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质量:4/5非常推荐观看无极斗1月20日观看的高级首映式。想阻止上映,但实在受不了。提前讲了作为科幻迷、电影迷的感觉,拉了一波票。
对于中国的科幻迷来说,尤其是科幻电影迷来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是一个炒作了很多年的概念。有的人把这个概念当作圈钱的工具,而有的人把这个概念当作前进的信标。幸运的是,《流浪地球》主创团队是后者,所以才有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在上映前遭受了相当多的质疑,即使放出了预告片,也不太令人放心。在观影前,我是抱了一个60分及格的心理预期,但同时又有一点预感好事临近的紧张——后放出来的几款预告片像模像样,万一这次真的“元年”了呢!
没想到,《流浪地球》所做的远远不只是及格这么简单。我被它近乎完美的表现震撼了。跟导演郭帆交流时我激动得像个白痴说不出话来;而散了场后我又疯狂地跟朋友发语音停不下来。他们鄙夷地说我:您又高潮了。
我是高潮了。因为《流浪地球》为这个题材树立了一个标杆:这是中国的科幻电影该有的样子,以后应该更好;而那些低幼的、卖明星的、圈钱洗钱的所谓“科幻”电影,往后就别出来丢人了。从这个意义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真的来了。
评论这部电影,就脱不开原著。电影与原著的关系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点,应该也是众多磁铁和原著粉关心的点。所以接下来我主要围绕二者的关系来评论。
在我的理解中,大刘一直是一位“软硬兼顾”的科幻作家,也就是他的作品在科学的幻想的基础上,既对科技有细致的描绘(硬科幻),又对被科技所改变的社会与人类有独到的思考(软科幻)。
《流浪地球》原著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从一个“让地球流浪”的点子出发,首先介绍了这个点子的可行性,然后以“我”作为线索人物,在“我”这一生的时间尺度上,对人类社会、对无数被“流浪地球”影响的生命,进行了细致入微、饱含人文关怀的观察。
读大刘的作品,你常有两种感受:人类的技术再天马行空,也不过是宇宙中的涟漪;而宇宙再广阔,也不能抹除人类存在过、奋斗过和爱过的痕迹。
可以说,创作者如果不能理解大刘这一点,那就不可能在大刘作品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在此实名diss某改编作品)。
既然我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我就想从“科幻”、“电影”和“中国”三个角度来解释,《流浪地球》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1.“硬科幻”
我个人认为,针对原著“硬”的部分,比如核心设定,或者说世界观——地球发动机,还有地球开启旅程之后的种种奇观,电影做到了近乎完美的还原。至少在我多年前读到这一段——
我们一下飞机,就被地球发动机的光柱照得睁不开眼,这些光柱比以前亮了几倍,而且所有光柱都由倾斜变成笔直。地球发动机开到了最大功率,加速产生的百米巨浪轰鸣着滚上每个大陆,灼热的飓风夹着滚烫的水沫,在林立的顶天立地的等离子光柱间疯狂呼啸,拔起了陆地上所有的大树……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然后我想象冲天而起的等离子体光柱时,想象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还有地球靠近木星时:
这宇宙巨怪在整个地平线上升起时产生的那种恐惧和压抑感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名记者后来写道: “不知是我身处噩梦中,还是这整个宇宙都是一个造物主巨大而变态的头脑中的噩梦!”
电影不仅忠实还原了原著中的“硬科幻”,还原创了一些“硬科幻”情节,尤其是电影高潮时的一处设想,虽然是原创的,但与大刘的技术风格高度统一(知乎网友“巴甫洛夫很忙”评价说是“粗粝的实用主义猛男气概”,深以为然),还带有一种莫名的燃感,虽然有点中二,但是很爽。
那么,有没有“不硬”的地方?也有。不过,《星际穿越》有非常“硬”的黑洞,也有“亲情让人穿越黑洞”这样非常“不硬”的戏码;《流浪地球》中的“硬”与“不硬”其实也是类似的。
2.“商业大片”
光有设定是不够的,商业片的重点是讲故事,让观众看明白。而情节,向来是大刘作品被改编为商业片时的一个难点,《三体》是如此,《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如前所说,《流浪地球》时间跨度大、牵涉事件多,根本不可能全塞进一部商业电影,在此电影做了惊人的大胆取舍——只截取了原著一段情节,然后进行了极富原创性的改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电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有铺垫和反转,所以不要以为看过原著就能猜到结尾,也不要以为电影没什么好剧透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其实《流浪地球》原著的其他情节也可以被改编为电影,这个原著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系列的提纲,开发《流浪地球》电影的续集或衍生电影。
我觉得即使从好莱坞的标准看,《流浪地球》也是一部堪与《后天》、《全球风暴》比肩的标准的商业灾难大片,故事完整,视觉冲击力强,情节紧张刺激。缺点也有,一是剧情有一些应该但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我认为有两处比较重大的,但就不剧透了,映后可以讨论);二是大部分角色都性格简单,其发展和转变也很简单。但这些都无伤大雅,没有影响我的观影乐趣。
3.“软科幻”
电影虽然被改编成了商业灾难片,但精神上也保留了很多大刘风格。
比如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地球发动机已经足够天马行空了,但人类在宇宙面前仍然不堪一击。
比如希望:即使濒临绝境,仍然要相信希望。
比如情感:支撑人类去面对“残忍”的宇宙的,正是我们熟悉的情感——父子、兄妹、战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情感。
这些主题,是很普世的,也被别人反反复复讲述过,但在大刘的笔下它们散发出独有的浪漫与纯粹。这是大刘的作品能走向世界的原因,也是这部电影(有一天)能走向世界的原因。
当然,电影对原著情节有取舍,对原著主题也必然有取舍。本片是一部情节有限、侧重娱乐的电影,必然要牺牲掉原著中一些严肃的主题,比如大刘对社会的思考。但我认为,原著本就是一部可以多角度挖掘的作品——在“我”所观察到的地球漫长的流浪历史中,有的内容就可以拍成娱乐片,有的内容就可以拍成严肃片,娱乐与严肃之间并无高下之分。粉丝可以凭个人的喜好,选择喜欢与不喜欢某种方式的改编,这是主观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改编好坏的依据,因为评判标准是可观的。
4.“中国科幻”
围绕“科幻”、“电影”的概念,已经说完了“硬科幻”、“商业大片”、“软科幻”三个关键词,这些都是有国际标准可以衡量的。接下来说说“中国”,说说《流浪地球》如何成为一部“中国科幻电影”。
外国科幻电影中,中国的形象也时有出现,比如《2012》、《火星救援》,可里面的中国总是有那么一股违和感,因为外国人的“复原”总与我们所感受到的真实有偏差。不只是外国科幻电影,其他类型的涉及中国的外国电影都会有这个问题。
还有一些中国科幻小说,用的是外国的名字、外国的背景——不是这样做不好,而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故事,就只能在外国的土壤上发生;发生在中国,就会有所谓的“违和感”。比如,你想写一个国王的故事,那他只能是一个外国人,或是古代人;你想让他是现代中国人,他就只能是一个总裁。
那我们中国的科幻故事又在哪里呢?
大刘说:“好的科幻是把最疯狂的幻想描述成新闻报道般的真实”,《流浪地球》原著就是一部纯正的、让你相信会在中国发生的故事;电影也完美地继承了这一点,没有任何违和感,让你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
有趣的是,我从电影中能看到《后天》、《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的影子,但电影有很多细节,比如地下城中的春节、学校、各种方言、交通规则等等,又让我感受到这部电影完全是中国式的,时常让人会心一笑。
这里说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预告片中出现的点。第一是很多中国城市得到了展示,让不少网友高呼:我们终于能毁自己的地标啦!
第二是大门开,舱内温度急剧下降,风雪灌入,贴在墙上的“福”字上了霜。这是一个颇有诗意的中国式表达,有一种绝望的美感。
映后交流时,导演郭帆还讲了一件轶事:与工业光魔交流时,对方对故事很好奇,因为地球要毁灭的话,美国人都是坐飞船跑的,可你们中国人却要拖着地球一起跑。郭导开玩笑说,因为北京房价太贵了,舍不得扔。
但是我们观众心里都知道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大刘所说的“中国人对故土和家的情感”,即使是在宇宙尺度上也不会变淡。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关于“毁灭”的电影要在大年初一上映吧。
结语
我是什么时候知道《流浪地球》牛逼了呢?在开场十分钟的时候。
当地球发动机启动,当大地上泛出星星点点的蓝光,当地球开始加速,离开太阳系时,无数种语言——汉语、英语、俄语等等语言的广播信号在宇宙间穿梭,它们都在诉说着同一件事:道别。
“再见,太阳系。”
“Goodbye,the solar system.”
“Прощай, солнечная система.”
……
看到这里,我突然流泪了。原著中本没有这一句话,但这句话就像是从原著中来的。大刘的宇宙浪漫主义,浑然天成。
于是我知道,这片成了。
于我而言,《流浪地球》也不只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它大概实现了我的几个小愿望:第一次把我喜欢的中国科幻作品搬上银幕,第一次拍出一部中国的工业化科幻电影。无论是对中国科幻而言,还是对中国电影而言,《流浪地球》的诞生,都是一件好事。而对于既是科幻迷又是电影迷的我来说……不用多说了吧,套用宋丹丹的一句台词:想当年,看今朝,我此起彼伏。
就是这样。
备注
有人可能会问,看电影需要补原著吗?我的回答是,电影《流浪地球》,我抱了6分的期待,感觉电影完成了7.5分,对于没看过原著或不了解中国科幻的观众来说本片观感可达8-9分——可能没看过原著的话,会更加被大刘的“粗粝的实用主义猛男气概”震撼的(笑)。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先读原著了解一下大刘的风格再来看电影,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