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与酒
让菊花名满天下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黄巢,一个是陶潜。前者使菊花透着杀气,后者让菊花成为隐士。虽然菊花在自己的生命舞台上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但是后世诗家词客们还是喜欢吟咏她,礼赞她,写出了大量有关菊花的诗篇。
也许诗人大多总是孤傲的吧,因而菊花自然成了一种傲岸高洁品格的象征,唐代诗人郑谷笔下的《菊》,就是一种敦实人格的写照:“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流传着登高赏菊的习俗,饮菊花酒,佩荣英囊,甚至采撷菊花插在鬓边。人们这般亲近菊花,更由于她还是四季百花里走在最后面的“傲霜花”。元稹一语道出了爱她的原因:“秋丛晓舍是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真正像陶公那样能够彻底抛弃功名利禄的人怕是愈来愈少了。
菊举金樽,邀约起多少诗人纷纷酬酢唱和,于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菊花诗。单以唐诗为例,就让人赏心悦目。“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许敬宗《拟江令九日归扬州赋》)秋菊没随大雁远去,却伴着诗人冉冉开放,莫非也想走进令人羡慕的诗酒年华?菊花香里酒盈樽,一年一度,文人墨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你看,“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王勃《九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九日思长安故园》)“为忆长安烂漫开,我今将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门泛酒来。”(韦庄《庭前菊》)“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见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看来,诗、酒、菊三者之间的因缘实在是难以割舍开来了。
获得诗仙酒仙美名的李白写过《九日龙山饮》和《九月九日即事》两首菊花诗,打开来读,酒香溢出诗笺。前者说:“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后者是:“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真够浪漫,跟力士脱靴贵妃掭墨一样痛快。一生忧国忧民艰涩穷愁竟至无钱买酒的老杜也吟出《复愁十二首》,其中第十一首就是咏菊花的:“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赊酒对菊,境况同陶渊明差不多,其情其景不由得让人鼻子发酸。更叫人几欲落泪的还在后头,大历二年(767)重阳,杜甫在四川夔州,本想把盏赏菊,无奈身体已载病多时,不得不把酒给戒了:“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就是竹叶青酒,诗人一向爱喝的酒。其实他戒酒也不全是身体原因,亲人离散,生活飘零,战争频仍,国家动荡,诗人哪还有佳兴独自饮酒作乐呢?“杜陵有句皆忧国”,这首《九日》的末句已经把时代背景交待得非常明显了:“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诗人中写菊花诗最多的怕要算司空图和白居易了。司空图仅写菊花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就有30多首,奇怪的是,他单爱白菊,整组的诗写的都是白菊。有诗题《白菊杂书四首》《白菊三首》《又白菊三首》《再白菊三首》《重阳四首》《重阳阻雨》《花下对菊》等。他要么把白菊描写成风中的舞袖,要么比作雨中的病躯,或者当作醉汉的身影,或者拟作梦幻的化身,无不显得酒气氤氲,诗思缥缈。“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家山菊未开”,不得回家,把酒喝好,想象中先把思绪寄回去,也是一乐;“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为什么秋虫不唱而又菊酒难得,因为诗人已经倍感秋风迟暮,满怀惆怅了;“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蝴蝶这可爱的信使已经通知了邻家,在重阳日这一天给白发的诗人送来菊花酒,多好的芳邻呀!
白居易以菊花诗酬唱的也有十几首,如《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地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近日吟君咏菊诗。”另一首《九日寄行简》写故园情思,历来脍炙人口:“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 田土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以白菊比白头,在《重阳席上赋白菊》里,白居易的巧喻可谓信手拈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其他如题涂溪的一些菊诗都写得明白晓畅,琅琅上口,的确在众多的咏菊诗中“登得高处”。
赏菊品诗,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红楼梦》里潇湘妃子和怡红公子们的菊花诗,那一首首《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等等,活脱脱把菊花方方面面写了个透,“各人有各人的警句”(李纨语)。那些菊诗所对的酒当然不是一般的酒,那是“合欢花浸的酒”;菜肴也不是我们的诗人常嚼的“苜蓿长阑干”,而是刚刚蒸好的热螃蟹,那螃蟹是“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宝钗诗)。好个曹雪芹,这一回竟让一班纨绔男女自己骂起自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