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6日讯 旭日东升,晨雾渐薄,笔直的滨海大道横穿威海的阳光海岸。一侧是自然天成的万米金沙滩,一侧是种植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万亩黑松林,两者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相映成趣。金沙滩与黑松林仿佛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在跨越60载的默默相守与深情凝视中,不仅道出威海这座美丽城市的沧桑巨变,也彰显出威海人治理盐碱地的勇气与决心。
如今在盐碱地治理上,威海人用他们独特的智慧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0月17日,“挺进深蓝”采访团一行来到威海南海新区的蓝色碳谷,看他们如何利用“蓝碳”来书写一段“蓝色传奇”。
何为蓝碳?由海洋生物系统所固定的碳被统称为“蓝碳”,具体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存储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传统的认知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才能够固定二氧化碳,殊不知海洋才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汇体,它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因此,在“双碳”目标下,发展蓝碳能够大幅提升我国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威海海岸线绵长,海洋资源丰富,在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湿地这三种国际公认的蓝碳生态系统中,海草床和盐沼湿地在威海都有广泛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威海发展蓝碳经济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上绿洲,蓝色田园 产学研一体助力绿色发展
蓝色碳谷之行的第一站,记者来到了位于东浪暖村的蓝碳小镇。“这里原本是海水虾类养殖基地,由于海水受限而无法继续使用。我们以‘海上绿洲,蓝色田园,绿色发展’的理念,打造了这个占地300亩,集滨海生态种质繁育、滨海生态修复技术研发、滨海生态经济开发和蓝碳人才聚集地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海洋环境工程师王有军对记者说。
早在2019年,威海市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蓝碳发展进行重点支持。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海洋“无废城市”试点,以“无废渔村”“无废渔港”“无废牧场”“无废海岛”“无废航区”为突破口,打造环境优美、生态稳定、绿色协调的新型海洋城市。
据了解,蓝碳小镇建设有红树生态系统模拟池、柽柳—碱蓬生态系统模拟池、盐生植物繁育温室大棚,主要用于研究滨海生态修复和盐生植物的繁育及其衍生品的研发。在这里,王有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新模式,该模式是由浅海修复区、近岸滩涂修复区、生态护岸修复区、陆地景观区这四个部分共同组成。
“我们主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在岸堤的修复过程中,减少钢筋、混凝土的使用。针对每个不同的区域,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植被生态位的差异,梯次构建植被群落”,王有军补充道。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使海岸带的防灾能力大幅增强,同时也能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绿浪”搭配“红海” 盐碱滩涂上演别样浪漫
蓝色碳谷之行的第二站,记者来到了国内首个蓝碳主题实验基地——威海蓝碳盐生植物实验基地。该基地于2018年建成,主要负责昌阳河生态湿地修复治理工作,目前已修复岸堤500米、滩涂50亩,移植柽柳2000棵,增植碱蓬40万株。
“在滨海地区种植盐生植物,要比在内蒙古、新疆这些内陆地区更困难”,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隋海东对记者说。据他介绍,昌阳河两岸临近河口的地方都属于高盐碱滩涂地区,那里海风大,盐雾多,非常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够威胁盐生植物生长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高盐碱土壤对植物根系的威胁;二是盐雾和大风对植物叶片生长的影响”。
隋海东用手指了指前面的灌木丛说:“这些都是当地的原生柽柳,它们基本能够适应这里的生长环境,旁边那些长得比较高的,则是从东营引进的盐松柽柳”。据了解,受海边自然条件影响,原生柽柳的根系都比较浅,只能通过横向生长来寻找水源,所以它们长得比较低矮,分枝多,呈灌木状态。而盐松柽柳则多长得比较高大,枝叶繁茂,干性条件更好,呈小乔木或者乔木状态。
对于为什么要种植不同种类的柽柳,隋海东解释说:“滨海地区受降水和地势影响,不同地块盐碱度差异较大。在滩涂修复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柽柳对应不同的生态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修复初期,我们会在前面优先种植原生柽柳来抵御海风和盐雾,它们能更快地适应滩涂环境且成活率较高。后期,我们会种植盐松柽柳来营造绿色景观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还种植了滨梅、皂角树、甜高粱等植物来起到更好的美化作用”。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采访团一行登上横跨昌阳河的海韵路大桥,俯瞰昌阳河东岸的生态岸堤,一大片火红的滩涂映入眼帘。据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介绍,“我右手边是原始状态,我们没有做任何处理,伴随着涨潮落潮,岸堤正不断地遭受海水的侵蚀、破坏;左手边是我们研究院做的生态岸堤,根据不同的梯度,种植不同的植物。下面是红色的碱蓬,中间有柽柳和芦苇,目前已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对比实验下,可以证明盐生植物能够起到保持水土、巩固岸堤的作用。
“生态修复和别的工程不一样,你努力一年,会受益十年。当它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后,就不需要人工对它进行干预了。但是从0到1这个过程,却是需要我们来努力的”。实验资料显示,当海水的盐分足够高、与碱蓬接触的时间足够长,那么碱蓬一年四季都可以呈现红色的状态。
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 赵明波
为了让“红海”常驻,赵明波又提出了新的愿景,“如果我们像种地一样,采取每月喷淋一次海水的方式,那么坡上接触不到海水的碱蓬也能够变成红色。你看前面还有两万多亩的泥潭,如果我们再努力一下,将那里都插上碱蓬,那样我们就将收获一个三五万亩的红色海滩。不仅能够改变气候,也能够创造经济价值”。
或许正如赵明波所讲的那样,碱蓬是一株被大家忽略的草,虽看似渺小,却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价值。正如那群在海洋碳汇、碳中和方面不懈努力的科研工作者,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为蓝色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深耕蓝色经济 盐生植物上演“七十二变”
蓝色碳谷之行的第三站,采访团一行来到蓝色创业谷。威海蓝色创业谷是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海洋碳资产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里可以为处于成长期的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规模化生产所需的发展空间、产业配套设施、办公研发区域等,持续助力蓝色经济发展。
科研人员拿起实验台上的碱蓬对记者说,“这些是从野外采集回来的碱蓬地上部分,我们主要对它的碳储量进行研究和分析。在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盐生植物的碳储量对我们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目前,我们已和中科院西北所进行合作,通过对基地培育作物的营养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来寻找适宜本地滩涂、盐碱地生长的优势物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标准的碳储量系统,在挖掘盐生植物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它们潜在的经济价值。”
据了解,入驻蓝色创业谷的研发机构已研制出一系列盐生植物的衍生品,如碱蓬籽油、碱蓬籽精油、碱蓬水、柽柳盐汽水、肉苁蓉茶等,目前均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下一步,威海市将从加强海岸带系统保护出发,进一步开展“蓝色海湾”、“生态岛礁”、滨海“蓝碳森林”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提升海洋生态碳汇能力、大力发展蓝碳产业、努力扩大蓝碳策源效应,助力蓝色经济走深走实。
闪电新闻记者 刘桓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