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开始,科学家就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传回的数据中发现,位于天鹅座的一颗编号为“KIC8462852”的恒星,曾经出现过光度大幅度下降的现象,看上去似乎有某种巨大的物体从它前方经过。
KIC8462852距离我们大约1480光年,其质量约为太阳的1.43倍,直径超过了200万公里。如此巨大的恒星,即使是像木星这样的巨行星挡在它的面前,也最多只能让它的光度降低1%左右,然而观测数据却显示,在2011年的光度变化中,KIC8462852的光度一度下降了15%左右。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接下来的2013年、2015年以及2017年里,KIC8462852的光度又出现了多次大幅下降,下降幅度最高的一次居然达到了22%之多。这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很快就引起了外星文明爱好者的强烈关注,他们纷纷猜测,造成KIC8462852光度异常下降的,很可能是一个类似“戴森球”的结构。
(注:戴森球这个概念最早由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于1960年提出,根据他的设想,戴森球是一种围绕在恒星周围的巨型人造结构,宇宙中的高级文明可以通过这种结构大量收集恒星的能量)
那么问题就来了,若恒星KIC8462852被科学家证明确实有戴森球,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对人类会有何影响呢?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困扰人类很久的“费米悖论”将不复存在,像“黑暗森林假说”这类的可怕理论也将被证伪,从此之后,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感将彻底消失。可以想象的是,这肯定会是人类探索宇宙之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而人类也会为此感到欢欣鼓舞,然而在人类冷静下来之后,就会渐渐感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地球接收到来自太阳的能量,只占太阳总能量的大约22亿分之1,而平均每一秒,地球接收的太阳能量就有大约 1.73 x 10^17焦耳,与之相比,人类一年的总发电量所对应的能量大约为9.6 x 10^16焦耳(2018年数据),也就是说,太阳一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比人类一年的总发电量还要多。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文明的科技水平越高,所需要的能量也就越高,据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当一个智慧文明发展到需要抵近恒星来收集能量时,其科技水平必定是远远地凌驾于人类之上,实际上,按照“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的标准,这种水平的智慧文明已经可以归类于II型文明(即可掌控恒星系统能量的文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20多颗恒星出现了与KIC8462852类似的现象,而在2019年的时候,一个来自“Vasco”观察项目的研究报告更是指出,自从1950年以来,至少有100颗恒星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所以一个合理的推理是,既然恒星KIC8462852的异常现象是由II型文明建造的戴森球引起的,那其他的类似现象很可能也同样如此,而这也就意味着,II型文明很可能在宇宙中广泛存在,而他们之所以至今都没有到地球上来,或许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宇宙太大,地球所在之处太偏僻,他们不愿意来。
然而这样的情况却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高级文明迟早会因为某些原因来到地球,而如果届时人类的科技水平无法与他们抗衡,那么等待人类的,将很可能是一个悲伤的结局(这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印第安人的遭遇)。
于是地球上所有的人类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威胁,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人类将会出现空前的团结,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清晰的定位,那就是倾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追赶上甚至超越位于KIC8462852的那个拥有戴森球的智慧文明。
这样一来,人类文明将会出现高速发展,期间还可能出现“技术爆炸”,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中的II型文明,甚至是更高等级的III型文明。
如此看来,若恒星KIC8462852被科学家证明确实有戴森球,那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一件好事,当然了,这只是在一切顺利的理想情况下,而假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某个不可突破的瓶颈,又或者受到了宇宙中其他智慧文明的干扰,那就另当别论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