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科长:中国测试高超音速核导弹#综合国内多条媒体消息,最近英国媒体率先公开了有关中国导弹试验的信息,表示中国8月发射了技术先进的新型弹道导弹,展示了突破性先进水平的战略打击能力。
根据英媒爆料的信息,这种新型导弹系统由一个高超音速飞行器与长征运载火箭组成,由运载火箭将整个系统运送到近地轨道,然后导弹在近地低轨道待命,随后以“水漂弹道”多次加速重返大气层以高超音速滑翔的方式实施了打击试验;随后英媒补充道:这次试验的高超音速导弹最终并没有命中目标,战斗部脱靶落到了距离标靶大约20英里(约30公里)的位置。
虽然关于这则爆料的真实性目前各方并没有给出很正面的回应,不过结合最近披露的一些消息来看是比较真实的,在8月份也就是英媒声称的发射试验的那个月,美国空军部长发出警告,称“中国在轨道打击能力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同期美军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警告称“中国的高超音速核武器对美国本土防空构成巨大挑战”;随后印度媒体陷入狂欢,跳出来强行加戏称“中国正发展新型战略打击武器对抗印度”,还给此次试验打上失败的标签并加以嘲讽。
而最近中方也对此作反应,10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回应道:这不是导弹,而是一个航天器,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性的航天器试验,用以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的相关技术,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的企业都进行过类似实验。
至于说哪一种口径为真?事情大致的框架是比较清晰了,解读的结论自然取决于立场;或者说,航天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相当一部分可以军事化应用的领域,发射卫星与发射弹道导弹本质上其实就没有任何区别,无非是弹道导弹需要的火箭比冲更小一些,不需要将弹头推送到近地轨道而已。
同样的,如果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就认为中国发射了一枚先进的战略打击武器,那反过来讲,其技术原理与美国历史上研发的航天飞机其实没有多少区别,那是否可以说美国的航天飞机是另一种形式的“轨道打击平台”呢?
此次进行的试验其成果同样是既可以应用在军事领域,也可以应用在航天领域的,本质上无非就是将一定的载荷送上近地轨道然后使其重返大气层,硬要说的话也可以看作是发射了一架航天飞机然后让这架航天飞机再入大气层撞击目标标靶。
不过这种技术确实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一些高超音速导弹事先发射升空并使其在近地轨道高度待命,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入大气层命中目标,相比传统的弹道导弹发射命中模式更强的突防能力并且难以预警防御,相比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因为从大气层外的近地轨道开始加速,所以突防速度会略高一些,并且因为加速开始于大气层外,现有的导弹预警体系很难预警。
比如说现在的美国本土防空反导体系就是针对苏联建设的,主要重心放在北美方向上,而对南极方向不太重视,理论上讲新的大气层外低轨道待命—再入打击模式的新型打击平台可以再发射后经由南极轨道再入,从美国本土的南方进入美国领空,以现有的美国本土反导体系显然是无法应对的。
对此美军高层心知肚明,毕竟他们自己也开发了包括HTV-3X、X-37B等在轨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原理上与此次英国媒体报道的东西也没有本质区别,但这种新技术的军事应用前景可能并不如一般的陆海空基发射的弹道导弹。
因为将载荷送出大气层需要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更有可能的应用方式,是与传统的弹道导弹与高超音速弹道导弹配合,作为突破敌本土防空反导体系的先锋,瘫痪其反导体系为之后更大规模的战略打击扫清障碍;但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其实难免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因为真要说起来,美军也发展过相似的技术,只不过因为对核武器投送平台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暂时还没有说把在轨飞行器武装成导弹的需求罢了。
就中方的回应来说,仅仅将其看作是一个导弹未免有些有眼不识泰山,借此技术发展更高水平的、具有更广阔民用商用前景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更符合中国的作风,稍微有点技术就拿来军用化,其实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了,只不过有些国家格局太小,总以自己一贯的做法解读中国的航天试验,根本理解不了“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