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颖宝
如果盯着她的作品看太久,会出现晕眩症状。
小阔爱们,周一好呀!
前几天,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创作的南瓜雕塑,被第9号台风刮进了海里,#草间弥生变海间弥生#相关话题,一度在社交平台刷屏。
最激动的当数日本网友,大白天的一个个不好好上班,全在制作表情包——
有把南瓜雕塑下海比喻成“魔斯拉终于离巢”的;
也有把雕塑P得五彩斑斓,并附文“这就是草间弥生追求的效果”的。
一个雕塑被吹翻,本是寻常小事,网友们的表达欲如此强烈,全因南瓜雕塑和创作者草间弥生的故事,都充满魔性色彩。
直岛位于日本濑户内海,起初是一个小渔岛,被安藤忠雄等艺术家改造后,成为美术馆、艺术展览密集的创意岛屿,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草间弥生的巨型南瓜是直岛的地标之一,但口碑两极分化,欣赏得来的人,会称它为“世界尽头的南瓜”;欣赏不来的人,则形容它是“密集恐惧症患者的地狱”——
南瓜表面密集排布着大小不一、视觉效果明显的黑色波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还有人盯着它看久了,出现晕眩症状,堪称迷幻界一绝。
纵观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这些恼人的波点,不过是冰山一角。
如今已92岁高龄的草间弥生,是日本著名的先锋艺术家。她钟爱波点,并将这一元素放置在几乎所有作品中。
她曾解释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我眼中的真实世界,本就是被无尽的波点覆盖着的。”
草间弥生10岁的时候,忽然发现花园里的向日葵长出了人脸、夕阳下的山丘正照射着五颜六色的光。她怕极了,把这件怪事告诉妈妈。
妈妈当然不信,只觉得这是看童话故事过多的“后遗症”。她不知道,草间患有精神性视听失调症。
《花》
草间的童年被自我怀疑的情绪包围,因为她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以至于到后来,她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实存在。
在代表画作《花(D.S.P.S)》展出时,她附了这么一段描述:
“某日我观看着红色桌布上的花纹,并开始在周围寻找是不是有同样的花纹,从天花板、窗户、墙壁到屋子里的各个角落,最后是我的身体、宇宙。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被磨灭、被无限大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感不停旋转着,我变得渺小而且微不足道。”
《花(D.S.P.S)》
《人生苦短》
可以说,我们看完草间的作品后,有多“心理不适”、有多头皮发麻,草间本人的内心就有多焦灼。毕竟她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而大众给她贴的标签,则更为尖锐,有如“精神病艺术家”“话题女王”“怪婆婆”。
除了前面提到的“花系列”,草间还有另一个出圈的绘画系列“无尽的网”——每一张都充满了阴郁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
“无尽的网”系列的其中两幅作品。
软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草间也有所涉猎。
其中咱们比较熟悉的,有仿佛被五彩糖豆浸泡过的《被湮没的房间》、试图模糊真实与虚假世界边界的“无限镜屋系列”、草间自称能让自己获得平静的“南瓜系列”。
《被湮没的房间》
《无限镜屋:满载生命灿烂》
《无限镜屋:永恒的爱》
《我对南瓜永恒的爱》
草间弥生的作品,很美,很艳丽,很压抑,很瘆人,但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正如《悲剧的诞生》书中提到的,艺术分两种,一种是诠释万物的美,一种是痛苦与狂欢交织的癫狂状态。
草间的风格,想必属于后者。
行为艺术:草间弥生曾在意大利馆附近的草坪上,放置了1500个银球。她想借映射在银球表面的扭曲图像,讽刺艺术商业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