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国学小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国学经典《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相关讲解。
这句《三字经》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其含义也相对简单:
- 人之初:是指人刚刚出生的时候
- 性本善:意思是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 性相近:意思是天性都相差不多
- 习相远:意思是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造成了彼此习性的差别
那么整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具体含义是:
人刚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这句《三字经》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人出生时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们要一直做个善良的小孩,不要学坏。
我们身边有的人小时候都是好孩子,可是长大以后却做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事。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是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必须得注意,坏事不要做,也不要和坏孩子做朋友。即使做错了事,及时改正了还是好孩子。
与这句三字经讲述的道理有一个小故事,叫做:《周处除三害》
故事是这样子的:
从前,有个人叫周处,他个子高,力气大,常常欺负别人。人们背地里都把他和白额虎、大蛟合称为“三害”。
后来,周处带着弓箭来到南山把白额虎杀了,然后又去杀大蛟。大蛟受伤逃跑了,周处就一直追。
人们看到周处没有回来,以为他死了,都高兴得欢天喜地。周处回来后知道了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个好人。后来,他离开了家乡,拜师学艺,终于成为了一个正直的好人。
故事讲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
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小呆的讲解,请点关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