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朋友#
近年来,在国内掀起一场“日漫翻拍”风,众多广受欢迎的日漫接二连三地被翻拍成国产片,《猫眼三姐妹》、《彩云国物语》、《月刊少女野崎君》、《干物妹小埋》等日漫也即将被国内真人化。之前的《NANA》、《网球王子》、《深夜食堂》、《交响情人梦》等广受欢迎的日漫都惨遭“翻拍”毒手,无一幸免。
近日,改编自日漫《一周的朋友》的真人版国产青春电影于6月18日上映。恰逢毕业季,吸引不少人前去观看。可是,大家观看后的反响和评价却都不尽人意,不少观众表示“剧情离谱”,直呼“毁原著”!
中国影片《一周的朋友》讲述了在胜华高中的复读班上,新来的转学生林湘之(赵今麦 饰)吸引到班上的学渣徐又树(林一 饰)想跟她做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徐又树和宋晓楠(沈月 饰)、蒋吾(汪佳辉 饰)发现了林湘之患有一种奇怪的疾病,她对朋友的记忆只能维持一周。
为了帮助林湘之,他们四个人成为朋友,联系在一起,却不料发现一个更悲伤的秘密。影片根据日本漫画家叶月抹茶创作的同名漫画《一周的朋友》改编而成,原作讲述的是对朋友的记忆仅有一周的藤宫香织,和想跟她交朋友的长谷祐树间的青春物语。
《一周的朋友》早在2017年就被日本翻拍成真人电影,此次已是二次翻拍,相对之前的翻拍来说,简单了许多。
首先,中国影版《一周的朋友》将故事环境中国化,把设定改在了高考复读班,相比原著中的初中生设定来说,面向的受众更多。影片中的几位主角名字也都直接借鉴了原作中的名字,将其谐音化翻译而来。此外,影片后部分增加了不少原作之外的内容,带有反转,对一些追求共情的观众来说还是可以的。
事实上,中国影版《一周的朋友》基本只借用了原作中失忆、写日记的两个设定,除此之外,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都脱离了原作,可以说是和原作没什么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会遭到“原作党”观众纷纷怒言道:“难看!毁原著!”。而且这部电影整体剧情生硬,剧情推动略显刻意,细节经不起推敲,很多地方让人看着尴尬,比如观众吐槽不断的划船溺水情节,两个不会游泳的高中生偏偏去往荒凉偏僻、没有工作人员的野湖划船,这一段剧情设计实在令人迷惑。
该片前半部分普普通通,算是常规的国产青春片,问题和不足主要集中在后半部分新编的剧情上。
新编的情节将故事重心转移到女主失忆的原因上,并围绕其展开讲述,情节离谱,狗血爆表,整部影片都偏离了原有的方向。突如其来的回忆片段,毫无缘由的校园暴力,男女主感情的纠缠,完全又落入国产青春片俗套,又是一部“青春伤痛片”。可以看出编剧在改编上,是有花心思的,不想直接照搬原著,可是在剧情处理上,还是走了国产青春片常有的老路,又将青春的定义、故事的重心聚焦到了校园暴力、男女恋爱等青春伤痛文学元素之上。
原作对“朋友”这个概念的探讨理解,对“朋友”关系的细腻刻画,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和关键,更是其独特出彩、获得大众喜爱的原因。然而,影片改编直接抛弃作品的核心观点,大量注水,魔改的剧情显得又矫情又降智,不真实无逻辑。
动漫改编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将“二次元”的故事放在“三次元”的世界,通过“三次元”的人物来演绎呈现极其困难,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不是光人物Cosplay、剧情照搬、名字谐音就能够处理好,呈现出一部能看、好看的作品。且不说国产翻拍日漫如何,就连日本本土翻拍,也是翻车连连,毕竟“二次元”的故事是虚构美好的,有太多“三次元”世界不存在、难以找到替代的东西。
另外,中国和日本的社会环境、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日本校园生活翻拍成中国式青春故事本就不适合,如果本土化处理不好很容易令观众感到尴尬不解。
作品最初的核心设定极为重要,改编不是乱编,如果忽略核心设定,东编一点西凑一点,就难免会把影片变成“四不像”。动漫翻拍电影一定要保留原著核心,合理中国化,而《动物世界》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例子。
《动物世界》改编自日漫《赌博默示录》,不仅做到剧情“神还原”,而且将人性呈现方式改编成以动物视角来展示,充满新意。虽然剧情整体不如原著扣人心弦,但新编的剧情适应了中国国情,主角人设融入了中国式元素,剧里人物的语言表达更加接地气,情感的刻画也更能引起共鸣。所以,翻拍不能盲目照搬原作,要着重设计剧情和刻画细节,符合中国受众的情感诉求,以缓和中外文化差异造就的违和感;但如果像国产影片《一周的朋友》一样,把原作剧情改动得不合理,也很难被国内观众所接受,获得喜爱。
总之,翻拍需要把握好原作剧情和改编之间的分寸,结合中国本土国情,基于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对故事背景环境、人物形象、生活方式等进行恰当的改编,使人信服和认可。
最后,希望业内对于日漫翻拍还是慎重选择,毕竟翻拍也需要改编,其耗费的精力并不比原创少,如果有资金有资源,比起翻拍日漫,不如直接选择原创,这样的结果可能会更好点。同时也希望日后的翻拍片能够多借鉴学习成功例子的经验,学会处理好剧情逻辑安排,用心打磨出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呈现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