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小周是一名年轻的白领,工作繁忙、压力大的她喜欢在下班后跟朋友一起喝酒聚会,常常一喝就喝到后半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半个月前,小周在一次通宵玩乐后着了凉——感冒了。这次感冒的症状与以往不同,除了流鼻涕外,她的双手手指、双腿出现了麻木的症状,腿部肌肉酸胀不适、乏力。
小周想着自己还年轻,休息休息就会好了,于是照常熬夜、喝酒,一直未予以重视。
没过几天,小周双腿无力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在行走中跌倒了好几次,最后竟发展成无法独立行走,像上厕所这样的日常活动都需旁人搀扶,并伴有呼吸不畅、食欲减退等症状。
“我这么年轻不会就这么瘫痪了吧?”小周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经肌电图、腰椎穿刺术及脑脊液等相关检查,结合小周描述的症状表现,神经病学学科主任毛新发考虑小陈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建议她入院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个什么病?我身体很好的,怎么会得这个病呢?”小周非常意外。
毛新发解释,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周围神经,导致神经传导损伤。
“该患者之所以会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与她的免疫力下降有关。”毛新发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多数患者在起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的症状,或者接受了疫苗接种、手术、器官移植等,免疫力处于下降的水平。
而小周正是由于长期不规律的作息,加上受凉感冒,这才出现了手指和双腿麻木乏力等症状,因为没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疾病进展,最终出现了行走障碍等严重后果。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常为双手双脚对称性无力,很快加重并向手臂以及双腿蔓延,可涉及躯干和颅神经,严重者可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导致呼吸麻痹。
“与运动障碍相比,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感觉障碍的症状较轻,患者一般感觉像戴了手套和穿袜子样的感觉,对疼痛敏感度降低。”毛新发解释说。
在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七病室接受了免疫球蛋白注射等相关治疗后,小周恢复独立行走。
出院前她心有余悸地说:“我以后再也不敢熬夜了,一定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毛新发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情一般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治疗方案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为主。
多数患者神经功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基本恢复,少数遗留如肢体瘫痪等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
“因此,除了规范的诊疗以外,年轻人自身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出现肢体乏力麻木不能大意、及时就医是防治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关键!”毛新发强调。
记者:骆妍婷 通讯员:罗鑫 蔡娟
来源:政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