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是钓鱼者经常钓到的鱼类之一,对野生鲫鱼来说,不管是钓鱼还是吃,都是不错的选择,但真正的野生鲫鱼能长到一斤的比较少。由于增长缓慢,钓鲫鱼是钓鱼者梦想的事情之一。
但最近有个别网友在社交网站上搞大型凡尔赛,配图是一条大鱼,配文是问这条30斤的鲫鱼是属于什么水平,要吃多久能吃完?很多网友一看到就坐不住了,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鲫鱼的印象,难道鲫鱼还能变异?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的网友猜测是一条工程鲫,学名叫做湘云鲫,是以中国工程院刘筠院士为首,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鱼种,其不仅具有抗病强,耐低氧,食性广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在长速上比普通鲫鱼快3倍,体型也非常大,一两斤的只能算鲫鱼苗,但目前最大的记录只有十几斤重,离30斤还有较大差距。
人们纷纷怀疑是不是在造假?是不是拿其它鱼种来冒充鲫鱼呢?其实从外表上看,尤其是鱼鳞和鲫鱼极为相似,但要是看它的嘴巴和头部,就隐约能看出一点端倪了。经过对比查找,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一条来自东南亚的“鲫鱼”,当然这都是玩笑话,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做巨暹罗鲤,名如其鱼,它真实的身份是鲤鱼。
那它到底是什么来头?其实鲤形目是淡水鱼中最大的一个家族,包括4250个鱼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鲤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鲫鱼和我国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都是其中的成员。而巨暹罗鲤之所以能鹤立鸡群,凭借的就是其庞大的身躯,它是现存鲤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品种,轻轻松松就能长到2米,重达120公斤。少数个体能长到3米长,重达300公斤,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也曾一度被认为是鲤形目中最大最重的鱼类。
那么它长什么样子呢?用一个组合体来形容就是:鲫鱼+胖头鱼+龙凤鲤的杂交混合体,身体非常像鲫鱼,头部嘴部奇大像鲢鳙,尾巴鱼鳍非常大显得很飘逸的感觉。巨暹罗鲤虽然能长到很大,但基本上都以素食为主,比如藻类、浮游植物和水中的水果等。《河中巨怪》的主持人杰瑞米·瓦德也曾在节目中介绍过这种鱼,2018年,有消息称越南渔民捕获了一条重达125公斤的巨暹罗鲤,以3.12亿越南盾(约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掉了,折合一公斤在720元人民币!
原先这种鱼主要栖息在东南亚的湄公河流域,常见于大河流旁的大型池塘中,在繁殖季节会进入河道内,在其原产地是著名的食用鱼,所以被过度捕捞、而工业的发展也造成野生栖息地的萎缩,野生资源受到极大威胁,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再加上其看上去有点“姿色”,所以在水族观赏鱼市场也占有一定地位,野外的小巨暹罗鲤也被纷纷捕捉,而野外大体型的基本上看不到了,仅在2000年捕获过10尾。
作为柬埔寨的国鱼,红色的暹罗鲤更加稀少,21世纪世界上野生红暹罗鲤总共不到100条。2011年,这种原产于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极危物种。据说目前只存在于泰国境内的某些河流中,随着品种数量的急剧减少,当地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可以捕捞但禁止食用,所以才会有很多小鱼苗被用于出口。
而这条30斤的“巨型鲫鱼”也就是巨暹罗鲤了,可能是一些观赏鱼爱好者在不想养它的时候,将其放生在野外的水域,最后被一位幸运的钓鱼人钓获,不过这条鱼应该比较值钱,以上面越南渔民捕获的那条鱼的价格计算,差不多能卖到一万多元人民币,至于有没有人识货则另说。
不过对于钓鱼人来说,钓获它们才是最刺激的,如果水域中有这些鱼,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它们的生活区域来选择作钓区域,而小巨暹罗鲤多在生活小溪、沼泽中。在较深的钓点下杆,以水底有石子、砖头、水草的钓点为佳,桥面下,木桩旁也不错。基于它们的触觉比较发达,最好选择在阴天或者天黑的时候下杆,它们荤素都不忌,蚯蚓红虫钓起来相对方便一点,而深秋季节可以使用小虾来做饵料,以满足其储存脂肪过冬的习性。
不过位于泰国普吉岛附近有个埃克索巨物钓场,里面就有巨型暹罗鲤,游钓中国钓手李大毛大师就曾去钓过里面的巨物,当然也有很多想体验巨物的钓鱼爱好者,都会去和“鲤科第一鱼王”较量一番!
而对于水族发烧友来说,养巨暹罗鲤还是比较刺激和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它对于水温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主要是不能耐低温,要保持水温在25~28℃之间,由于是滤食性鱼类,所以对过滤系统要求比较高,以营造更快的流动水体。当然它们是不能和其它凶猛的鱼种混合养的,如果养得好就更刺激了,因为最长3米的鱼体得要多大的鱼缸才能装得下?
也正是对水域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目前我国并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只有在云南的少数地区有小规模的养殖,养殖难度较大。但这不排除在温度适宜的野外水域能长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