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与柳宗元同登进士,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结果一同遭贬谪,历尽坎坷。从以往写的诗中看,有揭露黑暗的,也有写励志发奋的,但写得最精彩的还是山水田园和真挚情爱的诗。
他的诗精炼含蓄,意境开阔,诗意浓郁。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这首《望洞庭》,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展现出诗人的奇思异想。在春花烂漫的四月季,欣赏诗人笔下清丽的洞庭湖,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的“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青螺”是青色的田螺,本诗是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青螺一样。
诗的意思是:一眼望去,洞庭湖水光月色交融,水天一色,在和风中,水面像未磨的铜镜,玉宇无尘。青山映衬着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浮在水中的君山,像白银盘里的青螺,独具风味。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通过对洞庭湖飘渺宽广,山水相映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驾驭文字的功底。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交融部分写起,表现出湖面的开阔渺远。秋夜皎洁的月光下,洞庭湖的水是澄澈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相辉映,犹如琼田玉鉴,呈现出空灵、飘渺、宁静和谐的境界。这是“湖光秋月两相和”的句子,所包含的诗意。在这里,诗人的“和”字用得相当工炼,展现出水天一色,似玉宇一般的,无尘融合画面,而且似乎把“水国之夜”的节奏也隐约地露出;他把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也传达给了读者。
接下来描写湖上的风光,迷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清幽温柔的景象。在月光的投射下,别具朦胧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的比喻,补齐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试想,如果湖面狂风漫卷,激浪滔天,湖光和秋月就无法成趣,也就没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上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放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这样的写法,是诗人用语的匠心,如果光写君山的绿树如何与湖中的水倒影,显得浅薄。但把君山比作青螺就很形象,螺是不规则的形状,与一望无际的湖面相映,就多了一道奇特的风景,与毫无遮拦的湖面相比,显得生动有趣。
此诗的特点,全诗纯然写景,不穿插典故之类的。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把洞庭湖的突出美景,写得活灵活现,趣味盎然。
本文由爱文化的小驹原创,头条号首发,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