趣而已。
最开始刘路打算选自己最喜爱的数学专业,但这一纯理论的专业在父母看来,十分难就业,于是花了大量口舌阻止他。
最后,双方都做出了妥协,刘路选择了中南大学的数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路在大学里的表现,还是延续了他以前的风格,平平无奇,以及为数学痴迷。
中学期间留下的喜欢数学、喜欢钻研的习惯,被他在大学校园里,完美复刻了。别的同学下了课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他则成了图书馆的常客。
对自己未解的问题,刘路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执着。他总会刨根问底,就算为此研究到凌晨两三点,也在所不惜。
实在解答不出来,他就会去咨询老师。在老师眼里,刘路是一个十分用功却“成绩糟糕”的学生。
不说其他学科,刘路的数学成绩也不优秀。因为他解题时的思路很有跳跃性,甚至有点天马行空,以致于演算过程太乱,解答不够标准,最终影响成绩。
说起来,那些高深的定理运算,刘路不是不明白。但对他来说,成绩只是卷面上的一个数字。
他在意的,是自己能否完美地解出一道题,解答过程是否十分严谨,是他不会过多考虑的。这也许就是学者与研究者的区别吧,前者为了成绩,后者为了钻研。
为世界难题痴迷 化名成就非凡
这样来看,刘路学习生涯中的“不优秀”,似乎也找到了原因。2010年,上大二的刘路接触并学习了数理逻辑,这使他结束了自己一直看似“平平无奇”的生涯。
有着极强逻辑相关性的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组成部分。而刘路对数理逻辑中的反推数学十分痴迷。
当他接触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西塔潘猜想时,这个在反推数学领域中,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瞬间抓住了他的心神。
业界内有众多的数学家都对这一猜想进行了论证,可惜全部无功而返。
刚升入大三的10月份,刘路于一天晚上,灵光乍现,他尝试着用自己之前计算出来的一个方法,来解开西塔潘猜想。
并没花多少时间就论证了这一猜想,这样看来,好像世界级难题也没有那么“难”了。
其实不是,如果没有刘路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积以跬步,又怎会有那瞬间乍现的灵感呢?与其说题目“简单”,不如说是刘路孜孜不倦地学习,使他解开了世界难题。
当刘路用两个月的时间,把自己证明的全过程用英文写下,著成论文,并以“刘嘉忆”的名字寄到美国逻辑界顶级刊物——《符号逻辑期刊》时,全世界数学界的人物都被惊讶了。
芝加哥大学数学教授,也是《符号逻辑杂志》编辑的邓尼斯·汉斯杰弗德看了刘路的论文,并在业界给出肯定的答复。
他大力夸赞“刘嘉忆”的成果,甚至毫不避讳地提及自己也曾是这一猜想的研究者之一,但苦于一直没有结论,“刘嘉忆”实在值得赞赏。
就这样,一个困扰数学界多年的、在反推数学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被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人解开了!
中南大学爱才心切 事与愿违遭社会质疑
随着“西塔潘猜想被破解了”的消息在国内被广泛提起,中南大学里也不胫而走了这样一个消息:“刘嘉忆是中南大学的学生”。
这让学校里的高层领导十分重视,他们没想到学校里还藏着这样一名“默默无闻”的数学“天才”。
爱护并愿意尽心培养人才的的中南大学,以最快速度找到化名“刘嘉忆”的刘路,做出了破格让他提前毕业,并成为直博生的决定。
为了让他能够专心学习、研究,没有后顾之忧,校方更是给出了100万元的奖金,以资鼓励。
之后,校方经过讨论,业界十分有成就的博导,侯振挺教授收刘路为弟子,成为了刘路的领路人。
2012年,在经过学院的一系列研究讨论后,中南大学破格录用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打破了学术界“按资排辈”的潜规则,开创了本校乃至全国最年轻教授的先河。
有赞扬与鲜花,自然就有质疑和贬低。在刘路成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后,不少人对中南大学的“高调”行为提出反对。
他们认为中南大学只是为了给自己学校捧出一个“明星人物”,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有什么资历和能力,坐上正教授的位置?
除了业外人士的“嘲讽”和质疑,就连业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曾表示:作为数学界十分冷门的西塔潘猜,刘路的论证只能归结于运气,而且这一猜想的证明并没有什么作用。
按质疑者的意思,刘路简直是“走了狗屎运”,当教授?他还不够格。
“学渣”不管流言 喜爱的世界里,他就是王者
面对种种质疑与“暗嘲”,20多岁的刘路根本没在意,他眼里能看到的,只有一个个奥妙高深的数学难题。
他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数学世界,在那里,他会自动屏蔽所有外部的打扰,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2013年,刘路虽然无意为自己正名,但他发表的《避免计算——闭集上的所有成员》论文,向曾经质疑他的人,挥出了一记有力地证明。在业内,他的这篇论文可比上次的西塔潘猜想更为轰动。
从“学渣”到“天才”,从“吊车尾”到“最年轻正教授,刘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坚持不懈,也说明了兴趣对一个人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所谓的厚积薄发,也不外其然了。所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都会换来岁月的厚待。
你如何看待刘路对数学的坚持之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