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apocalypse)”是《圣经》新约的其中一卷书,讲述的是预言故事:不敬基督的人将会迎来大灾难(自酿的苦果),而信奉基督的人则会享受福乐。启示录意味着原有的世界秩序在大灾害中崩塌,灾难的形式多种多样,地震、核战、极端气候、超级病毒等等,而后启示录(post-apocalyptic)指的则是灾难过后的状态。一般指的是大范围、全球性灾害引起的无政府状态,人类和曾经拥有的现代文明基本上荡然无存,整个宇宙又进入一种野蛮无序和缓慢复苏的状态,各种萌苏的势力又将进入一场生死豪夺。
在我看来,后启示录题材最浪漫的地方,便在于文明断代后的文化碰撞。譬如将旧日厦宇的断壁残垣视作神迹,将欲坠卫星的摇曳闪光命为星辰。嚣张的野草撕裂旧日的街道,重返原始文明的新人类艰难摸索在钢筋丛林中,旧日人类的造物成了伟大自然的理所应当。
后启示录作为科幻作品的一类分支,其本身的可塑性,延展性,兼容性是相当强大的——末世奇观,社会人性,重建探索;游戏,小说,电影;朋克文化,幻想文学,现实主义……这个题材可以深挖的地方令人欲罢不能。
由《圣经》的故事向前沿,人类与恐龙的文明更替便是一种后启示录。而观现代作品,《我是传奇》丧尸肆虐余后,演绎出末世孤独;《辐射4》“war never change”,道出对文明的思考;《这是我的战争》重现萨拉热窝围城,反战情结无需多言;《Heart of Android》用音乐讲述的箱庭往事,程式的情感更是令人动容。
不禁思考,后启示录带给人们的是什么,它为什么如此吸引人?
那是一片与现实,亦或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幻想世界天差地别,却又息息相关的奇妙天地。置身后世,一切人们生活中不以为然的物件,观象,行为,都可以得到全新的演绎——天灾之后,枪支的激发不再依靠火药,却仍保留着扳机和膛线;核战之后,曾经的货币变得一文不值,竟使瓶盖变成了交易的通货。这种设定,荒诞却合理,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戏剧张力浑然天成。
此外,后启示录题材的宏背景,窄叙事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套路,也正因如此,才使作品易于代入——宏大的视点难以展现众生相,没有人性探讨的作品多是空洞。(但也不乏《冰汽时代》这样以游戏为载体的宏大叙事)
所以,后启示录,它可以是一场父女情深的公路之旅,它可以是那个身着烈火的男人的自我救赎,它可以是走出地铁迎接旭日的头晕目眩;雪国的列车终将驶往何处,诺亚方舟的名册上又有几个平民,未发掘的避难所里正进行着怎样的实验?
借用笛卡尔的观点——"I think,therefore I am",畅想未来,反思现实,我们的思考不会止息,探索也不会止息。人类永远在前进,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盛世笙歌还是残喘余后,再多的丑恶,也掩不住从中渗出的人性光辉。
最后,致白左:哪怕世界末日真的来临,安那其原始主义也注定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