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带着您,见识一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奇迹的地下宫殿中国最神秘的地下乡村——地坑院。 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坑院;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天井地坑窑院" 。
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深入在地下。吃喝拉撒;结婚出殡和各种政治经济生活都是在地下。包括禽畜的圈养都在地坑院里。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屋,闻人不见人。"
我们到来时正赶上村里举行婚礼。只听车马人喧,鞭炮齐鸣但乍就不见个人影啊?要不是因为有烟花腾腾地升起,我们还不知道地下竟然会藏着这什么多人。 原来人们都集中到了地坑院里。
我第一次看到地坑院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美丽的神话般的世界。我惊呆了,为劳动人民巧夺地宫的神奇建筑而惊叹。中国人民伟大的勤劳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而惊叹。
地坑院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平线下的建筑,被誉为地平线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北京四合院"。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建筑形式之一。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据考证已经有4000余年的历史,是古代人们穴居洞居生活方式的遗留,属于仰韶文化后期。流行于黄土高坡;在河南三门峡陕县,甘肃陇东的庆阳,陕西部分地区分布。
有千年不漏的窑洞,有百年不漏的房屋。 地坑院的构造:黄土高原上分布着无数的塬;塬的地势较高,上表面较平整,土质坚硬。有利于挖掘和建造地下建筑。其实就是在高处的平坦的地面向下挖6--7米,约12---15米的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东南西北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在2000个土方左右。窑门高3米左右,进深8--12米,宽4米。窑洞2米以下为垂直,2米以上挖成为拱形。其抗震抗压,预防坍塌。其中一个洞挖成斜形土坡,或者制成台阶通向地面。是为地坑院的入口。入口在地坑院的外边,入口的门制成一道或两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在厕所、粮仓处挖有"风眼",可将厕所污浊的气体;厨房的烧柴的烟火从风眼里排出到地面。也可以在地面从风眼里将粮食装入到粮囤里,将干燥的黄土从风眼里送入茅厕,掩埋粪便。
正中堂屋,东西圈。东西角上来做饭。院子的四个角上开门,这一点和地面上建筑不同,很少有把院子门留在正中正南的。一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二来充分利用四面面积。
人口较多的大家族也有,二进,三四进院落的。院子的东、西南角建厕所,厕所门口栽树,一可遮掩,二可美化,并且有劳动人民的忌讳和祝福。厌胜和辟邪:特别是人们对椿树有一种图腾似的膜拜。有树长我也长得意思。多栽石榴喻多子多福,门丁兴旺;枣树喻早生快生多生孩子。多子多福,门丁兴旺。
各家各户,依靠地下通道道相通。组成一个四通八达,渔网式的地下村庄。各门窗贴对联,门神,有四凶四吉,五鬼六煞;五鬼运財。厨房炉灶敬灶王爷。腊月二十三祭灶,灶王爷可是好神,二十三日走,正月十五来。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人口多的人家大都建有排灶,一流排开有五六个,甚至于七八个锅灶,一个灶门生火,系列锅灶可以同时烹、炒、煮 煎。
其他的角落里挖水井,水井为渗井,由于黄土高原地下水位比较深,约30米,流水较方便,如果把院子的围墙(堰)做好,有一定的高度;不是狂风暴雨,暴风雪,绝没有淹没院子之可能。有千年不漏的窑洞之说。
井直径约一米,深约5--7米。 经济基础决定建筑,对昔日贫苦的山民来说,这种建筑再理想不过了。可是工程浩大,需要的人工人力。需2---3年方可完工。只要不怕吃苦,有足够的体力,就可住者有其屋。
据说,解放后有人花120---300元就可挖一座很好的院落。
特点:是冬暖夏凉,抗震减噪音防火,建造简单,安全,物美价廉。
1900年"庚子拳变",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慈禧携光绪仓惶西逃,皇亲国戚达贵高官早跑得无了踪影。而唯一来接驾的是河北怀来县令吴永,他跟随慈禧一个多月。
《庚子西狩丛谈》是他记述在怀来迎驾;随驾西行的所见所闻。他详细记录下来的"日记";最终成为慈禧西逃的最直接记录。 慈禧仓惶逃跑到班师回朝历时近两年。1901年9月8日,也就是清政府和帝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的第二天。逃亡后回朝的慈禧路过这里,就住在陕县庙上村南窑。
慈禧为这里的美丽景色,特别是这里舒适的居住环境所迷,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如果能在此耕种,纺织,也不愧此生。真是地下仙境,人间瑶池。要不是北京故宫金銮殿的龙椅等着她,这一住就不想走了。
李莲英采来两个小枣孝敬老佛爷。慈禧问小李子:"这里的枣不会生虫子吗?"李莲英答道:"只要老佛爷吃了就不会生虫子了。"果然,自从慈禧吃了枣子后这里的枣树就没有生过虫。 风水轮回转。历史往复前进着。龙床上岂容他人安睡?如今,南来北往的中外游客可以随便地躺在慈禧睡过的床上体验一下做皇帝的味道。
一种文明取代野蛮的脚步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住的。科技技术的发展,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昔日风光无限的地坑窑洞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如今地坑院已经被地上的砖混结构的屋子所取代。被现代年轻人视为落后的地坑院里居住着多数是老年人。 "退窑还田",地坑院离人们渐趋渐远。很多地坑院年久失修,房倒窑塌。
据说,某一年下大雨,一次就摧毁了600余间窑洞。 如今的地坑院已经是抢救性挖掘的产物。不远的将来人们再也看不到地坑院这种代表着几千年经久不衰的古老文明建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