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潜意识里的恐惧,越过层层防御,在宇宙图片中显现。
当神舟十三号升空成为举国大事,许多孩子把宇航员当成梦想的时候,也有一些网友不好意思地表示:“别说当宇航员了,就是看个宇宙的电影、视频、图片我都能吓得心慌、心悸、想吐,想逃。”“小的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有两页是黑漆漆的宇宙。每次翻到就会自己吓到不知道怎么办,然后,哭着让老妈粘起来才算完事。”“看完《流浪地球》从此感觉不好了,大大的木星特别清晰地被送到我眼睛面前,太恐怖了。”
敢不敢多盯一会儿?
科学界认为,这种对宇宙的恐惧,和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许多宇航员也表示,站在月球上遥望地球,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有人认为,对宇宙的恐惧包含了人类反观浩大宇宙时体会到了难以应对的渺小与孤独;有人认为,对宇宙的恐惧包含了对未知的恐惧,无法判断这些灿烂星空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一个我们完全不知道的世界;有人认为,对宇宙的恐惧存在对宇宙拟人化想象,类似于“巨大物体恐惧”,存在于我们进化的记忆中。还有人认为,对宇宙的恐惧来自失控感,被吸入到浩瀚的宇宙中,你无法应对,无法掌控,回得来回不来都要两说,太可怕了。
一组天文科普的对比图也会激发部分人的恐惧。上图部分呈现了一些行星的大小对比。
如今的宇航员在经过身心素质、个性特点等层层选拔和千万次训练后,他们早就储备了克服恐惧的能量。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到了自己的恐惧心理:“完全克服恐惧心理不可能,但是我们有信心。进入航天大队十多年,学飞船理论、飞行理论、舱外服理论、气闸舱理论、每一个设备的工作原理等等,学透了,了解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时候就有信心了。”
这种信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掌控力”。面对恐惧,积攒经验和提升应对能力,人们对宇宙的恐惧感就会大大降低。
随着宇宙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观赏宇宙大片,把灿烂星空当作壁纸,但是,仍然有人会从一帧宇宙画面中体会到难言的恐惧和心悸。这又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角度,宇宙画面可能“泄露”了你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恐惧感,一瞬间击溃了你。
乌克兰画家斯韦特兰娜·捷列茨有一幅作品名叫《雨中女郎》,这幅画三次售出三次都被退回来。因为买主们拿回家挂在墙上细看,总会被画中忧伤、迷离、诡异的气氛吓坏,产生不适感。
人们将内心所想投射到外在世界里,而一些带有某种特点的图片就成为了我们呈现内心的画布。这和宇宙画面带给一些人难言的恐惧感有着类似的原理。
心理作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有一句被读者奉为经典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它说的正是投射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红楼梦经典桥段“黛玉葬花”中,寻常的花开花引得林妹妹泪涌心碎。理解“投射”的人知道,林妹妹不是在怜悯花,是为自己的命运伤悲。
精神分析理论根据投射概念发展出一系列测试人内心状态的工具,比如“夏洛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试”,这些测试工具试图绕过人们的内心防御,揭开潜意识中的情感秘密。
我们的潜意识里到底藏着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9点钟,爸爸妈妈会把我赶回自己房间睡觉,他们关好门看电视。我一个人面对黑夜,怕的只能缩在被子里。”结婚后和丈夫离多聚少感情不好,常常一个人孤单地照顾孩子,看到别人夫唱妇随,自己常感羞耻。“被孤单淹没的感觉也被我压抑到心里很深的地方。只有压抑下去,我才不用面对痛苦和害怕。”一位从来不敢看宇宙大片的女士在接受了一年的心理咨询后发现,原来星空可以如此壮美。
她终于看见,原来自己是如此害怕看见那些被忽视的“无助”和“孤独”。
心理学家发现,内在的痛苦如果总是得不到面对和处理,总是被我们的意识努力压抑,它们一旦在不经意间泄露出来,就会吓你一跳。
你的恐惧是什么?欢迎告诉我们。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