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当前电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促进了我国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的周边密布著各种微波通讯天线、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和高压电线网:大量使用微波炉、电话、VCD、彩电、计算机和其他家用电器;携带手机也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部分,甚至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手机携有率达到80%以上。
人们在享受这些现代生活的便利时,很少想到这些电气、电子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问题。实际上,它们每一个都形成一个电流交路,不间断地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场,形成磁场。该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达到足够强度时,身体就成为一个介质电容器,吸收辐射能量;长时间、高强度接受这种辐射,会产生有害的生物学效应一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主要有两类:①电磁波:不靠任何传输线,而以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周发射。它广泛存在于宇宙和地球上,如五颜六色的光线、X线等。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波长(λ)为10的(-12)次方~10的(7)次方米,频率(f)从20~10的(22)次方Hz。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本质-一样, 但生物学效应不同,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相对于电离辐射而言,非电离辐射是指不足以导致生物组织电离的电磁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等,都有特定波段。
这些波段的频率、波长和能子量(即传播速度)各不相同,带来相应的生物学作用差异:②射频辐射:专指频率在100k ~ 300CHz的电磁辐射,也称无线电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最小,波长(1毫米~3千米)较长的频段。工业上的高频焊接、淬火和热合,广播电视、卫星发射、雷达和信号发射台,计算机,彩色电视机,VCD, 微波炉,手机等所产生的辐射,都属射频辐射范围。
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量反比,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对人的生物作用越大。射频辐射可分为近区感应场和辐射场两类。电磁波能量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空间辐射,并与距离的平方量反比。射频辐射波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速度很快,所以孩子们应尽可能远离辐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