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一段几分钟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视频内容中引起争议的部分是当时的中国首富王健林对着一位年轻的县长说:不用说了,我直接每年固定给你5个亿,然后你自己去分得了。
大家都知道以房地产起家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是一位企业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他对着一位年轻的县长说出这样“危险”的话呢?这“5个亿”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万达的算盘
众所周知,万达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的企业,而他的董事长兼创始人王健林更是一位极具商业头脑的企业家。能从自己这一代开始涉足房地产,。
并且在2015年以369亿美元的身家一举拿下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最靠前的华人,王健林自身还是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
在某节目中,当时的王健林就讲述了自己的发家史,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乃至华人圈的首富的呢?
据王健林自己回忆,原本当兵的他在1986年转业以后,就在一个在地方政府做市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在他任职期间,国家推出了一个特殊的政策,叫做停薪留职。
这个政策当时是为了鼓励人们经商提高经济活力,政策实行大概五年。不管是机关干部,大学老师还是其他工作,只要自愿下海做生意,就可以保留五年的工作职务。
这个制度一经推出来,王健林就有了想法,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当时各个部门都鼓励经商,当时的政策也很利于自主创业,一方面他确实一直有下海的想法,思考过后他瞅准时机选择下海经商了。
因为王健林本身就具有商业头脑,并且当时处于时代的风口,他在短短一年之后便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王健林在第二年便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辞职。
为什么选择辞职呢?王健林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他看准了旧城改造是一个前景很不错的项目,其次当时的经济正处于即将发展的初期,把握好这个风口就会有很大的成功的几率。
在1988年的时候,当时我国正处于旧城市和新城市交接的一个时期,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原本的旧城区已经残破不堪,在这个环境中,吸引不到人们来经商。
而王健林当时在找到大连市政府之后,表明了自己想要对旧城区进行改造的想法,政府部门当然不会随意的给他就批下指标。
为了验证王健林想法的可行性,当时他们先让王健林把市政府旁面的一个很破旧的棚户区进行改造,看改造结果再考虑王健林的想法可行性。
当时自称是被逼上梁山的王健林在和团队一起商议之后,对棚户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没想到改造的成果竟然很不错。因此,当时的政府也就认可了他的想法,把指标给批下来了,而王健林带领的万达自此就开始步入了旧城改造的项目。
面对这种多家公司都避之不及的改造项目,王健林决定要进行不一样的改造,他要盖和当时的大连完全不一样的居民楼。他在原本的居民房格局基础之上加了明厅明卫,并且每间房都安装了防盗门,把原本的木质窗棱改成了不锈钢质地的。
当时大连的房子大多都是以前比较传统的装修风格,王健林所推出的房子无疑成为了当时更时髦的一种选择。就这样,在当时大连最好的房子也不过每平一千零几十块的市场之下,王健林所建的房子就一下卖到了1500元一平。
然而面对这样高于市场的价格,大连市民竟然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将房子抢售一空。后来根据财务结算,当时他这一批房子纯盈利了1000多万元。要知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000万元可以不夸张的说相当于现在的十亿左右了!
初次涉足房地产,王健林就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据他自己的说:“房子还才在坑里面,我们哗哗钱就到手了,那时候没有按揭的说法,就是全套,一次性还款全套。”
后来尝到甜头的王健林还陆陆续续做起了其他方面的生意,比如他还曾经做过变电站设备、电梯厂,还涉足过医药,还有大家所熟悉的大型商超。在涉足了各种各样的产业之后,他最后还是选择做商业地产。
在采访中,他表示最终还是选择做商业地产是因为自己白手起家就是靠的这个行业,相对来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行业还是熟悉的。这就样,王健林所带领的万达集团逐渐发展成了如今这个超大的规模。
在近几年,随着发展的需要,扶贫工作,成为了各个地方全力推进的一项主要工作,近几年关于扶贫的话题也是我们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个话题。有很多企业在享受到时代红利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号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企业扶贫工作。
万达,作为一个大型企业,自然在响应号召助农脱贫方面不甘落后。在经过多次考察之后,王健林看到了位于贵州的丹寨县。
贵州丹寨县作为一个极度贫困的地区,肯定是最需要助农脱贫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它的生态环境非常良好,作为还没有被开发的地方,丹寨县不仅有山还有水,生态环境没有受到现代化的工业化污染,村民的整体民风也很淳朴。
王健林作为一个在商业地产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商人,他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有着敏锐的嗅觉,丹寨县缺的正是一个被外界看到的机会,假如有企业能对丹寨县进行合理有规划的开发,那么丹寨县这个地方将是大有可为的一片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丹寨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很多,如今我们正在全力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将传统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势必会吸引很多人前来游玩体验。
因此在经过考虑和商量之后,王健林意识到丹寨县的环境和民风很适合在这里建造一个旅游度假区,加上各个企业都在帮助地方脱贫。
假如万达集团能够在这里建造旅游度假区,提高当地的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的旅游创收,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情对于万达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2014年,万建林亲自带着自己的团队前往贵州丹寨县,在这里,他要和丹寨县当地的工作人员商讨万达集团在这里投资建造旅游小镇帮助当地实现脱贫的方案。
当县长遇到首富
在表达完来意之后,丹寨县当地的工作人员自然是欢迎万达前来开发投资的,毕竟假如旅游小镇一旦建成,那么当时有很多村民就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外出打工了,这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很快,双方便就此项目组织了一场商讨会,面对万达前来投资的意愿,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大力支持欢迎的时候,此时,贵州丹寨县的一名年轻的县长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位县长就是徐刘蔚,徐刘蔚在一众年纪比较大的政府官员面前显得尤为年轻,在1982年出生的他是一位典型的“80后”。在湖北出生的他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学习社会学,随后他在本校攻读了硕士研究生。
2009年毕业之后的他来到贵州参加了工作,他曾经在贵州政府办公厅担任职务工作多年。2012年被调到贵州丹寨县进行工作,年轻的他在工作方面表现的很不错,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2014年,时年32岁的他成为了贵州丹寨县的县长。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人们的讨论,毕竟当时的他是整个贵州省最年轻的县长。上任县长之后的徐刘蔚也常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丹寨县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如何让当地的百姓尽快脱贫,生活更加美好。
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徐刘蔚清楚的明白,面对丹寨县这个贫困县,只有自己不断的耕耘,真正为民众着想,丹寨县才可能摆脱贫困县这个帽子。
在想这些的时候,他也明白丹寨县这里有好山好水好文化,只是现在的丹寨县缺少的是一个机会。
因此在得知王健林要率领万达集团来丹寨县投资之后,身为县长的徐刘蔚还是很开心的。毕竟万达作为一个超大型的企业,在商业化方面,王健林应该是更加有经验的,他准备在会议上面好好的探讨一下万达来投资的事情。
然而就在万达方面提出关于投资建造旅游小镇,以及帮助当地人脱贫的具体措施之后。这位年轻的县长感到有些不赞同的地方,他在会议上面公开表示:万达集团在丹寨县所有投资的产业以及相关的利润都不能从丹寨县带走。
除此之外,万达集团在这里产生的税收都要上交给丹寨县财政部门,而旅游小镇产生的利润都注入到成立的丹寨县万达基金里面,这个基金同时由万达集团和当地县政府共同监管。每年首先提出基金使用计划,经过审核之后再到万达总部进行审批。
或者是前几年万达在丹寨村的收入就采用一个最简单的普惠政策进行惠民。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在当地所取得的盈利按照人头直接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每个老百姓获得的就是拿到手里的钱。
面对这样的要求,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健林坐不住了,他表示,万达在丹寨县进行投资之后所获得的利润如何合理的实现转移支付,也就是说这些在当地所获得的利润如何有效实际的惠及到当地民众,这个问题仅仅靠简单的普惠政策是行不通的。
他表示,万达在对口帮扶这个事情上面已经有二十几年的经验了,以他过去这么多次的帮扶经验来看单纯的普惠政策只是让一部分民众脱贫了。
在人口基数更大的丹寨县,王健林不认同这样的做法。假如只能让一部分人实现脱贫,那么旅游小镇的投资就是没有意义的,而对于丹寨县的扶贫来说更是没有意义的。
随后他更是用直白的话语在商讨会上公开对丹寨县县长表示:与其这样费劲吧啦的在丹寨县搞,那还不如干脆拉倒,自己什么也不干。我每年固定给你五个亿,拿着这个钱自己去搞。
此时的王健林又说起了经典的小目标,他表示,对万达来讲,五个亿很简单,只要万达集团稍微节约一点成本,随便出台一些措施,集团内部就可以省下来五个亿了。如果就是简单单纯的普惠政策,那么万达来丹寨县进行帮扶还不如直接将这五个亿直接分给老百姓来的快。
只是这样下来,丹寨县这个地方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即使是五亿元如果平均分发到每个老百姓手上又能人均分到多少呢?
因此双方就如何更好的帮助丹寨县这个地方脱贫而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最终在双方的努力之下,贵州丹寨县和万达集团于2014年12月签订了扶贫协议。
丹寨现状
转眼间,距离万达与丹寨签订协议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那么丹寨县是否在扶持下完成了脱贫?当初要建造的万达旅游小镇如今又是怎样呢?
双方一经签订协议,万达方面就对丹寨县进行了投资建造,最终丹寨旅游小镇在2017年7月份成功开业。在开业的前几天,面对着焕然一新的小镇,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短短几天就吸引了将近二十万游客前来游玩。
随后万达又结合丹寨县独有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了一系列好玩的项目,让游客在游览山水的同时还能体验苗族的蜡染技术、锦鸡舞、古法造纸术以及体验当地的传统服饰和音乐、舞蹈等,这些富有传统文化魅力的项目立马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现在的丹寨县早已摆脱的贫困县的帽子,人民的生活也更加的幸福,并且这种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模式也为丹寨县以及周围的地方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现在看来当时对丹寨县发展有争议的双方人员心里面都是为了将丹寨这个地方发展的更好,希望当地的人民生活的更加富足,正是因为双方的及时有效沟通和结合实际情况的探讨,丹寨县才把握了发展机会,走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