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各类影视剧作品中,我们很容易从服装造型就认出对方是否来自权贵,无论中国还是欧洲,其中最体现身份地位的物件就是——扇子。
无论是中世纪的公主,还是中国古代宫廷的格格,她们手上无一例外都拿着扇子,这些扇子到底什么来头。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中国古代的扇子,看看独具特色的中国扇子,是如何把欧洲人迷得“五迷三道”?
欧洲折扇上的中国元素
扇子是我国为数不多跨越上下级阶层的物件,它既是百姓随手可得的夏日乘凉神器,也是贵族阶级显示高贵气质的最佳摆谱配饰。
古代的扇子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有芭蕉叶形、葫芦形、方形的。而扇子的制作材料更是五花八门,竹子、木头、羽毛,甚至象牙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也能制作成扇子。
古代扇子的普及程度之高,甚至赶上了古人的鞋子。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并没多大差别,相隔千里的欧洲,对扇子也青睐有加。
近些年在广东工艺博物馆展出的“中国风”扇子,汇集了来自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近九十把珍贵的文物扇子。
在这些精美绝伦的扇子背后,体现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大融合背景下,唯美精致的“中国风”所折射的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
公元前三千年,欧洲就已经出现制扇产业了。也就是说,当罗马人和希腊人在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时,随时会拿出扇子来给自己降降火。但那时还没有携带方便的折扇,而是团扇。
直到十五世纪以后,欧洲人才受到中国折扇的启发,制作出第一把折扇,两百年后,欧洲人已经不适用又大又占地的团扇了,集体改用折扇。
但这些折扇可不是普通民众消费得起的,当时的折扇多采用贝壳、象牙等材料制作而成,更有钱点的还会镶钻。
由此衍生出一个行当,扇面绘画师。
当时许多欧洲的扇子中都会将传统的中国元素纳入其中,这其实和当时人们对中国艺术的极致追求有关。
随着中国制作的陶瓷、丝绸等流入欧洲,西方人对这个远在东方的神秘国度很是向往,不少西方制作的工艺品中,但凡出现中国艺术特色的元素,其价格都会翻几番。
除了“烂大街”的陶瓷和丝绸外,中国的家具、墙纸等陆续经由丝绸之路来到欧洲人面前,其中扇子的出现,最让欧洲人惊奇。
如此清新脱俗的创作,居然能在扇子上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这种中国的传统工艺,确实让欧洲人大为赞赏。
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如果某人家里的摆设上,全都是来自中国的墙纸和瓷器,用的都是中国风的扇子,这人肯定是个有钱又有品位的主儿。“中国风”几乎成为当时欧洲上流社会最酷的代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物馆展出的折扇中,有几件来自公元十八世纪的纸面折扇,里面清晰地刻画着古代中国人的花鸟鱼虫、田间劳作等画面,当从图案上看,这就是中国最传统的民间刻画。
可奇怪的是,当时的扇面绘画室可是连自己的镇都没出过的人,怎么可能见过中国中呢。
不仅如此,这些人很有可能连亚洲人长啥样,都不知道,但在折扇的刻画上,却把独具中国特色的神韵描绘得惟妙惟肖,丝丝入扣。再仔细一看,原来画中的人物虽然穿搭上是中国元素,可每个人的面孔却是西方人的脸。
在欧洲商人看来,中国人的脸长什么样无所谓,只要把体现中国元素的花鸟鱼虫和风土人情往上面倒腾,这把扇子的“中国风”就算到位了,也正是因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风的迷之崇拜,才会出现这种“外国脸,中国风”的另类中国元素。
中国制扇技艺震惊欧洲
你以为只有如今的软件巨头才会使用“made in china”这种生产方式吗?
早在十八世纪时,欧洲人就见识了中国制造的威力。当时的欧洲人已经不再执着于扇子的流水线制作水平,而是朝更为精细的扇面设计上发展。
另外,他们认为,中国制造的商贾在材质和成本上,更加物美价廉,于是放弃了生产扇骨这道工序,转而向中国广东地区进口,再由绘画师后期创作。扇骨的元素,则是根据欧洲反馈流行趋势,或中国风,或欧洲宫廷风。
还有一件“曝光度”极高的羊皮折扇,更是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件来自十七世纪末期的折扇,其扇面是由法国人制作的,但可别小看法国人的艺术创作才能。
扇面上的蝴蝶、孔雀,都是用羽毛贴上去的;而具有中国元素的花轿、石拱桥等造型上,还别出心裁地用亮片点缀。甚至在扇面上别出心裁地以云朵的方式做了镂空的设计。而当扇子的主人掩面时,就能悄咪咪地从透明的“云朵”中窥探外界。
不得不感慨,在当时欧洲制作扇面上,可是把艺术创作和实际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呀。
“出口转内销”的扇子风潮
随着中西方贸易的交流不断扩大,其触角也延伸至身处中国广州地区的市场。原本这些只供给欧洲市场的折扇,由于产量倍增,便急中生智地“出口转内销”。
但老板可不是忽悠中国人,为了迎合中国南方人的审美喜好,还专门采用了广东地区流传多年的经典技艺。
不仅嵌入象牙、玳瑁等多种装饰,还在扇骨的用料上增加了檀香木和黑漆描金等多种材质,一经发售,这种折扇成为广州当地的抢手货。
许多影视剧作品中描述的老广东使用的扇子,正是此种机缘巧合下才出现的。
当然,最受青睐的当属一种被翻译为“普锐斯扇”,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扇子的整个构造都是由象牙制作而成,没有所谓扇面和扇骨的概念,一体化的设计概念成为当时广州市场上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产品。
当时来自一位来自德国的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道:“这项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颠覆了我对象牙的认知范围,如此硬邦邦的东西是怎么把它弄软的!”
而中国制扇产业也由最初的订单加工,逐步转变为成品订做。
中国的样板扇再次成为欧洲市场的紧俏货。据欧洲史料统计,当时欧洲市场对于中国这种成品扇的需求由十八世纪的几百件,上升到上万件的订单量。
可也正是如此,中国的成品扇大量进入欧洲市场,也对当地的制扇行业造成了冲击。使用扇子最普及的英国,是这次受冲击最大的国家。
英国制作商曾不止一次在媒体和工会上抱怨中国扇子摧垮了他们的行业,呼吁禁用中国扇子。
可当时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哪管这些,物美价廉才是王道。于是,短短十年时间,欧洲各国的制扇行业,基本都被中国制造所压制。
“个性化定制”成为新宠
直到十九世纪,中国成品扇依然是欧美国家的宠儿。但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只有中国一家独大,法国的制扇行业也是当时世界的顶级水平。两个国家在扇子制作上几乎成为当时的霸主地位,难分伯仲。
可细看下来,中国制扇行业从细节化入手,让法国对此俯首称臣。当时曾有媒体报道“漆面扇,中国是最好的制作产地,各种材料如骨制、象牙、木头等的雕刻技术中国至少领先世界十年水平。就算是民间用的普通扇子,中国的配色与做工,同样无可比拟。”
这一顿毫无底线的“彩虹屁”吹捧下,中国制扇行业在当时走在了世界之巅。
除了通过东印度公司大量订购中国外销艺术品,在18至19世纪的广州外销品市场中,买家已经有了在外销品上订制专门纹饰图案的需求,著名的广彩纹章瓷就是其中的代表,外销漆器、银器也是如此。外销成扇也出现了这样的“私人订制”,以迎合买主的喜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随着欧洲审美观念的加强,他们不再局限于风格统一的扇面设计。
于是中国制造商再次发力,他们发明了可以订做图案的个性化需求。
一时之间,这个大招彻底让欧洲人疯狂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各种图案纷纷“爬”上扇面,让欧洲人对中国元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不仅如此,在后来的商业贸易发展中,中国的漆器和陶瓷行业,全都以定制化为主打,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定制开启了中国成品扇的外挂之路,各种各样款式、材质的扇子纷纷远销海外。甚至还有欧洲人要求在扇子上刻字,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英文字体、图案都成为中国扇子上的个性化定制元素。
结语
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扇子在欧洲的热销,也印证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中西方文化大融汇的现代,西方国家的服装配饰总能找到各式各样的中国风。
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中,中国元素以其独特且精致的特色让全球人为之叹服。
参考文献:
《欧洲史》
《欧洲中世纪简史》
《马可波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