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时间新闻记者吴家祥郑家荣通讯员赵洛正是一个特别的绿色日历。一天问答,365日精心保护眼睛。
12月22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共同合作编写的《2021眼科日历》正式发布。
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还有浙二眼科中心11个学组的医生代表,与钱报健康读本团队共同见证了眼科日历的诞生。因为,这本散发着绿色馨香的日历,是双方的智慧结晶。
这是一份最新眼科百科全书:从出生到老年,一切和眼睛有关的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吃枸杞能护眼吗?我孩子配戴OK镜会影响眼睛发育吗?桌子上放一盆绿色植物,能护眼吗?白内障可以预防吗?护眼灯可以预防近视吗?……
关于眼睛,你是不是有“十万个为什么”?
浙二眼科中心的医生们,每天门诊中都会遇到带着大量问题而来的患者,但又苦于时间有限,无法一一作答。于是,他们决定:写下来。
这是一本沉甸甸的知识处方,眼科医生们厚积薄发,倾囊奉献对患者们的关爱。
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领衔、浙二眼科中心11个学组近60位专家参与编写眼科日历。专家们各自分享“护眼秘笈”,白内障、眼屈光、角膜眼表、青光眼、斜弱视、眼底眼眶等领域,你想到的想不到的关于眼科的种种疑问,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这是一本让人“不舍撕不舍扔”的日历。
从一年前开始,眼科日历就开始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上每天滚动推出,历经一年多的沉淀中,这本眼科日历的线上阅读量近800万,并且收获了无数粉丝。有人留言道:原来眼睛也要防晒啊!有人留言说:替我的眼睛谢谢每天更新的眼科日历!更多人留言:涨知识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从‘看得见’的要求提升到‘想获得美好视觉’的追求。从孩童到老人,希望眼病防治理念可以深入千家万户。”姚克教授说。
这是一本见证医媒联手创新的日历。
钱江晚报总编辑邓崴表示,要特别感谢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一路同行的各位医生,感谢他们为群众送上了这本宝贵的眼健康“知识处方”。他同时欣喜地表示:“今天发布的这本眼科日历,是医媒联手做好健康科普的又一合作成果。”
从斑马鱼爱眼客户端上线到云诊室系列视频科普,再到如今的眼科日历,医媒联手探索健康科普新语境,浙二眼科中心和钱江晚报一直在路上。
2021,我们希望通过与浙大眼科医院、浙二眼科中心的深入合作,进一步聚焦眼科领域,共同把斑马鱼爱眼APP、钱江晚报健康读本、小时新闻云诊室打造成为更优质的眼健康科普窗口和服务平台,为更多人送去光明。
这本珍贵的眼科科普宝典,可谓最佳的新年礼物。
那么,如何获得?在此,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两种免费领取方式:
1、进入小时新闻APP,点击“城市日历”-“积分商城”兑换;
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朴素的道理做科普,让患者少受误导少受伤害
这群有爱心的医生,写出最实用眼科日历
沙晓通的门诊来过一个孩子,父母带他去做一种声称可以治疗近视的训练,然而之后的3个月,他的度数竟涨了100多度;王玮接诊过一位60多岁的阿姨,来看白内障,问诊时她拿出一张A4的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问题;林琳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年轻女孩,她们做了医美后,发现眼睛受伤了,后悔不已,连声说:“早知道……”
沙晓通、王玮、林琳都是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的医生。他们,正是这本厚厚的眼科日历背后的医生。关于眼睛365问的这部科普大作,凝聚着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近60位医生的心血。
每天门诊中,眼科医生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有人带着“十万个为什么”而来,有人一知半解延误了治疗,更有人因为认知误区受到伤害。
“希望能让大家便捷生动地获取科学的眼科知识,少走一些弯路。” 王玮说。
正如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所言:医生不仅要能开医学处方,还要会开知识处方。在他带领下,这群特别有想法有爱的医生,开出了一张张不同寻常的知识处方。
科普就像一朵小浪花,保护一双双明亮眼睛
沙晓通是眼视光医生。眼视光,也是眼科日历中涉及问题最多的领域之一。
翻开2021年眼科日历,多日和眼镜有关的科普,都是由他执笔完成:刚近视要不要戴眼镜?是不是戴了眼镜就去不掉了?眼镜是要整天戴,还是只在上课时戴?……
平日里,来找沙晓通就诊的大多是近视小患者,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家长们问得最多的。
在2021年眼科日历的科普中,沙晓通尽量将每一条都做得接地气:既解释原因,又提供解决办法。三言两语,但一针见血。
“很多家长对近视的认识误区还挺深的。”沙晓通感慨说,有时候,这种误区会给小患者们带来伤害。
沙晓通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八九岁的小患者,被父母带来就诊时,眼睛已经近视快300度。
“家长说之前两个月带他参加一个培训机构的近视训练,说通过这种视力训练,就可以控制近视发展,不用戴眼镜。”
这种近视训练采用的方法包括红光照射、穴位按摩等。没想到两个月过去了,花了三五万元,孩子的近视度数不但没有被控制住,反而涨了100多度。
做父母的后悔不已,但是孩子的视力已经不可逆。沙晓通也只能在心里叹息。这个时候,他就想,如果孩子家长能稍微了解一些关于近视的知识,就不会走这种弯路。
“关于青少年的眼视光,这些年我们做了很多科普,但每次门诊还是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所以更促使我们要不间断地持续地去做科普。”
倪海龙是浙二眼科中心视光部主任,十多年来,他一直带领团队做护眼公益讲座:进校园、做讲座、创作漫画书籍……
对于那些近视的各种伪科学和谣言:青少年近视能治愈、近视度数能降低、近视戴镜越戴越深……倪海龙每年都不厌其烦地去辟谣。
“这样的科普就像一朵小浪花,落到一个孩子身上,就能保护一双明亮的眼睛。”
看似简单的问答,却给他们带去光明
王玮是浙二眼科白内障学组的副主任医师,她是最早一批参与眼科日历创作的医生。和很多同事一样,王玮每天的日常都安排得满满的。但她还是尽可能抽出时间,认真梳理出了许多关于白内障的科普知识。“我们宣传了很多年,还是有不少患者觉得:白内障要长熟了,才能做。所以,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四五度的硬核,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术后恢复慢,对手术效果也有影响。”
有一位60多岁的阿姨,找到王玮时,双眼白内障已经很严重,视力差到只能看到双手在眼前挥动。
她说,大概10年前就知道自己得了白内障,但听人说,滴眼药水可以治疗。阿姨问王玮:“为什么我滴了这么久眼药水,眼睛却越来越看不清了?我还打电话问过厂家,他们说,让我继续滴就是了。”
王玮有些哭笑不得,又惋惜阿姨被耽误了这么久。她为阿姨做了手术后,阿姨的视力恢复不错。
这次的眼科日历中,王玮特意科普了“白内障可以预防吗”的内容:白内障是伴随年龄出现的一种眼睛自然老化现象,最终还是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其实,很多患者是非常想了解关于眼睛的一些知识。”王玮在门诊时曾遇到一位老人,问诊前掏出一张A4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问题:白内障手术后能不能吃鸽子?术后要不要戴眼镜?……
“有时候时间有限,很多问题不能一一作答。能通过更好的渠道,把这些眼科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患者了解到,是那最好不过的。”
这也是王玮参与眼科日历的初心:用简单的语言做科普,浅显易懂;每天一页,潜移默化。
网上信息太繁杂,医生梳理出最实用答案
“很多患者其实连怎么正确地滴眼药水都不太了解。”浙二眼科中心角膜及眼表疾病专业组的林琳副主任医师说,曾经有一位老爷爷,将眼药水瓶直接对准并碰触到眼球,导致药水瓶口一次次戳伤角膜,病情“越治越重”,“如果不是门诊亲眼见到,真是很难想象。”
林琳在门诊时,会经常遇到一些二三十岁爱美的女孩子。
“她们做医美,做美瞳线、做半永久眼线,却不知道这些操作很容易引发干眼、睑板腺的炎症甚至是慢性萎缩等。还有人得了干眼症,网上搜索一下,一对照,觉得自己眼睛发炎了,是结膜炎。”
林琳说,如今,看起来,大家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什么都可以在网上搜索获得答案,“事实上,网络上的信息太繁杂,每个人的眼部情况又不尽相同,很难去分辨对错,所以又极容易走进误区。就像一些女孩子,给眼睛做医美之前,看到网络上的好评很容易动心,但却不知道美丽之下隐藏的危害。”
迎风落泪是得了眼病吗?眼睛干涩,旁边放个加湿器有用吗? 眼里红血丝和眼妆有关吗?……这些都是患者关于眼表和角膜方面时常问到的问题,实用性很强,又接地气。
“我们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科普,患者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起码能让大家意识到,在给眼睛‘动刀’等有创操作之前,先咨询一下眼科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尽量少受伤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