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看见某报的一篇文章没?说实话,每次看见类似的文章,鱼sir的心都会紧一下,倒不是担心孩子看了这些书,童年被毁了,
而是想着:完了,孩子能看得好书又要变少了♂️。
抱着这样的心情,鱼sir点开这篇文章,想看看是谁家的“倒霉蛋”,被盯上了。
结果,竟然有《不一样的卡梅拉》。
鱼sir想说,这可一直是孩子们抓着家长读的口碑好书之一呀。
《谁家有了这些书,走路都要绕着走,生怕被孩子捉去读书了!》
这套书,鱼sir也仔细评测过,没啥大毛病呀。
如果有,那就是吹毛求疵。
比如某报文章提出来的,《不一样的卡梅拉》有很多不文明用语,“肮脏的家伙,在我揍你之前,赶紧滚远点!”“你吓唬不了我们,有本事你就过来呀!看我不把你打成肉酱!”
先不说把这些句子单独拎出来“批斗”,本就不成立,因为这些句子都是在故事中,有上下文的,即你得在故事语境中,看这些句子是否恰当。
就说,你家孩子学会了这些“不良用语”,能怪《不一样的卡梅拉》?
好,咱退一步,就怪《不一样的卡梅拉》,那家长帮助孩子纠正不就好了吗?有必要以这种诛心的方式,“抹黑”一套明明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的书?
真的,有多少家长,苦于找不到孩子爱看的书呀。
鱼sir之前强调过,孩子不爱看书,很少是孩子的问题,大多时候是书不行。
好书的乐趣其实远远大于刷短视频,看动画。
如今能有一套书,口碑不错,还出圈了,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书本身的价值吗?
莫非大部分家长都是“瞎子”,就新闻报道中的“周女士”和某报是人间清醒?
评论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我想,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和“滚出去”这样的表达绝缘,而是孩子哪怕看到会说,但选择不说。
更耐人寻味的是,报道中的另一个例子。
有家长说《中国童谣》绘本版的画风太诡异,孩子“害怕”。
虽然,鱼sir也不赞同过于诡异的画风,但出版社给予的解释,我能接受:
《中国童谣》这本书中的插图,出自8至15岁儿童之手,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图像参考中国原生态或各民族的版画、绣片、年画等……因为这本书中选载的中国民间童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年代久远,与现代人的审美有一定差距。
但凡创新,就难免会遇上翻车,毕竟没有前人尝试过。
而真正有创意的作品,就诞生于这样的处境。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看到更多元的儿童作品,可以好好反馈建议,与出版社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上来就批评:
仿佛出版社干的这些事情,都是有意为之,也不懂啥叫去粗取精,美好与健康。
鱼sir承认,国内出版行业鱼龙混杂,很多童书只是空有噱头,缺乏内在,有些甚至就是为了“恰烂饭”出的绝对烂书,家长在筛选过程中,有些紧张敏感也正常。
但同时,阅读也是一个特别私人的行为,一本书,不可能让每一位读者都满意。
你家孩子看了喜欢,不代表就一定是好书;你家孩子看了害怕,不代表其他孩子看了也害怕。
一本书究竟是不是好书,只有读这本书的人说了算,毕竟阅读是一种体验。
家长如果真拿不准,可以先参考鱼sir推荐过的书单。
只是有些做法,我们最好不要去附和。
比如像上文这类报道,看一下就算了。
别让报道中流露出来的“审查文化”变成一种常态。
相信从事和表达、文化、出版等相关行业的家长都知道,条条框框越多,作品就越难出新意。
相比其他的类型书,童书的要求本来就已经很多了。
我们往往既要孩子能从中学到知识,又要绝对正能量、健康,毫无家长眼中千奇百怪的“瑕疵”,关键是,还得“有趣”,孩子喜欢,话说,这不是为难人嘛?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提升自己筛选书籍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传给孩子,用脚代替嘴去投票。
真的买到“垃圾”,扔掉或不推荐就是了。
最后,市场会在一轮轮淘汰中,给我们一个正向反馈。
但“审查”,永远不会。