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所有的中国节日都是“儿童节”。不是吗?节日好吃,有趣,最令人兴奋的当然是孩子们。
而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认为最特别的应该是七夕节,不止是因为有凄美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还因为七月七可以吃到一年只做一次的、保存最久的、回味悠长食品——巧饼子。七夕节又叫“女儿节”“乞巧节”。现在称中国的“情人节”是商家的运作,从尊重传统节日的角度,本人不认同。在过去,男女的婚配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可能出现“情人节”呢?封建社会的女儿要“三从四德”,“巧”是女儿的立身之本。织女是“巧女”,是女儿的偶像,所以才有“乞巧节”之说。
我老家山东招远就叫“七月七”,但七月六日过,问过母亲为什么?母亲语焉不详地说,是喜鹊传错了消息。所以七月七这天看不到喜鹊,它们被王母娘娘惩罚,躲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互相用喙拔脖子上的毛,七月七后看到的喜鹊脖子上都没有毛。
我问母亲,你看到受过惩罚的脖子上没有毛的喜鹊吗?母亲笑而不答。这是我最早听过的说错话要受到惩戒的故事,从此对王母娘娘也就没有好印象,但说错话的秉性改不了。
不愉快总是短暂的,特别是看到油香撩人的美食。家乡七夕美食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炸”。
1.炸面鱼
面鱼就是油炸面饼。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传统做法,发面里加点盐,切成大小均匀的长方形。入油锅炸至两面金黄,面饼膨胀鼓起。还有一种叫“油布面鱼”,发面比前一种软很多,也更好吃。但前一种可以当做礼品送亲友,各有所长。简单的面鱼里藏着大学问,好不好吃,好不好看都能看出这家主妇巧与不巧。
初六这一天,整个村子都弥漫在油香里,在艰苦的年代里,那味道真的让人陶醉。
2.炸麻花
老家的麻花也叫麻叶,与现在市面上卖的像绳子的麻花不一样。将加了芝麻、白糖的面胚擀成薄片,切成长方形,两两重叠,纵向切三刀,将一头从中间的切口套进去,反过来即成,油炸后香、脆、甜。
面鱼可以当饭吃,麻花是零食,各有分工。
3.炸巧饼子
这是为孩子们专做的美食,也是孩子们最爱过七月七的原因。大人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心灵手巧,做“巧饼子”以乞巧。
巧饼子做起来比较麻烦,要先备齐七种颜料。
绿色最好找,鲜嫩的菜豆叶榨汁即可,菜豆叶汁还有股特殊的清香。
黑色用乌米,乌米是高粱秸上长的天然颜料。
那时不像今天有紫薯、红心火龙果等,红、黄、紫等色需要用人工颜料,在七月七前的集市上可以买到。现在看来卫生堪忧,那时候谁懂啊,传统面塑里颜料是必须。
制作“巧饼子”,要把发好的面分成几等分,分别揉进颜料,不停揉,直到揉匀揉透。
然后把各色面搓成细条,拼在一起,用刀切成大小不等的块状,再用筷子夹成不同的形状,呈现七彩缤纷的“花花世界”。
配色也很讲究和谐之美,老妈就告诫:“绿配紫,不如一泼屎”。粗俗吗?也许,但这印象太深刻了,从此我穿衣配色就很忌讳“绿配紫。”
做好的饼胚也要经历最后一道工序“炸”。炸好后的不是马上就吃,晾凉后按照家里孩子的多少分成几等分,一般能分十多个。让孩子自己用麻绳串起来,挂在堂屋用来搭毛巾的绳子上晾着。为了防止粘连发霉,饼与饼之间用一小节高粱杆间隔。
挂起来的巧饼子是孩子们意志力、人品、性格的检验。有的孩子可以吃半年,有的孩子半个月就吃完了。吃完的孩子,看到绳子上挂着的兄弟姐妹的巧饼子,会想出各种办法去“蚕食”,因此闹出许多笑话在父母间流传。
据说,七月七的晚上都是阴雨天,是看不到牛郎织女相会的。但我们也从母亲那里知道了怎么寻找这两个星:
这两颗星在天河(银河)的两边,牛郎星在河东岸,前后各有一颗小星,那是牛郎挑着的两个孩子。不远处有一个菱形的云团,那是织女扔的织布梭子。织女星在银河西岸,要大一些,身边有个拐型的星系,那是牛隔子。相比较,梭子的位置要离牛郎远一些,因为女人扔东西准头不如男的。
为什么定格成这样?当时的情形是,织女接到王母娘娘的命令,赶回天宫。牛郎知道后挑着两个孩子冬哥与春妹追赶。眼看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簪子一划,牛郎的眼前出现一条大河,把二人隔在了两岸,织女随手扔出了手中的梭子,牛郎也扔过来牛隔子。恩爱夫妻就这样被生生拆散。
古老的神话讲了几千年,有血泪也有憧憬: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