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国春研究员
灾害情况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发生的M9.0地震是日本观测史上最大的地震。
以日本东北地区沿岸为中心,受灾波及宫城、福岛、岩手等8县。震后发生大规模海啸,其中相马观测到9.3米以上、宫古8.5米以上、大船渡8.0米以上海啸。东日本大地震受灾范围广,灾后有10都道241市町村适用日本灾害救助法,远超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的2府县25市町。由于道路、产业链中断,以及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导致灾害扩大,此次地震受灾具有“复合型灾害”的特点。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时间长,由于日本东北地区人口高龄化严重,第一产业比重高,集中了汽车、电子机械等零部件生产的小企业,受灾后恢复重建困难。东日本大地震死亡17729人、失踪2559人,是日本二战后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
东日本大地震受灾严重原因之一在于防御能力严重低于预期。日本防灾制度以灾害预测为基础,根据历史灾害情况划定风险地图,政府根据当地风险地图设定避难场所以及防御措施。风险地图也发放到每家每户,根据日本调查,有51%的国民参考风险地图确定自己的避难方式。2004年发布的《宫城县地震受灾调查报告》预测宫城县最大可能发生8级海沟型地震。然后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实际的海啸浸水地区,在很多地方比如仙台市和石卷市都比海啸危险图标示区域广,也导致了很多避难场所受灾。
灾后修改防灾制度
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提高了灾害风险预测级别,重新制定风险地图。根据东日本大地震灾害损失、人员伤亡调查和沿岸避难意识调查等,修订了大规模地震灾害预测及对策。主要措施包括设置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重新考虑核政策;修改灾害对策基本法、海岸法和水防法。提高地震海啸应对标准,根据最大规模灾害预测准备地震海啸洪水等的应对措施。
避难所图例图示标准化。日本避难场所包括“指定紧急避难场所”和“指定避难所”。指定紧急避难场所是临时避难的设施或地点,指定避难所是可以长期滞留的设施。东日本大地震前日本对此并没有明显区分。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严格区分了“指定紧急避难场所”和“指定避难所”的图例,并对避难场所适合何种灾害避险都做了明确标识。日本地理院网站公布了全国相关避难场所、避难所等。日本中央政府督促所有地方自治体完成指定避难所的设立,截至2019年10月1日日本全国有78243所指定避难所,并制定了避难所运营指南等。地方政府也加大了避难所物资储备。
图例:日本防灾白皮书(2020)
启发国民减灾意识。日本居民避难行动调查发现,对于能够根据灾情自主判断转移到地势更高的避难场所的民众,避难效果更好。为此,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更强调对国民减灾意识的启发,强调应急避灾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多做主观判断,提出“自己守护自己的生命”的口号。同时,日本为让国民更广泛地参与减灾,创立“地区防灾计划”制度,呼吁社区和企业、志愿者组织等合作,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地区减灾体制,并鼓励其制定、提交地区减灾计划。
对我国的启示
东日本大地震虽然受灾严重,但是也检验了日本减灾措施的有效性,即重视建筑物抗震设防,采取多重海啸预防措施。
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高,因地震导致的人员伤亡极少。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的人员伤亡主要是因海啸死亡或失踪,2011年11月日本宫城县危机管理科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次地震宫城县死亡9462人,其中因地震导致的死亡仅4人。由于宫城县平均37.06年发生一次7级以上地震,宫城县极为重视建筑物抗震设防,并通过提供抗震加固补贴等措施,促进民居抗震加固。
多重海啸预防措施,减少了海啸导致的人员死亡率。由于宫古县历史上多次发生海啸,沿海很多地区修建了防波堤,以田老町为例,1896年、1933年和2011年海啸导致的人员死亡率分别是83%、20%和5%。町政府认为,防波堤虽然在东日本大地震中有损失,但是在减少人员伤亡上还是发挥了作用。另外,日本注重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在社区安装高音喇叭播报海啸预警,规范预警信息传达语言,根据海啸风险图开展居民海啸避难演练,建立社区弱势群体台账,发挥消防团等志愿者帮扶优势。这些综合措施,提高了居民海啸后应急避险的效果。
东日本大地震受灾情况显示,防震减灾科普要注重提高住房抗震性能的宣传。结合当地地震风险,引导居民了解自己的住房、工作单位等相关区域的建筑抗震性能,结合具体情况思考避险路径、避险措施等。
防震减灾科普也要注重居民生命安全宣传。2015年全国调查显示,家人是否安全是我国居民在地震发生后最关心的事情,科普宣传、逃生演练等应注重家庭减灾规划的制定,结合应急避难场所等考虑如何避灾。同时,主管部门应该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实际设施开展摸底调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可使用性。
来源:中国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