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玩家”一词已经不仅限于原本的“player”含义。
有那么一群人,在天南海北、千奇百怪的领域,探索着属于自己的“玩法”,玩出特色创意,玩出酣畅淋漓。
一起跟着新闻晨报·周到“头号玩家”系列,走近我们身边的玩家小伙伴。
他有着近20年的单板滑雪运动经验,曾与苏翊鸣同台竞技,并在今年成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赛事解说;
他也热衷于水上冲浪和陆冲运动,是在全网收获十几万粉丝的极限运动博主。这个月底,他就要去参加社交媒体平台组织的户外大型活动——“外人节”,与玩家们切磋交流。
拥有中科院博士后经历的他其实本职工作是在大学教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他课堂的主要内容。
他叫闫子奇,一位玩转单板、滑板、冲浪板的板类运动资深玩家。失重感、多巴胺、挑战极限的成就感和速度与激情之后的释放......他有太多无数次扛起板子投身“高山和大海”的理由。
从几乎垂直的坡道滑下,肾上腺素飙升
要说闫子奇第一个接触的板类运动,倒不是滑雪,而是最最常见的陆地双翘滑板。“其实我是一个运动能力比较差的人,小学初中的体育都不及格,跑步也不太好。但是滑板就是你不用跑步还能感受到速度感的运动。”2000年前后,那是一个还没有多少人知道滑板的年代,上大学的闫子奇迅速被这项又新兴又“非常适合自己”的运动吸引。
后来去吉林大学读研究生,闫子奇发现东北的冬天寒风萧瑟大雪纷飞,给滑板运动带来了很大局限。但林海雪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恰好为单板滑雪提供了绝佳的场地。两项运动的基础动作和装备相似度极高,于是,换了一块板子,闫子奇的课余爱好从“在平地上出溜”变成了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雪场驰骋”。
雪地的滑行相较于陆地更丝滑,从山顶滑下时的高速和失重感让当时的闫子奇感受到了“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跟着身边的资深玩家每天重复练习,竟也丝毫不觉得枯燥。“新手玩家都有一个蜜月期,在那个阶段能力提升很快,进步带来的成就感让你好像感觉不到累,就想着每天都去玩,根本停不下来。”
从初级道到高级道,从自然雪场到单板公园里形态各异的U型池、跳台、障碍地形,闫子奇逐一“打卡”,乐此不疲。“我去过太多地方了,比如新疆的丝绸之路雪场,那里有中国最具挑战的雪道,从上面看下去几乎就是垂直的。国外的话,全世界最好的雪场在日本,欧洲也有很多。”
滑雪爱好者动辄会在当地度过一两个月,以等待合适的天气和滑雪条件——“当地的降雪量要足够大但又不能下个不停,雪过天晴之后的粉雪场地是最好的,雪质最松软。天气也必须干燥,潮湿的环境下雪质会变粘稠,导致滑行速度变慢。”北京崇礼、吉林松花湖......闫子奇常常会利用寒假时间去当地呆上两周,“到最后场地已经不再是挑战了,更多的还是挑战动作的技术难度。”
闫子奇还记得自己挑战的第一个难度动作是前空翻360。从高处跳台滑下,中途一跃而起,在空中旋转360度落地。这需要玩家足够的爆发力、优质的空中姿态以及对落地角度和平衡的精准把控。这是闫子奇在有了四、五年雪龄之后才尝试成功的动作。
“就是一遍一遍在刚下过雪的蓬松雪地上尝试,摔了也不疼。在空中起跳旋转的那几秒其实大脑是空白的,全部是靠练习时积累的肌肉记忆在做动作。等到真正落地站定之后,才意识到,天啊,这么难的动作我竟然完成了。”
从“和苏翊鸣同台竞技”到“解说苏翊鸣奥运夺冠”
从2004年起,一次次尝试更复杂的赛道、一次次挑战更难的动作,永远有进步的空间,永远有惊喜出现,这吸引着闫子奇不知不觉已经积累了快20年“雪龄”,拥有了世界单板联盟裁判、新西兰单板教练等头衔。
谈起滑雪经历里的高光时刻,他提起了和苏翊鸣在2015年的一次同场竞技。那是一场可以获得国际雪联积分的训练营结业赛,汇聚了当时国内不同年龄段的滑雪高手。“当时还是非常紧张的,因为前面有人不断做出高难度动作,自己也想要把训练的最好水平发挥出来。”一番激烈的较量之后,闫子奇获得了比赛的第四名,冠军就是当时只有11岁的苏翊鸣。
“我经常能看见他跟着爸爸在雪场上训练,五、六岁就能做和成人一样的动作,七、八岁就能滑大跳台,苏翊鸣简直是为单板滑雪而生的人。”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成为了雪上运动的新秀。而巧合的是,当转播画面中的苏翊鸣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的同时,闫子奇也在线上赛事解说频道里用声音见证着那个荣耀时刻。
“那种感觉很奇妙,你生活里曾经一起训练比赛的朋友,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还获得了金牌。既看到了中国冰雪未来的希望,也感慨自己好像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了历史进程中,回想起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时光,与有荣焉。”时隔半年有余再说起这段经历,闫子奇还是难掩心中激动,热泪盈眶。
单板、冲浪、陆冲,板类运动教会我如何失败
有了单板滑雪的经验,尝试起其他板类运动就变得触类旁通起来。当夏日来临,闫子奇的板子就滑到了海面上。索道划水、尾波冲浪、传统冲浪......为了在海浪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原本不会水他特地提前学了游泳。
在冲浪的诸多玩法中,借助自然海浪的传统冲浪难度最大。玩家需要学会“读浪”,掌握启程、划水、起身的正确时间点,站立后也需要根据海浪的方向调整姿态和平衡,刚入门时一天可能要摔个上百次。“夏日的艳阳里,喝着冰镇饮料,看到浪好就抱着板下水,在海浪和海风中尽情释放,是很惬意的体验。”
但和滑雪一样,冲浪也对户外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玩家常常需要离家数日长途跋涉,寻找一处适宜的场地。当远行时常受到客观因素制约,一块可以模拟单板滑雪和水上冲浪体验的陆冲板成为了城市中人近几年的心头好。闫子奇也在今年成功入坑,还研究出了很多教学视频,在社交媒体与粉丝分享。
“陆冲板和普通滑板最大的区别就是转向系统非常灵活,前轮的大幅度扭转可以让玩家完成很多滑板无法完成的动作,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在水面滑行的错觉,不但普通玩家可以有多重体验,很多冲浪运动员也会用陆冲板在陆地上模拟训练。”
在陆冲教学视频合集里,闫子奇最先分享的攻略就是“如何摔倒”。事实上,所有的板类极限运动的第一课,都是“如何正确地失败”。
首先在运动前要穿戴好完整的护具、头盔。运动中当你感觉可能会出现失衡或者失误时,不要恋战,要提前学会弃板并有意识地向前摔倒。双膝跪地的跪摔动作可以多加练习,变成条件反射,当觉察到不妙时可以很好地做到自我保护。
极限运动的危险性是玩家需要用心体悟的功课,随着运动经验的丰富,闫子奇越来越体会到的反而是“敬畏”。
“曾经有一次冲浪时遇到了台风,浪高一米五。因为我自己身高一米八,心想这个浪高应该没什么。但当在排山倒海的海浪里像滚筒洗衣机一样被卷了三四圈,才体会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我们常常在做成一个难度动作之后,误以为是自己挑战大自然成功了。其实并不是,是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在她的怀抱里挑战自我的机会,一定要心存敬畏,循序渐进,不能对高手们的炫技好高骛远。”
也正是因为在体验板类极限运动时会经常面临失败,闫子奇也锻炼出了一颗强心脏:“有时一个动作重复很多次也没有学会,心态是非常崩溃的。甚至都想把板子砸了,怀疑自己为什么要玩这项运动。但是当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还是会拿着板子再出发,因为当你挑战成功了一个动作之后的成就感是非常美妙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这样,板类运动带给我们极致的释放之余,也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再次爬起来。”
在我们采访之后的几周时间里,闫子奇的社交媒体依旧保持着高频率的更新。他还在学习新的陆冲动作,挑战自我极限。
——“接下来还有哪些动作要挑战?”
——“其实只需要明天比今天有进步就可以了,和自己的较量是没有尽头的。”
头号玩家系列往期报道:
第一期:神笔马良不用笔!只要敢“想”,普通人也能成为“AI插画大师”
第二期:盲盒抽不到隐藏款就自己“改”!她从“改娃博主”玩到了“翻模博主”
第三期:“玩了40多年,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魔都一年一度蟋蟀交易季开启,老爷叔们又来挑虫了
第四期:绿茵场上你飞我追,飞盘玩家情有独钟的Nice Catch
第五期:两年跑遍上千家独立咖啡馆!他在魔都咖啡馆中做“环球旅行”“时空穿梭”
第六期:从宝妈到皮划艇玩家、教练,她带你打卡国内10个皮划艇胜地和绝美水上风景
第七期:从地铁寻宝到城市寻宝,“遗失”出去的礼物80%都有回应 !她希望把“礼物掉落”的快乐分享给更多人
第八期:破译邬达克密码,爱上Citywalk!脱口秀演员最爱逛上海小马路,来一次美丽的邂逅
第九期:一城一杯拼出“个人网盘”,收藏城市杯100+!咖啡杯玩家:像咖啡一样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