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腰带系在人体的中部位置,除了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装饰功能,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古代官员的官服中,腰带也是区分官阶高下和地位尊卑的重要标志,历代史书的《舆服制》,都把“带”列为官服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阐述。
古代官服中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带,一种是革带。
一、大带
大带,以丝帛制作而成,主要用于束腰。大带之制起源很早,商周之时便已有之,上自天子,下及士人,礼见朝会时都需要系大带。史普君前面介绍过的冕服、玄端等礼服,在穿着时都要用到大带。
大带
1.大带的等级分明
根据《礼记》的记载,大带从尺寸、色彩、材料到装饰均有定制,用时视身份而异,等级差别十分显著。天子、诸侯、大夫都用白绢缝制的大带,但是天子的大带要加朱红衬里,外白而内红,且整条大带都有镶边,环腰部分镶红边,下垂部分镶绿边;诸侯的大带只用白色镶边;大夫的大带只有下垂部分可以有镶边;士只能用帛练为带,且只能在带的最下端镶一点边。大带的宽度也有规定,大夫以上的带宽四寸,士以下的带宽二寸。
天子素带,朱里,终辟;(诸侯)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礼记·玉藻》
(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练,广二寸。”)
2.大带是“绅士”之源
大带的系束方式是由后绕前,于腰前缚结,然后将两端多余的部分垂下,下垂的这部分,在古代便称作“绅”,因此大带又名“绅带”。“绅”的长短也是区别身份的重要标志,一般为腰到脚面长度的三分之二,身份越高,垂绅越长。一般来说,士为三尺,小吏为二尺五寸。
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礼记·玉藻》
绅在古人眼中有着深刻的含义。绅带不仅仅是一条衣带,同时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汉代文献《白虎通义》中说:“所以必有绅带者,示谨敬自约整。”意思是说,人之所以系绅带,是为了表示做人谨慎、对人恭敬、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只有具备了这些道德品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绅士。
二、革带
革带,即用皮革制作的腰带,主要用于系佩。
1.革带的种类
早期的革带一般叫鞶带,以带钩相系结。齐桓公即位前曾经被管仲一箭射中腰上的带钩,他咬破舌头口喷鲜血装死,骗过管仲,争取到了回国的先机,后来又不计一箭之仇,任用管伸为相,才成就了霸业。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就有腰系革带的士兵。
鞶带与带钩
腰系革带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士兵
带钩的质地有玉、石、青铜、铁等,有鎏金、鎏银、错金、错银、包金、包银、雕刻、镶嵌、彩绘等多种制作工艺,装饰华丽,工艺精巧,精美绝伦。
各种带钩
战国以后,带钩演化成了环形,附有扣针,称为“带扣”,或“带鐍”。用时将皮带伸入扣内,然后插入扣针即可。从外观上看,和我们现代用的皮带扣已经十分接近了。
(西汉)有翼虎纹银带扣(云南省博物馆藏)
魏晋南北朝以后的革带,除了用带扣系结外,还在带上增加了很多装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一种叫蹀躞带,即在革带上装上多个挂环,用以悬挂各类杂物,非常实用,是男女老少通用的腰间佩饰,也为隋唐官服所采纳。
蹀躞带
在北朝后期和隋代初年,皇帝多在常服上用十三环蹀躞带。2013年在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出土的一件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是目前国内唯一完整的帝王十三环蹀躞带。
隋炀帝墓出土的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
唐代蹀躞带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而且一定要把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七种东西挂在上面,称为“蹀躞七事”。
蹀躞带上面挂了很多零碎东西,走路时容易发出声响,显得不够庄重。为了避免发出声音,就需要走小碎步。后来就用“蹀躞”一词形容小步疾走。
唐代安元寿墓中的壁画
另一种叫銙带,因在革带上装饰了不同质地和数量的銙牌而得名。銙带的带身称作鞓,唐代以后大多用彩色布帛包裹,所以有红鞓、黄鞓及黑鞓之称。
定陵出土的明朝万历皇帝玉革带
定陵出土的明朝万历皇帝黄鞓大碌带
銙带的带尾钉饰在革带尾端,用以保护革带,除具有实用价值外,也兼具装饰价值,带尾常被制成笏板头部的形状,因此也称“笏头带”。腰带系束之后,带尾必须朝下,以表示自己对朝廷的顺服。
笏头带
2.革带之制
隋唐以后,銙带成为古代官服中最能够体现等级差别的一种腰带。
唐代銙的主要质料有玉、金、犀角、银、鍮石、铜铁等,其材质和数量是区分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
(唐高祖朝)一品、二品銙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银,庶人以铁。
(唐高宗朝)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新唐书·车服志》
两宋继承了唐朝的銙带之制并进一步细化,等级增至20余种,材料、装饰、色彩都很讲究。宋代革带的名称和种类极多,不同的官品佩戴不同的革带,等级十分严明。
带,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玉带不许施于公服。犀非品官、通犀非特旨皆禁。铜、铁、角、石、墨玉之类,民庶及郡县吏、伎(技)术等人,皆得服之。其制有金球路、荔枝、师蛮、海捷、宝藏,金涂天王、八仙、犀牛、宝瓶、荔枝、师蛮、海捷、双鹿、行虎、洼面。束带则有金荔枝、师蛮、戏童、海捷、犀牛、胡荽、凤子、宝相花,金涂犀牛、双鹿、野马、胡荽。犀有上等、次等,以牯牸为别。——《宋史·舆服志》
明代的革带参照唐宋之制而略有损益,仍以金、银、犀、玉、角等作为区别品官级别的主要标志。
(文武官公服)腰带:一品玉,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明史·舆服志三》
明代的革带讲究"束而不系",就是按照制度规定做一个比腰还要粗很多的大圆圈悬挂在身上,像个"呼啦圈"一样,完全失去了实用性,成为权力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清代皇族有独特的带色制度。按照规定,在朝会场合之外,宗室系黄带,觉罗(爱新觉罗后裔)系红带;如果获罪遭到革退,革退宗室者系红带,革退觉罗者系紫带。一般的旗人系蓝带、黑带。但是上朝的时候,官员都要在袍服外面罩上补服。清代官员的补服,都是直筒样式,不系腰带。
三、古代腰带蕴含的文化内涵
腰带不仅从形制上呈现了历代官员不同时期的等级身份,也从材质、色彩、扣环饰物等方面再现了中国严格的政治制度和伦理观念,其明尊卑,辨贵贱的作用更是清晰而直白。
不仅如此,古代的布带与革带还蕴含着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早期布带的地位是高于革带的。布带柔软体贴,富有弹性,对人的约束更像是道德伦理,所以文人喜欢系布带;而革带则严格规范,可丁可卯,对人的约束仿佛是法律法规,所以军人必须系革带。隋唐以后革带的地位才开始提升。但是在重大朝会和祭祀活动中,仍然要系大带,也就是布带。
一条窄窄的腰带,也被古人赋予了如此丰富而深厚的含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