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传染病考试中的礼泉复工复产答卷。
初夏已经到了,超长莺飞了,传染病的阴霾在礼川大地上逐渐消失。
车间内机器轰鸣,农田里疏果套袋,袁家村游人如织……当地通过创新举措,综合施策,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为有效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礼泉县年初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五个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复工复产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协调推进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指挥体系流畅高效。
该县按照“1136”发展战略,践行“五个扎实”要求,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谋项目、上项目,推进工作进度,全县137个重点项目累计开工112个。醴泉泥河生态治理项目、礼泉县城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高小山民俗博物馆等项目加快建设。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先”,全县承担市级重点项目30项,已开工27项,雅奇红木家具、信实创展建筑新材料生产线项目、陕西通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全县51户规模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复工率100%,返岗人数3789人,规下企业复工复产56户,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休闲娱乐场所陆续恢复正常营业,复工复产率95.8%。
脱贫产业遍地开花
礼泉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产业脱贫上持续发力,通过逐户研判,精准施策,创新模式,合作发展。按照“51150”战略,构建“优质苹果、礼泉御果、时令水果、高端果蔬、小河酥梨”等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群。
全县按照政府主导、支部引领、合作经营、抱团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园区带动型、股份链接型、能人领办型、干部帮联型、自主发展型五种合作模式。依托袁家、白村、肖山、烽火等23家现代农业园区,构建省级园区为点、市级园区串线、县级园区成片的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对所有贫困户全覆盖。并加快农村撂荒地集中整治,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2450亩,提升群众的经济收益。毛浓勤、王东红、董成气等一大批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有的还成了产业路上的致富引路人。
目前,全县已发展特色经济林果3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打造了现代休闲农业、科技农业、设施果蔬、山地优质苹果等31个特色基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规模养殖场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68家,家庭农场141家,带动7829户贫困群众共同发展。
乡村旅游势头良好
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礼泉县创新发展思路,找准突破点,聚焦发力点,确保商贸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逆势而上的优异成绩。截至4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23.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56万元;五一节期间,袁家村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实现收入2250万元,全县共接待35.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9970万元。
该县不断提升A级景区的体量和质量,不仅启动了昭陵博物馆扩建工程、昭陵文化遗址公园等建设项目,还加快了烽火、白村等旅游村落的后续工程建设,推进烽火御马苑、甲胄文化园。与此同时,依托旅游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繁荣,发展田园综合体、田园艺术景观、创意农业、家庭农场等农耕体验业态,精心打造山底御杏、永坪御桃、小河酥梨、前山御石榴等特色园区。
在做好旅游产业的同时,更是紧抓文化包装,主动打好宣传仗,先后整合挖掘各类民间演艺和小戏文化资源,组建旅游宣传队伍、唱响礼泉好声音,并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型自媒体以及博主、网红、媒体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聚焦宣传。
郭创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