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经写过著名的诗篇。“宁可吃肉,也不能没有粥。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我自命好吃,常以吃货之心揣测:东坡爱竹,或许不只因为竹子清新高雅,还因为有竹就有笋,有笋就有了各种与笋有关的家常美味。果然在另几首诗中,苏轼暴露了他古典资深吃货的本质:“相携烧笋苦竹寺”“好竹连山觉笋香。”“好竹连山觉笋香。”用来形容奉化大堰、溪口两个镇再合适不过。清明前后,满山的笋破土而出。山民们戴着斗笠,背着蛇皮袋,清晨上山采春笋。觅笋是一种极大的乐趣,新出的笋,有的肥圆,有的细长,有的躲在泥地下,有的藏在草丛中,每一次发现都带着一番欣喜。采满了一大袋,日头也高起了,于是怀着收获的喜悦,跋山涉水扛回家。三五妯娌,围在一起边聊家常边剥笋。
门前是石板路,石板路边是一茬一茬盛开的春花。洁白鲜嫩的笋从碧绿的笋衣里剥出来,脆生生的,有一种山野的清香。笋在清泉中洗过后,越发显得圆润玲珑。这时,灶上的大铁镬已经洗刷干净,柴爿也劈好了,正等着笋下锅呢。鲜笋的吃法不计其数,笋季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不会少了一碗精心烹调的笋。但会持家的主妇们已经考虑到没有笋的季节,如何能让饭桌上也有笋香相伴。
于是羊尾笋干应运而生。制作羊尾笋干,可以选用毛笋、黄壳笋、乌笋、雷笋为原材料,尤其以龙须笋口感最佳。做羊尾笋必须选择肥白肉笋,去除青杆笋和虫蛀笋。用刀紧靠老节上方平整切除,留空心头,以使烧烤后能使笋干呈扁平状。去节时,一定要保证笋肉的嫩度,老嫩以下刀时手感重轻而定,长度以20—25公分为佳。去壳清洗后的笋以100斤笋放30斤盐的比例放好,浇上5到10斤水,盖上锅盖,用猛火烧烤3个小时。
嫩笋本身就富含水分,在食盐和高温的作用下,水分逐渐渗出,笋身逐渐变软。待完全熟透,则打开锅盖,隔段时间用铲子把笋上下翻动一遍,让笋、笋汁和盐得到充分的搅拌。此时锅台上蒸汽腾腾,笋香随着炊烟袅袅飘出,村落和小镇都沉浸在诱人的香气中。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小火慢炖,随着水分的逐渐减少,笋身变得细小干瘪。于是主妇们端来大竹匾,把烤干的笋均匀摊放在竹匾上,把多余的卤汁去掉。
羊尾笋最忌在太阳底下晒,一晒,笋就变黑、变硬,失去了鲜美脆爽的口感。一定要在火坑上放进一些余热未熄的炭火,把竹匾放在火坑上,慢慢热着,把笋干里最后的水分蒸发掉。虽然是最后一道工序,但把握好温度十分关键,既不能温度太高,让笋干变焦,也不能温度太低,笋干里还有水分残留,天长日久就会霉坏。所以经常要守在火坑边侍弄上一个晚上的时间,才能大功告成。这样做成的笋,十多厘米长,模样很像羊尾,故名羊尾笋。放进铺有草编围垫的木桶内,约一个月后,即为白如棉花、清香四溢的羊尾笋干了。羊尾笋干富含蛋白质、磷、钙和多种维生素,是滋阴凉血、清热化毒的好食材。羊尾笋干和芋艿头、水蜜桃齐名,是奉化三大土特产之一。
羊尾笋干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传说北宋时,四明山区有一个孤儿叫山籽,寄养在伯父家。16岁时,伯父病逝,山籽与伯母相依为命,靠经营一片竹林为生。有一年春笋旺发,卖又卖不出去,吃又吃不了那么多,怎么办呢?
于是山籽与伯母在烤制咸笋的过程中,做出了羊尾笋。据地方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奉化溪口锦溪、下跸驻、桕坑等地已经大量制作羊尾笋。奉化羊尾笋运到宁波位于旗杆弄的申茂行、祥茂行销售,深受外地客商和各地居民青睐。此后,羊尾笋在甬、沪一带盛销不衰。
如今,奉化市已经把羊尾笋干腌制技艺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溪口锦溪村村民丁传松,因为技艺精湛,系统全面,成为了政府指定的非遗传承人。作为绿色天然无污染食品,羊尾笋早已远销海内外。在没有鲜笋吃的季节,人们把羊尾笋干在水中泡发了,做成种种佳肴。例如撕成丝,撒上点味精,浇上些许麻油,就是一碗解暑可口的凉拌菜,用来下泡饭极佳。切成丁,配上雪菜或西红柿煮成汤,这汤马上就有了笋的鲜香。若是天凉了,买上一刀肉,和羊尾笋一起在油、盐、酱油中慢慢熬煮,肉的脂香渗入笋的纹理,笋的清香又解了肉的腥膻,真是让人口齿留香,百吃不厌。
有情怀有闲情的人家,到了岁末,捉一只老鸭杀了,和羊尾笋干一起慢慢炖了,趁着窗外雪景,暖融融地吃下去。那鸭肉倒还是其次,那笋干吸收了鸭汤的香气,再加上自身的鲜脆,咸滋滋脆生生,无比有嚼头。咬在口中,真让人觉得人间乐事,莫过于吃。平凡中尝出无限滋味,简单中蕴藉绵长隽永,这就是奉化羊尾笋的境界。平平常常的日子,只要餐桌上有一碗羊尾笋,心境就一片开阔,仿佛满眼都是“好竹连山觉笋香”。
来源 奉化日报
作者 杨洁波
摄影 王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