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洗不干净的。
7月15日,有媒体报道《串谋抬高药价100倍,英国制药商被罚2.6亿英镑》,2.6亿英镑折合成人民币23亿多。
我们看下这药品是什么——氢化可的松片剂。具体是哪几家制药企业,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用药,氢化可的松如此常见,在中国仅片剂就有二十多个注册文号。
这样一个常见药竟然还能人为抬高价格100倍,实在是出乎意料。他们的做法近似垄断,收买潜在竞争对手,而且涨价并非一日之功,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认定这种操作让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损失了数亿英镑。这次重罚也是为了警示其他企业,避免把NHS当成冤大头任意涨价。
不过药企操纵药品价格从来不是个例,早在2019年,20家制药公司在美国44个州遭起诉,罪名就是涉嫌操控药价和遏制竞争。而且涉及药品数量超过一百种,其中包括治疗糖尿病的慢性病用药和癌症用药。有些药抬高幅度超过十倍,和这次英国的升幅还是有所区别的。
而在更早的2018年,希腊政府认定瑞士一药企通过行贿政府官员等方式,刻意抬高药价。而且向医生等人员行贿以推销产品,导致希腊在2000年到2015年损失了230亿欧元,甚至一度让2010年经济危机后的希腊百姓买不起药。
因为药品涨价,医药时评人士、政治人物都曾发声抨击。Turing Pharma曾将一款老药达拉匹林涨价54倍,一度让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伯尼·桑德斯大怒。
这算什么?药物的使用很多时候是刚性需求,但如果使用人数是稳定的,那么涨价是最好的增加利润方式。垄断结盟是所谓的有钱一起赚,没有大钱就制造大钱一起赚吗?是的,但又不仅仅是如此。
一款药物从研发到上市确实经历了很多波折,而且投入很高,甚至有些产品未能走到上市这一步就夭折了。但这不应该成为垄断财团的立足依据,一个健康的行业环境必须有竞争者的进入,比如有外来力量的挤压,才能造就企业的优化。利用结盟等形式直接独断市场,无疑是资本性排外,而非技术性壁垒。一个药品,只要原料充足、技术成熟、市场需求稳定,是可以有很久的生命周期的。很多药物从上世纪初到现在配方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当然我们可能对此认为是老药,但疾病不是时尚圈,它不分老药新药,只看疗效的。
英国在重罚结盟定价垄断,美国也如此,中国也在重罚,比如年初的先声药业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罚款一亿人民币。预防药物垄断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要做的事。国家的基本是人口,人口的保障是医药,当你把医药价格抬高了,势必影响生存率、社会稳定,甚至影响出生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医药行业是关乎社稷的大事。
药品不是不准涨价,而是要涨的合理。物价提升、原料上涨等等都是正常理由,而一旦有结盟控价的趋势,纵是真的无米下锅,恐怕也难以洗脱国民罪人的黑名。不过目前国内很多药企不用担心这种黑名,集采之下能活下去再谈其他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